(课标通用)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1 力与运动 第4讲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讲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思维导图核心考点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2)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求解2.卫星类问题(1)圆周运动物理量的比较(2)宇宙速度的计算核心考点(3)同步卫星的分析(4)双星问题3.卫星变轨问题备考指要1.注意天体运动的三个区别(1)中心天体和环绕天体的区别.(2)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的区别.(3)星球半径和轨道半径的区别.备考指要2.记住天体运动中的“三看”和“三想”(1)看到“近地卫星”就想到“最大运行速度”和“最小周期”.(2)看到“忽略地球自转”就想到“万有引力等于重力”.(3)看到“同步卫星”就想到“周期为24h”.真题考情剖析热点题型突破1.(2019·全国卷Ⅰ)(多选)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的3倍,则()真题考情剖析A.M与N的密度相等B.Q的质量是P的3倍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的4倍D.Q下落过程中弹簧最大压缩量是P的4倍【解题过程】AC解析由a­x图象可知,加速度沿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x=ma,变形式为a=g-kmx,该图象的斜率为-km,纵轴截距为重力加速度g,根据图象的纵轴截距可知,两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MgN=3a0a0=31;又因为在某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即GMm′R2=m′g,即该星球的质量M=gR2G,又因为M=ρ4πR33,联立得ρ=3g4πRG,故两星球的密度之比为ρMρN=gMgN·RNRM=1∶1,选项A正确;当物体在弹簧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零的一瞬间,其所受弹力和重力二力平衡,mg=kx,即m=kxg;结合a­x图象可知,当物体P和物体Q分别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压缩量之比为xPxQ=x02x0=12,故物体P和物体Q的质量之比为mPmQ=xPxQ·gNgM=16,选项B错误;物体P和物体Q分别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a=0)时,它们的动能最大;根据v2=2ax,结合ax图象面积的物理意义可知,物体P的最大速度满足v2P=2·12·3a0·x0=3a0x0,物体Q的最大速度满足v2Q=2a0x0,则两物体的最大动能之比EkQEkP=12mQv2Q12mPv2P=mQmP·v2Qv2P=4,选项C正确;物体P和物体Q分别在弹簧上做简谐运动,由平衡位置(a=0)可知,物体P和Q振动的振幅A分别为x0和2x0,即物体P所在弹簧最大压缩量为2x0,物体Q所在弹簧最大压缩量为4x0,则Q下落过程中,弹簧最大压缩量时物体P最大压缩量的2倍,选项D错误.[命题视角]天体中力学综合问题[解题思维]首先通过ax图象可分析出斜率、截距的含义,星球上的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以及弹簧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压缩量、最大动能等物理量,解决本题要用到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能量关系等知识.2.(2019·全国卷Ⅱ)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象是()【解题过程】D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F=GMmR+h2,h越大,F越小,且F与h之间不是一次函数关系,故选项D正确.[命题视角]万有引力定律[解题思维]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F随h的变化关系,需要注意的是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3.(2018·全国卷Ⅰ)(多选)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A.质量之积B.质量之和C.速率之和D.各自的自转角速度【解题过程】BC解析两颗中子星运动到某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每秒转动12圈,则角速度已知,中子星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1m2l2=m1ω2r1,①Gm1m2l2=m2ω2r2,②l=r1+r2,③由①②③式解得Gm1+m2l2=ω2l,所以m1+m2=ω2l3G,质量之和可以估算.由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ωr得v1=ωr1,④v2=ωr2,⑤由③④⑤式得v1+v2=ω(r1+r2)=ωl,速率之和可以估算.质量之积和各自自转的角速度无法求解.[命题视角]天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思维]由双星运动规律可得其周期、角速度相等、向心力相等的条件,再根据题意知其频率的情况下可求解结果.热点题型突破题型一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求解1.自力更生法: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半径R.由GMmR2=mg得天体质量M=gR2G.天体密度ρ=MV=M43πR3=3g4πGR.2.借助外援法: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①由GMmr2=m4π2rT2得天体的质量为M=4π2r3GT2.②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则天体的密度ρ=MV=M43πR3=3πr3GT2R3.③若卫星绕天体表面运行时,可认为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则天体密度ρ=3πGT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行的周期T,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视角一天体质量的计算1.(2020·安徽合肥调研)在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人类带着地球流浪至木星附近时,上演了地球的生死存亡之战.木星是太阳系内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早期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其中“木卫三”离木星表面的高度约为h,它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T.已知木星的半径约为R,引力常量为G,则由上述数据可以估算出()(一)A.木星的质量B.“木卫三”的质量C.