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策略研究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专升本0401班谢芸指导教师:周红中文摘要: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从幼稚、依赖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本论文对笔者所观察到的现阶段幼儿教师为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更为合理的干预策略,以帮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更快更好地发展。关键词:幼儿;自我控制;自制力;策略引言: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它包括自制力、坚持性、自觉性和延缓满足四个维度。[1]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软糖实验”。实验者发给作为被试的四岁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二十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吃两颗,结果有的孩子迫不及待把糖吃了,另一些孩子则克制了自己的欲望而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后来的跟踪观察中发现,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2]幼儿期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实践证明,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够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具有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可以完成比较复杂而困难的活动。但是孩子的自控能力整体较差,表现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对诱惑的抵制能力弱,依赖性强等方面。因而正确引导幼儿,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成为每个幼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对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专业素养及教育能力等情况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而我们所要观察、思考和研究的是更能促进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教师为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常采取的方法为了发展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我控制意识,教师常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要求幼儿长时间遵守刻板的动作、规则观察中发现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做活动前的准备时,怕幼儿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捣乱,往往让幼儿双手搭在膝盖上,双脚并拢,不能讲话,以练坐的方式来控制他们的行动。起初,幼儿还能坐上一会儿,但是有时时间长了,又不提供任何活动材料,强迫的要求和刻板的动作让幼儿无法耐心等待,于是便开始小声地讲话、做小动作,而性格内向的孩子甚至连上厕所也不敢及时提出来。2、无休止地批评幼儿孩子的自我控制出现问题时,另一种常见的现象便是教师当众不停地批评孩子或向家长告状。在观察的记录中有这样一个例子,齐齐是一名中班的幼儿,性格活泼好动,上课时经常和邻座的小朋友讲话或无缘无故打别人,活动常常因此而中断。教师便当众喋喋不休的批评孩子,并警告他再这样就告诉他的父母。孩子当时的表情既尴尬又害怕。但通过几天的观察,孩子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对于教师的批评他似乎习以为常。3、滥用惩罚或惩罚不当有时教师因幼儿不能自控甚至采取惩罚的强制措施。譬如罚站、停止活动、不准吃点心或睡觉等。以为这样能让幼儿加深印象,有助于错误的加速改正。上述方法是幼儿教师常用的提高幼儿自控能力的方法。但事实上,这些方法有悖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以知道,幼儿之所以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其原因主要有:一与孩子的自然生理发育有关,孩子的年龄小,神经纤维还未髓鞘化,神经的兴奋多于抑制;二与其心理年龄特点有关,幼儿的社会经验不足,所受的教育影响还很有限,这些都影响着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与完善。[3]心理学家布洛克认为,在严厉、专断、限制模式的控制下,幼儿一般有情绪压抑、盲目服从等过度自我控制特征。拜克伯尔等人也指出,限制控制下的儿童大多有退缩和攻击性行为。不体谅孩子的疲劳、饥饿、情绪低落或疾病等情况,强迫孩子遵守许多刻板的规则而不予以解释,让幼儿很难理解,于是成了幼儿眼里不合情理的要求,结果产生幼儿盲目服从或更加难以自制两种极端。而当众不停地批评甚至羞辱,不仅不能让孩子意识自己的错误反而使其自尊心受到损害,长久下来则有害其个性和性格的形成,轻则觉得受批评是无所谓的事,重则会形成自卑的心理。对于孩子来说,适当的惩罚是需要的,但是滥用惩罚甚至体罚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给带来孩子心灵的创伤,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4]从表面看,受罚的孩子很快表示服从,然而实际却是一种屈服,似乎问题解决了,但事实远非如此,不当的惩罚有可能阻碍幼儿内部控制力的生长,破坏幼儿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惩罚已经使幼儿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所以受罚时幼儿考虑的只是惩罚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或痛苦的体验,而对自己的过错行为反而很少自责了,因此,惩罚有时候可以说是一种不无危险的教育手段。(二)教师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合理策略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意识、有计划地实施教育。仔细观察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已有水平,及时发现其不足,充分利用时机以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1、为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积极的心理环境(1)多给予幼儿自我选择和决定的权利教师往往会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怕他做不成事反而添麻烦,因而时时处处强迫他们服从自己的要求,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扮演指挥者的角色。这时顺从型的孩子会按照教师的决定行事,然而抵触心理较强的孩子往往因为教师的决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不能控制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做。玲玲是个五岁的女孩,在一次区角活动时,她想玩娃娃家,但是教师却让她进美工区,她提出了意见老师并不予理会,最后虽然心理不高兴但是也只得服从,结果在进行美术活动时心不在焉,经常停下来回头看看娃娃家的情况,无心画画。由此可见教师要多给予幼儿自我选择和决定的机会,当孩子明确表示不愿意做某事时,教师不应为了减少麻烦而强迫或劝说他改变主意。只有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幼儿才能专心持久地做事,不知不觉学会自我控制。(2)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由能力而产生的自尊感能强化自控能力,相信自己能力的幼儿往往容易接受命令和控制自己。因此教师要经常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尤其对于对于平时攻击性较强且自控能力差的幼儿,当其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幼儿在赏识的眼光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促进自我价值感,感觉到自己的能行,使其今后能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2、帮助幼儿提高有助于学会自我控制的相关能力(1)帮助幼儿逐步提高自我评价水平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动机水平。幼儿园常会出现幼儿欺负同伴的现象,尤其发生在年龄相对较小的孩子身上,那是因为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水平还很有限,所以在遇到问题时会采取极端的方法解决,无法自控。