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实习报告范文第一篇范文:水文实践报告水文实践报告一、实习的目的通过对防城港等地的河流和海湾的调查,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说明防城港港口发生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防城港港口的利用作出合理的评价,并对防城港口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通过对河流﹑海岸的地貌特征和部分植物特征的观察,对水体的自然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生态河流整治提供依据。尤其像北仑河这样的边境河。同时,通过对上思县那板水库和南宁水文站的参观,使我们对流速﹑降水﹑蒸发﹑水位的测定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对水文学的实际用处有了更加的了解。二、实习时间2021年11月16日至20日三﹑路线南宁市——防城港——东兴市竹山港——上思县———南宁市四﹑正文时间2021年11月16日天气:晴朗防城港港口防城港经纬度21°37′n,108°21′e。该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盛行东北和西南风。年平均气温为22.5℃,最高达36℃,最低为4℃。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700mm,以8月份雷阵雨最多。属混合潮港(半日潮及全日潮),平均潮高:高潮2.7m,低潮为1.9m。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8个,岸线长1600m,最大水深11.5m。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防城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1、防城港是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城、陆域宽阔,可用岸线长,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防城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防城河入海的泥沙携带量小,泥沙不容易沉积淤塞河道,这有利于港口水深的稳定;防城港三面环山犹如内陆湖泊,风浪小;该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盛行东北和西南风。年平均气温为22.5℃,最高达36℃,最低为4℃,终年不结冰,是不冻港,一年365天都能通航。2、是防城港港口处于中国大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中心,背靠大西南经济腹地;西邻越南邻粤、琼、澳频东南亚,是大西南走向东南亚和走向世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防城港是大西南对外物资交换的重要通道,主要进口货物为钢铁、粮食、化肥及汽车等,出口货物,主要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石、水泥、煤、金属、化工、木材及杂货等。出口的矿石主要是滑石矿等。该港还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水泥中转仓库,散装水泥的装卸工艺,居全国领先水平,年出口散装水泥达30万吨。港口给我们的便利,给我们带来的财富无可非议,但近年来据资料显示跨海的建成加快了泥沙的淤积。随着近年来环境的变化,泥沙的淤积量也有所增加。港口的周围的生态保护应该提上议程,港口的保护是重中之重。怪石滩怪石滩位于江山半岛灯架岭前,是海浪常年冲刷岩石而行程的海蚀地貌。“怪石”呈黑褐色或浅褐色,质地坚硬,形状不一,呈蜂窝状,又如球状的豆粒相粘而成。怪石”其实是铁质姜石,是北海组地层(地层名称,有粘土层和沙层)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其铁质经过淋滤富集在一起形成的,属于沉积岩,并非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岩石(火成岩)。海蚀地貌,是指海水运动对沿岸陆地侵蚀破坏所形成的地貌。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最主要动力,波浪运动是控制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当波浪以巨大的能量冲击海岸时,水体本身的压力和被压缩的空气,对海岸产生强烈的破坏,这种力量可达37吨每平方米,甚至可达60吨每平方米。海浪的冲蚀作用对于松软岩石或节理密度较大的坚硬岩石,侵蚀力是非常的显著的。尤其是波浪水体夹带岩石块或硬石时,其侵蚀力更大,这既是磨蚀作用。