“木卫三”的密度D.“木卫三”的向心力答案A解析“木卫三”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R+h2=m2πT2·(R+h),解得M=4π2R+h3GT2,故可以估算出木星的质量M,而“木卫三”的质量m无法确定,故无法确定其密度和向心力,选项A正确,B、C、D错误.视角二天体密度的计算2.(2018·全国卷Ⅱ)2018年2月,我国500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A.5×109kg/m3B.5×1012kg/m3C.5×1015kg/m3D.5×1018kg/m3C解析脉冲星自转,边缘物体m恰对球体无压力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r2=mr4π2T2,又知M=ρ·43πr3,整理得密度ρ=3πGT2=3×3.146.67×10-11×5.19×10-32kg/m3≈5.2×1015kg/m3.天体质量及密度的估算方法1.天体质量的估算(1)已知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和周期,由GMmr2=m2πT2r得M=4π2r3GT2.(2)已知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天体半径和引力常量,由mg=GMmR2得M=gR2G.2.天体密度的估算一般在质量估算的基础上,利用M=ρ·43πR3进行计算,同时注意R与r的区别.题型二天体和卫星的运行1.熟记卫星的绕行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1)由GMmr2=mv2r,得v=GMr,则r越大,v越小.(2)由GMmr2=mω2r,得ω=GMr3,则r越大,ω越小.(3)由GMmr2=m4π2T2r,得T=2πr3GM,则r越大,T越大.2.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其求解方法是GMmR2=mv2R.3.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是24h,同步卫星只能定点于赤道上空,其离地高度是一定的,速度大小是确定的.视角一卫星轨道上物理参量的比较1.(2019·全国卷Ⅲ)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R地R火,由此可以判定()A.a金a地a火B.a火a地a金C.v地v火v金D.v火v地v金(二)A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a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向心加速度越大,选项A正确,B错误;由GMmR2=mv2R得v=GMR可知轨道半径越小,运行速率越大,选项C、D错误.视角二宇宙速度及其应用2.(2019·云南保山检测)使物体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从星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2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地球半径R的4倍,质量为地球质量M的2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A.12gRB.12gRC.gRD.18gR答案C解析设在地球表面飞行的卫星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R2=mv2R,又有GMmR2=mg,解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GMR=gR;设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根据题意,有v′1v1=2MM×R4R=12;由题意知第二宇宙速度v2=2v1,联立得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v′2=gR,选项A、B、D错误,C正确.视角三同步卫星的特点3.(2019·北京卷)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该卫星()A.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B.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D.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少D解析由于卫星为同步卫星,所以入轨后一定只能与赤道在同一平面内,选项A错误;由于第一宇宙速度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所以卫星入轨后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B错误;由于第二宇宙速度为卫星脱离地球引力的最小发射速度,所以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小于第二宇宙速度,选项C错误;将卫星发射到越高的轨道克服引力所做的功越大,所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小,选项D正确.解答卫星问题的三个关键点(1)若卫星做圆周运动:根据GMmr2=mv2r=mω2r=m4π2T2r=ma分析,可得v=GMr∝1r、ω=GMr3∝1r3、T=4π2r3GM∝r3、a=GMr2∝1r2,即“高轨低速周期长,低轨高速周期短”.(2)若卫星做椭圆运动: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分析求解.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分析卫星的速率变化规律,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析计算卫星的周期.(3)注意事项:注意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区别与联系,注意黄金代换公式GM=gR2的灵活应用.熟记变轨现象题型三卫星的变轨视角一变轨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1.(2017·全国卷Ⅱ)(多选)如图所示,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三)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T04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答案CD解析在海王星从P到Q的运动过程中,引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速度越来越小,选项C正确;海王星从P到M的时间小于从M到Q的时间,因此从P到M的时间小于T04,选项A错误;由于海王星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太阳引力作用,引力做功不改变海王星的机械能,即从Q到N的运动过程中海王星的机械能守恒,选项B错误;从M到Q的运动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大于90°,因此引力做负功,从Q到N的过程中,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因此引力做正功,即海王星从M到N的过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