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基础梳理】提示:运动焦耳标量12mv22-12mv21动能的变化Ek2-Ek1合外力【自我诊断】判一判(1)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2)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3)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时,动能一定变化.()(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动能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提示:(1)√(2)√(3)×(4)√做一做(人教版必修2·P74·T1改编)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可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改变.在下列几种情形下,汽车的动能不变的是()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B.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C.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D.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提示:D做一做(多选)(粤教版必修2·P77·T2)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的两个恒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其中的一个力,则()A.物体的动能可能减少B.物体的动能可能不变C.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D.余下的力一定对物体做功提示:ACD动能定理的理解【知识提炼】1.对“外力”的两点理解(1)“外力”指的是合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2)“外力”既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2.公式W合=ΔEk中“=”体现的三个关系【题组突破】1.(多选)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电梯的速度由v1增加到v2时,上升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或表达式正确的是()A.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FN=12mv22,其中WFN为支持力做的功B.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合=0,其中W合为合力做的功C.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FN-mgH=12mv22-12mv21D.对电梯,其所受合力做功为12Mv22-12Mv21解析:选CD.电梯上升的过程中,对物体做功的力有重力mg、支持力FN,这两个力的总功才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ΔEk=12mv22-12mv21,故A、B均错误,C正确;对电梯,无论有几个力对它做功,由动能定理可知,其合力做的功一定等于其动能的增量,故D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甲在光滑水平面上,乙在粗糙水平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F对甲做功多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解析:选BC.由功的公式W=Flcosα=Fs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k1,对乙有:Fs-Ffs=Ek2,可知Ek1Ek2,C正确,D错误.动能定理的应用【知识提炼】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抓好“两状态、一过程”“两状态”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能情况,“一过程”即明确研究过程,确定这一过程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典题例析】角度一用动能定理分析求解变力做功问题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1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W12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12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解析]设质点到达N点的速度为vN,在N点质点受到轨道的弹力为FN,则FN-mg=mv2NR,已知FN=F′N=4mg,则质点到达N点的动能为EkN=12mv2N=32mgR.质点由开始至N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2R+Wf=EkN-0,解得摩擦力做的功为Wf=-12mgR,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Wf=12mgR.设从N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则W′W.从N到Q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W′=12mv2Q-12mv2N,即12mgR-W′=12mv2Q,故质点到达Q点后速度不为0,质点继续上升一段距离.选项C正确.[答案]C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小球在斜面最低点A时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则小球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A.mgh-12mv2B.12mv2-mghC.-mghD.-mgh+12mv2解析:选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负功,由于支持力与位移始终垂直,则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WG+WF=0-12mv2,重力做功为WG=-mgh,则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功为WF=mgh-12mv2,所以正确选项为A.角度二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2017·高考上海卷)如图,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斜面和半径R=0.4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解析]本题考查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1)对C点:滑块竖直方向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mg=mv2CR①vC=gR=2m/s.