由于波浪对岩岸岸坡进行机械性的撞击和冲刷,岩缝中的空气被海浪压缩而对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力,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对岩岸进行研磨,以及海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等,统称海蚀作用。怪石滩海蚀程度比较大,而基岩的海蚀的程度与当地波浪的强度、海岸原始地形有关,组成海岸的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亦有重要影响。由海岸基岩的组成成分来看,怪石滩的海蚀是由于波浪强度较大。北部湾的海水盐度﹤30‰,小于大洋的平均海水盐度35‰。海水盐度受各自然条件因素和发生于海水中的许多过程。北部湾经纬度21°37′n,108°21′e北部湾地处低纬海区,降水、蒸发、洋流和海水紊动、对流混合等起主要作用。时间2021年11月17日??天气:晴朗北仑河河口北仑河口的河口三角洲不明显。北仑河发源于广西防城境内的十万大山,十万大山植被保护较好,水土流失较少,所以北仑河携带泥沙量少,淤积慢,河口水深较深,所以北仑河河口三角洲不明显。河口水深较浅,河流携带泥沙量大,受的波浪作用小是河口三角洲形成的三大条件。北仑河河口也有较少的红树林带,红树林保护河岸被波浪冲击,加速泥沙沉积,所以为保护国土,防止海岸被严重侵蚀,应加大保护红树林海岸的力度。因北仑河是中越界河,海岸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入海河流中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下的水文现象。河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河口,指海洋动力作用消失的潮区界,至河流动力作用消失的汛期淡水外界之间的区域。狭义的河口,则指枯水季节最大潮流界至洪水季节小潮时海水所至之处,这是河流水动力和海洋水动力相互作用最明显的地带。入海大河口,因水文情况不同一般可分为3段:①近口段,潮区界与潮流界之间的河段,以河流作用为主;②河口段,潮流界至三角洲近海的水边线地段,河水与海水相互交汇,势力相当;③口外海滨,三角洲近海的水边线至海上沿岸浅滩的外边界区段,以海洋影响为主。河口区河水与潮水相遇,盐水在河海水交界面下层向上游呈楔状流动,即为盐水楔异重流。一般有3种类型:①强混合型。河口潮流比径流强,盐淡水间发生强烈混合,水平方向的密度梯度十分明显。②缓混合型。径流和潮流势力相当,咸淡水交界面不明显,混合缓慢。③弱混合型。河口径流大于潮流时,咸淡水有清晰的交界面,海水在底层楔入,淡水在面层流向海,两者混合程度轻,水平方向的密度梯度比较小。在混合滞流带附近,径流带来大量泥沙,形成高悬浮泥沙带。由于机械和絮凝作用,泥沙在这里大量沉积,生成拦门沙和浅滩。洪水季节时,洪水径流强,淡水可达口外海滨,形成舌状冲淡水流。随恒定风的吹送,变成沿岸流。淡水流、潮流和波浪所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及其附近大量沉积,形成大片滩涂。潮流的特征:当外海潮流进入口外海滨时,潮型和海区潮型一致(如日潮、半日潮、混合潮等),因海区情况不同,出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流。进入河口后逐渐变为往复流。当咸潮河段的长度大于潮波波长的1/4,且河道水深变化缓慢,潮波进入河口后,整个涨落潮可分为4个不同阶段:①涨潮落潮流。潮流侵入河口之初,水位上升,上层流向仍指向河口,有明显的异重流。②涨潮涨潮流。随涨潮水位不断上升,潮流流速加大,潮流方向指向上游,成为涨潮流。③落潮涨潮流。外海开始落潮,河口水位下降,水面仍向上游倾斜,水流则指向河口。④落潮落潮流。潮流继续下退,水位下降,水面向下游倾斜,流向指向河口,成为落潮流。潮流沿河上溯过程中,因受河口平面形态及水道地形的影响,一般均发生潮波变形现象。当河口成喇叭形时,潮差向上游递增。在特殊地形下,还能形成涌潮。若是一般的水道,潮差则向上游递减。河口涨潮历时常比落潮历时短,越向上游相差越大,高潮间隙越向上游越长。在水道繁杂的多口门河口,潮水四通八达,常发生潮流相汇,称会潮点。这里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防城河第二篇范文:水文学实习报告水文实践报告指导教师:叶许春年级:2021级学号:2220213180110XX姓名:XXXXXXXXX班级:师范一班专业:地理科学(师)实习时间:2021年12月5日2021年12月13日水文学实习青木关水文实习报告通过对青木关地区的地下水实地观察,将理论联系实际,对地下水有进一步一、实习目的:的了解。学习青木关地区的地下水的形成条件,了解三种不同地下水的成因及其特点,这次实习使我们对三种类型的地下水有更加直观了解,对水文学的实际运用有更深的认识,并对当地的用水提出合理的建议。二、实习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凤凰镇、北碚歇马镇交界处的青木关,位于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帚状褶皱束温塘峡背斜中段。