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时期党建工作总结范文第一篇范文: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2005年11月30日05:15人民网-人民日报韩振峰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我们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党内生活机制。党内生活不经常、制度不健全,是导致一些党员党性意识弱化的重要原因。应通过健全和完善党内生活制度,不断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和奉献意识。各级党组织应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干部上党课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等,使党员的党性意识通过党内生活不断增强。党员管理机制。加强党员管理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纯洁党员队伍,发挥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应确定党员目标管理制度。以支部为单位,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按照党员的岗位职责确定每个党员的工作目标,并量化党员考核指标。同时,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对党员在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和发挥作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议,帮助党员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党员学习机制。学习是党员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健全学习机制,一是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抓紧学习、刻苦学习、终身学习,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二是明确学习内容,既要注重政治理论,又要重视哲学、经济、科技、法律、管理、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健全学习制度,把是否学习、学习效果如何作为考查、评价和使用党员干部的重要内容,使学习由“软要求”变为“硬任务”。党员教育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应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拓展教育内容。建立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内容体系,重点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履行岗位职责教育、思想道德作风教育。二是创新教育方式。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充分运用现代传媒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三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紧密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敢于触及广大党员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四是分层次开展教育。区分不同对象,因人施教,确保党员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党员联系群众机制。为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建立健全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应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使广大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建立健全畅通有效的群众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渠道,充分尊重群众表达意愿、反映意见、参与决策的民主权利。应创新载体,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将其转变为长效机制。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建立党内民主参与机制,关键是应建立健全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的党内民主制度。发扬党内民主,当前重点是要完善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具体来说,就是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扩大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疏通和拓宽党内上情下达的渠道;改进党代表产生方式、完善罢免制与任期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员“进出”规范机制。建立健全严格的党员“进出”规范机制是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有效手段。应严把“进口”关,进一步规范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程序和发展对象的确定程序,认真把好政治审查、入党手续、上报审批等重要关口;进一步规范“党员公示”制度,在党支部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时就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以更好地保证党员质量。应疏通党员“出口”关,对那些对党丧失信心的党员,允许其自愿退党;对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实行劝诫退党;对落后党员,实行警示制度;对那些蜕化变质的党员,坚决清除出党。党员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估体系,应注重考核评估内容的科学性,增强考核评估指标的针对性,提高考核评估的可操作性。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标准,防止评估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既要充分考虑“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又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党员的不同职责,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应制订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指标体系,便于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同时,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组织认定党员优秀、合格、不合格的重要依据。党员激励机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促使党员永葆先进性。激励方法多种多样,既有物质激励,也有精神激励。各级党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更多地采用精神激励的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党员监督制约机制,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党委议事决策机制,对决策目标的确立、决策方案的制定、决策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应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畅通发扬党内民主的渠道。应拓展监督渠道,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不断完善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党外监督形式,建立健全监督制约体系。(作者为河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邓小平理论研究院院长)《人民日报》(2005年11月30日第八版)[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企业党组织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积极探索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途径、方法,保证企业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发挥企业党组织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组织;创新;工作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我们党的新的战略追求和奋斗目标,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企业党建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途径、方法,保证企业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一定意义上说,搞好国有企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能否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关键是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把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一、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与面临的新要求1.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32条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明确规定在企业中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党组织从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中摆脱出来,把应属企业的权力归还企业,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2.政企分开,向企业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监督和保证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生产任务的完成。政企分开后,企业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不再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而是独立经营的主体,企业完全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经营决策。这就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因为只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企业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党组织必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探索适应企业新特点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3.在“产权清晰”之后,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出现了新情况在“产权清晰”的条件下,企业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权被分割成具有不同内涵的权利。而在以前,不管这些权利如何分割,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责都是清楚的:一方面,他应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他应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改制后建立的公司制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只有国家一个出资者的情况越来越少,出资者情况变得复杂化。投资可能来自国家,也可能来自集体和个人;可能来自国内,也可能来自国外,情况不一。在这种新情况下,企业党组织与各出资者之间的关系,就不同于以往他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单一关系,因而不能简单地宣布自己只能代表某一方面的利益。所以,他的职责有了新情况。4.主辅业分离之后,企业党建工作面临新的任务企业主辅业分离之后,解决了企业自身办社会的问题,但是退休、下岗和流动党员管理出现职责不清的“空档”,有的离岗党员另谋职业,原单位不知其去向,到新的单位工作后又没有及时转组织关系,致使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也不找组织,存在“有党员无组织”或“有组织找不到上级”的情况。企业党组织必须密切关注这一情况,及时解决这一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拓宽党组织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5.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制企业的特点相适应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客观事物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企业领导体制的变化,形成了“老三会”和“新三会”共存一体的工作局面(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再如:企业人事制度的变革,不能继续把“党管干部”等同于由党的机关来直接任免企业干部,要求从新视角来看待和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给“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以新的解释。再如: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多元化,使企业党组织工作处在新的环境之中。这些都客观地要求企业党组织必须努力探索和改进其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制企业的特点相适应。二、国企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党对企业党组织职能的根本定位。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给予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对这一问题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比如,有的人认为企业就是经济组织,没有必要设立党的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已经明确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职责任务的情况下,企业党组织缺乏发挥作用的空间和途径;还有的对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信心不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途径缺乏创新,体制机制上很不适应。由此给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脱节,出现了活动一阵风、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我们应结合新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努力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做到以下几个结合:1.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搞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从过去的围绕中心转变到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上来,核心就是要把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企业党的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推动力量。要从体制制度上融入,把企业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要从工作内容方法上融入,企业党组织研究、部署、开展工作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要从评价考核上融入,企业党的工作要讲效率、讲效益,注意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使党的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2.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