(2)对B→C过程:滑块机械能守恒12mv2B=12mv2C+mgR(1+cos37°)②vB=v2C+2gR(1+cos37°)=4.29m/s.(3)滑块在A→B的过程,利用动能定理:mgh-mgμcos37°·hsin37°=12mv2B-0③代入数据解得h=1.38m.[答案]见解析(1)在[例2]中滑块刚好到达与圆心等高的D点,如图所示,则A、B间的高度差h′应为多少?解析:由A→D应用动能定理可得:mgh′-μmgcosθ·h′sinθ-mgRcosθ=0解得:h′=Rcosθ1-μ1tanθ=0.48m.答案:0.48m(2)在[例2]中斜面轨道光滑,滑块从A点释放后滑到C点,对轨道的压力是重力的多少倍?(原AB高度差h=1.38m不变)解析:由A→C应用动能定理,设C点时的速度为vC.mgh-mg(R+Rcosθ)=12mv2C①NC+mg=mv2CR②由①②得:NC=2.3mg,故是重力的2.3倍.答案:2.3角度三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往复运动问题如图所示,竖直固定放置的斜面DE与一光滑的圆弧轨道ABC相切,C为切点,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斜面的倾角为θ.现有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D点无初速下滑,滑块可在斜面和圆弧轨道之间做往复运动,已知圆弧轨道的圆心O与A、D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滑块第一次滑至左侧圆弧上时距A点的最小高度差h;(2)滑块在斜面上能通过的最大路程s.[解析](1)滑块从D到达左侧最高点F经历DC、CB、BF三个过程,现以DF整个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动能定理得:mgh-μmgcosθ·Rtanθ=0,解得h=μRcosθtanθ.(2)通过分析可知,滑块最终至C点的速度为0时对应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最大,由动能定理得:mgRcosθ-μmgcosθ·s=0,解得:s=Rμ.[答案](1)μRcosθtanθ(2)Rμ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是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开始下滑(图中小物块未画出).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点到B的距离为()A.0.50mB.0.25mC.0.10mD.0解析:选D.设小物块在BC段通过的总路程为s,由于只有BC面上存在摩擦力做功,为-μmgs,而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s=0-0,代入数据可解得s=3m.由于d=0.50m,所以小物块在BC面上经过3次往复运动后,又回到B点,D正确.(1)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往复运动问题时,要确定物体的初状态和最终状态.(2)重力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可用WG=mgh直接求解.(3)滑动摩擦力做功与物体运动路径有关,可用Wf=-Ffs求解,其中s为物体相对滑行的路程.动能定理与图象结合的问题【知识提炼】四类图象所围面积的含义v-t图由公式x=vt可知,v-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a-t图由公式Δv=at可知,a-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F-x图由公式W=Fx可知,F-x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P-t图由公式W=Pt可知,P-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典题例析】如图甲所示,长为4m的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0.6m的竖直半圆弧轨道BC在B处相连接,有一质量为1kg的滑块(大小不计),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F的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g取10m/s2.求:(1)滑块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水平轨道AB上运动前2m过程所用的时间;(3)若到达B点时撤去力F,滑块沿半圆弧轨道内侧上滑,并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则滑块在半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解析](1)对滑块从A到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1x1-F3x3-μmgx=12mv2B代入数值解得vB=210m/s.(2)在前2m内,有F1-μmg=ma,且x1=12at21解得t1=835s.(3)当滑块恰好能到达最高点C时,有:mg=mv2CR对滑块从B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g·2R=12mv2C-12mv2B代入数值得W=-5J,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5J.[答案](1)210m/s(2)835s(3)5J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物理计算题历来是高考拉分题,试题综合性强,涉及物理过程较多,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物理模型较模糊甚至很隐蔽,运用的物理规律也较多,对考生的各项能力要求很高,为了在物理计算题上得到理想的分值,应做到细心审题、用心析题、规范答题.如图所示,水平路面CD的右侧有一长度L1=2m的木板.一物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并随木板一起向左侧固定的平台运动,木板的上表面与平台等高.平台上表面AB的长度s=3m,光滑半圆轨道AFE竖直固定在平台上,圆轨道半径R=0.4m,最低点与平台AB相切于A点.当木板的左端与平台的距离L=2m时,木板与物块向左运动的速度v0=8m/s.木板与平台的竖直壁碰撞后,木板立即停止运动,物块在木板上滑动并滑上平台.已知木板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木板的上表面及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1,物块质量m=1kg,取g=10m/s2.(1)求物块进入圆轨道时对轨道上的A点的压力;(2)判断物块能否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E.如果能,求物块离开E点后在平台上的落点到A点的距离;如果不能,则说明理由.[审题流程]第一步:把握过程,构建运动模型过程1DC段木板、物块共同向左减速运动过程2木板与BC碰撞后物块在木板上匀减速运动过程3物块滑到BA上物块在BA上匀减速运动过程4光滑半圆轨道上物块做圆周运动过程5可能从E点水平抛出[解析](1)设木板质量为M,物块随板运动撞击竖直壁BC时的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μ1(m+M)gL=12(M+m)v21-12(M+m)v20设物块到A点时速度为v2,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