三、青木关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质与地貌:青木关的地势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山峰与谷地相对高差在200—300m,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可溶性的碳酸盐分布广泛,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的碳酸盐岩,出露于背斜的轴部,岩背斜两翼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长石、石英砂岩。背斜的岩性软弱的岩层被侵蚀,形成洼地,呈现“一山二岭一槽”式的典型槽谷景观。多发育地带性土壤黄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石灰土,土被分布不连续。有利的地质条件为地表水的入渗提供了前提条件。2、气候与植被: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降水量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mm,平均气温为16.5℃,雨量和热量都较为丰富。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地下水。植被覆盖率高,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长有大量的马尾松和竹子,植被条件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表水的流失,增加了下渗,也为该区域地下水的形成与补给提供了有利条件。3、水文:研究区域的流域面积为15km2,集水面积30km2,在整个岩溶区有大量的落水洞发育,形成一条南北流向的地下河,河长约11km,地下河在青木关处被截断,形成了两个出口:北边的出口叫江家溶洞,南边的叫丁家溶洞。4、农工业分布情况:以农业为主,但研究区域内有一定数量的工厂,对水质造成很大的影响;人类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也对青木溪及周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6.........................................................................................水文学实习四、实习过程:1、实习的起点为青木溪,青木溪发源于青木关盆地,支流主要为岩溶地下水和温泉水,无其他河流的注入,,受大气降水的影响显著,流量变化大。由于当地工程建设的影响,河道被混凝土涂抹,河水不能下渗,阻断了城区河槽与沿岸地下水交互过程,河水变化速度快,水流速度快。生活在河流沿岸的居民将生活污水随意的排放到溪里,沿岸的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中,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河水的颜色发黑,有较重的异味。2、地下水(井),该井打在青木关背斜的东南翼,成因:砂页岩的质地疏松,裂隙发育,易于蓄水,地下水流到节理发育地带,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当地居民在山坡挖掘,集水成井。我们从植被条件分析岩层,附近生长着怕水涝、不耐盐碱的马尾松,松树多生长在酸性土壤中,该地的土壤多是砂页岩风化后,发育而成的,所以此处的地下水为砂岩裂隙水。按地下水的贮藏条件分,井水属于潜水。动态变化:雨季,裂隙层储藏来自大气的降水,慢慢汇流;旱季,裂隙层的蓄水汇集到井里。裂隙型泉水的动态变化小,水量较稳定,全年都可用水。裂隙水埋藏不均,这种不均匀是由贮水裂隙在岩层中分布的不均匀所引起的。此处裂隙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用途:由于该井水PH值3、骝公桥,此处我们看到的是温泉水,该温泉水在山脚出露,人工引水到桥边;由于温泉水含有大量的钙、镁、硫等离子,矿化度高,不能饮用,被当地的居民用来洗衣服,水温在31℃左右,属于低温热水,由地热增温力(在变温层,每下降100m,温度升高3℃)求得该水埋藏于地下500m左右,但出露地方埋的较浅。动态变化:由于埋藏较深,受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影响较小,年变化不大,年流量变化也不大。出露的原因:该地位于背斜的核部,岩性为灰岩,较为脆弱,易断裂,收到张力作用,该地区发生强烈的岩层变形和断裂,在核部地区形成大量的断裂面,在断裂带上有大量的泉水涌出,泉水于山脚处出露。上下断块之间的断裂面上形成相对隔水的隔水层,地下水在此处承受静水压力,形成承压性质的岩溶水,此处的水动态变化很小,水量稳定。地下水沿着断裂面流出地表形成上升泉,泉水沿断层面上涌,承压性质的岩溶水沿断层面上涌,因此该地出露了温泉水。地质剖面图如下:6.........................................................................................水文学实习4、石桥(青木溪的流量估算)公式:Q=FV流量=断面面积*流速流速的估算:①青木溪流经该桥,通过步量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