但有的教师认为幼儿间的打闹是很平常的事,只要没有受伤,往往就轻描淡写地处理了,经常拿“老师知道了,呆会儿会批评他的”等话搪塞被欺负的幼儿,实际却并没有处理。因此,犯错的孩子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导致其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所以教师在发现幼儿的错误时,首先应及时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而怎样做才是应该的,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其次要丰富幼儿的评价语言,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教师在自我评价时所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再次,要组织幼儿阶段性的自我评价。[5]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实现他对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2)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幼儿的不自控行为常常会伴随着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包括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孩子由于自我中心化倾向较强,他们往往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只根据自己的意愿行动,而很少考虑他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是常是因为如此。因而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所谓移情,是指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6]它包括两个方面:一能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即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因而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7]教师在日常生活教育中要注意提高幼儿对他人情绪情感的敏感性,让幼儿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感受和理解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譬如,有的幼儿不爱午睡,教师在午睡前应告诉幼儿午睡时,即使自己睡不着,也不可以讲话,不然会影响别的小朋友休息。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做事要多顾及他人,从而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了自我控制的水平。(3)发展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加强言语对幼儿行为的调节功能幼儿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如:幼儿想要干某件事情时,会自己先说着“我要干什么”然后再干。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就要注意在日常活动中加强言语对其行为的调节功能,例如:掌握“拿起来”、“放下去”、“我应该”、“我不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将要去做什么,也就是行动前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起到一种制约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幼儿自控的动机水平。3、重视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作用(1)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意义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不仅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还能激发其潜能。“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得。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忠信,什么独立,什么共同作业,什么理性的服从,什么纪律等,这种种美德之养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的快来的切实。”[8]有研究表明,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各个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9]因为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习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操作各种玩具,逐渐将在游戏中获得的行为规则转化为主体意识,又通过游戏的操作活动,将内化的主体意识表现出来,实现主体意识的外化,并在高一层水平上进一步内化,实现主体意识对自我的控制和调节,这样幼儿就会逐渐养成遵守一定规则的行为习惯,由他控到自控,逐渐形成自控能力。因此教师要抓住游戏的这一特点,了解不同游戏对各年龄层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从而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游戏来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2)教师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作用有专家就游戏类型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做过实验,实验得出:小班幼儿在操作性游戏和运动性游戏中学会初步控制自身的精细动作和肢体动作,在娱乐性游戏中其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并开始学习和感受游戏中的规则对自己行为的调节作用,其自控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高;中班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更加高涨,在个体执行以目标导向为特征的认知活动时,不仅依赖严格的意志努力,还依赖头脑中的情绪系统,其原始情绪比高级的认知功能更早发挥作用,在娱乐性游戏中和运动性游戏中的幼儿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并在游戏中依靠强烈的动机作用引导其对参与游戏的兴趣和对规则的重视;大班幼儿在游戏中,更注重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因此,在智力游戏、运动性游戏和操作性游戏中更追求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并经常提醒自己和同伴注意违反规则带来的后果,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发挥着较好的修正和强化功能他们更注重游戏中的竞争与合作,更注重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及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并不断将之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特征。(2)教师在游戏中的教育作用在一次操作游戏中,教师组织一组幼儿进行拼图的游戏,幼儿的积极性表现得很高,因为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激发他们兴趣的源泉。奇奇也是这一组幼儿之一,起初他拼得很专注,但是几次的失败加上别组幼儿的干扰渐渐让他失去了耐心,开始坐不住了,最后索性去玩别的了。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及时注意并给予幼儿暗示,再次引发他的兴趣,鼓励幼儿继续拼图,直至完成,那孩子的自控意识也许会更上一个台阶。所以,选择合适的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只是利用游戏发展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第一步,而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注意运用自己的言行及时帮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其自控能力。游戏时,教师潜移默化的暗示是建立幼儿自控能力的有效平台。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写到:“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好。”[10]用暗示的方法能融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亲密关系,避免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