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区域定位、特征分析及地理信息技术专题九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网定主干知识归纳高频考点目录Contents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网定主干知识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归纳高频考点重难点一区域的空间定位(全国卷近5年5考)(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3.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1.B2.C3.D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解析第1题,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③④。枯雪年说明降水少,晴天多,云层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昼夜温差小,所以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第2题,此图反映的是日平均气温,不是当地的最低气温;③④表示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小;①②为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第3题,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结合材料中种植葡萄等信息,应为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1.根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如北美大陆中部经度为110°W,我国中部经度为110°E,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大致位于10°S~40°S和120°E~150°E之间。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2.海陆位置定位法有些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些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地理事物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海陆位置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3.相对位置定位法根据省区分布、河湖分布、交通分布、地形区分布等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定位。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4.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通过海陆轮廓、国家及省区轮廓、河湖形状等突出特征进行空间定位。5.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6.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埃菲尔铁塔、龙门石窟、竹楼泼水节等。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方法(1)第一步——构建网格状的“心理地图”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粗略的“心理地图”。对于世界地图,我们要把握一些关键的点、经纬线(地理位置、特征鲜明的重要经纬线),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网格状地球仪。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2)第二步——叠加自然地理要素在已经形成的网格状心理地图上叠加六大板块图、气候类型图、洋流模式图、大洲地形图,丰富我们的心理地图,让空间定位的地理参照物变得更丰富。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2019·河北石家庄二模)柳属是杨柳科中最大的属,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如生长迅速、易于繁殖以及对重金属有较强的累积能力等,成为极具潜力的环境修复物种,在我国分布广泛。如图示意我国柳属物种丰富度与经纬度关系。据此完成1~2题。根据地理坐标定位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1.我国柳属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集中在()A.琼、桂、粤B.黑、吉、辽C.川、滇、藏D.陕、甘、宁2.物种分布中心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影响我国柳属物种分布中心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热量C.降水D.土壤答案1.C2.A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柳属物种主要集中分布于25°N~35°N之间,100°E左右,该地区主要经过我国的川、滇、藏省区。第2题,由区域定位可知,柳属物种分布中心位于我国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水热变化较大,有适合柳属物种分布的区位条件,因此影响我国柳属物种分布中心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2019·广东汕头一模)按照我国集中供暖有关设计规范,当每年的连续5天平均气温≤5℃时,第一天作为供暖开始日期,称作供暖初日。如图示意1961~2015年我国三个地区平均集中供暖初日日序(年内第n日)变化。据此完成3~5题。根据典型区域特征定位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3.甲、乙、丙三个区域最有可能是()A.东北、西北、华北B.西北、华北、东北C.华北、东北、西北D.东北、华北、西北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4.甲、乙两地年际间供暖初日变化高度相关,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地形B.植被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5.从图中可以看出()A.冬季气温年际间的变幅较小B.集中供暖时间呈现下降趋势C.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D.集中供暖用能呈现增长趋势答案3.D4.C5.B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甲和丙在1961~2015年我国三个地区中平均集中供暖初日日序较早,说明纬度较高,但甲略微晚于丙;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大陆性较强,气温年较差大于东北地区,故西北地区供暖初日早于东北地区,因此甲为东北地区,丙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由于纬度较低,平均集中供暖初日日序较晚,因此乙为华北地区。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第4题,由于甲、乙两地绝大部分都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半年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因此甲、乙两地年际间供暖初日变化高度相关,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大气环流。第5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区1961~2015年平均集中供暖初日日序变晚,说明有可能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集中供暖时间呈现下降趋势。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重难点二区域的特征分析与差异分析(全国卷近5年5考)(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m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如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解析第(1)题,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较为分散的原因可从地形、市场和好奇心等方面回答。由材料可知,浙江省山地丘陵分布较广,各地山地丘陵地形适合滑雪场的分布;由于南方地区降雪天数少,因此浙江省各地对滑雪需求量较大;浙江省滑雪场分布较为分散,可为消费者就近提供滑雪场地。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第(2)题,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可利用其基础设施及交通条件,减少投资;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或其附近,可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第(3)题,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主要围绕当地气温组织答案。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雪少,滑雪场主要依靠人工造雪,且当地气温高,需要经常补雪,造成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第(4)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就其中的一种观点展开合理论述即可。若赞同可从度假需求、滑雪需求和经济收入等方面回答;若不赞同可从经济收入、市场规模和因地制宜等方面组织答案。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答案(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3)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大,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4)赞同: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的需求;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收入。反对: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滑雪场均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2)地貌差异的形成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3)水文差异的形成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4)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5)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2.人类活动的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自然条件差异导致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的差异,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导致作物的种类和产量、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的差异工业原料、动力、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差异工业部门、类型、规模、效益等差异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和迁移情况等差异城市社会经济状况、政策、地形、气候、水源、交通、资源等差异城市形态、规模、发展水平、数量等差异交通位置、地形、经济发展、科技、人口和城市分布等差异交通方式、线路密度、通达度、交通运输线与点的位置选择等差异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3.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不同区域之间因为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可从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方面的不同。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和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下图所示: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2019·江西南昌二模)如图是印度半岛局部地区略图,图示区域沿海平原为水稻种植区,德干高原为小麦种植区。据此完成1~3题。区域的地理特征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1.图示沿海平原地区夏季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2.图中水稻种植区的传统生产特点是()A.商品率高B.科技水平高C.机械化水平高D.单位面积产量高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3.导致该区域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市场D.交通答案1.A2.D3.B解析第1题,图示沿海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由于地处季风的迎风坡,该地夏季高温多雨。返回目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第2题,图中水稻种植区人多地少,精耕细作,因此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较低;由于水稻种植区位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印度,其农业发展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较低。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