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3个主攻点之(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第一课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练好题030201研考向——高频考点一包在内练好题——典题精选一站通关串基础——主干知识一题串尽01·下图1反映人体内的部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字母代表相关激素;图2是神经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序号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或结构。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B指的是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对不同靶细胞的调节作用有差异,请你推测其中可能的原因:不同靶细胞上的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有差别;图1中如胰岛释放的D能促进人体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则D指的是胰岛素。图2中的结构B指的是树突。(2)不同激素在人体内的运输具有不定向性(填“定向性”或“不定向性”)。(3)“甲状腺激素→内环境→下丘脑”的调节是体液调节,下丘脑有关细胞在此调节中属于靶细胞。[串知设计](4)图1中下丘脑中的神经细胞接受大脑皮层传来的神经冲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通过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增强。由此可见,该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5)图2中,兴奋在⑤处的信号转换方式为电信号。在反射活动中,兴奋在②和⑤处的传导或传递分别具有单向性、单向性(填“单向性”或“双向性”)。(6)神经调节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体液调节具有持续时间长、作用范围广的优势,体温调节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电信号→化学信号→02·考向(一)神经调节1.(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真题导向]解析:①为突触前膜,③为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项正确。②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通过胞吐实现,需消耗能量,B项正确。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以避免下一个神经元持续性地兴奋或抑制,C项正确。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会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时,不会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外负内正的变化,D项错误。答案:D2.(2018·江苏高考)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解析: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的大量外流;bc段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d段K+继续外流,此时细胞膜仍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动作电位的大小不会随着有效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是表现出全或无的特性。答案:C3.(2017·江苏高考)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解析: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④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变化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答案:D[学方法]膜电位与指针偏转的解读(1)电位差变化的测量图解和结果: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2)电位变化曲线解读:区段变化原因a~b段静息电位。此段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此过程中K+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耗能,为协助扩散,膜电位呈外正内负b~c段动作电位产生过程。此段Na+通道打开,K+通道关闭。此过程中Na+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耗能,为协助扩散c点0电位。Na+内流、K+不外流c~d段动作电位。Na+内流、K+不外流,膜电位呈外负内正d~e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大量外流,膜电位逐渐恢复为静息电位e~f段静息电位。一次兴奋完成后,钠钾泵泵出Na+,泵入K+,以维持细胞外Na+浓度高和细胞内K+浓度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3)指针偏转判断方法:①有电位差——检测到膜电位,指针偏转。②无电位差——检测不到膜电位,指针不偏转。③偏转次数——指针偏转方向取决于电流的方向,产生几次电位差,指针偏转几次。[题组训练]1.(2019·海南高考)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解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D错误。答案:D2.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析: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且当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才能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K+的外流。答案:B3.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计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流计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解析:未受刺激时,静息电位的检测需要将电极一侧放在膜外,另一侧放在膜内;神经纤维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即从a→b;在图乙中的t1时,兴奋传至a点,电流计指针偏向一侧,在t3时刻,兴奋传至b点,电流计指针偏向另一侧;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的结果。答案:C考向(二)体液调节1.(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解析:人体内的生长激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分泌量趋于减少,所以成年后生长激素不是不再分泌,而是分泌量减少;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神经中枢除了可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外,还可以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可分泌某些激素调节垂体等器官的活动。[真题导向]答案:C2.(2017·江苏高考)图1、图2分别表示1000m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员不同生理期雌二醇(一种雌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雌二醇属于________类化合物。(2)1000m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水平_____。(3)由图中检测结果可推测,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_____。(4)1000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合理的解释有________(填下列字母)。a.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受到抑制b.收缩肌群对胰岛素的利用量增加c.胰岛素为运动提供能量d.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5)1000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6)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②据图3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③结合图3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__(填下列字母)。a.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d.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解析:(1)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已知雌二醇是一种雌激素,故其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2)分析图1柱状图可知,1000m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水平升高。(3)由图1的横坐标和不同柱状图可知,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生理期和运动。(4)1000m持续全速游泳结束后胰岛素水平下降,可能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受到抑制,或在运动过程中收缩肌群对胰岛素的利用量增加。胰岛素为激素,不能提供能量;血糖浓度升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增多。(5)1000m持续全速游泳需消耗大量葡萄糖,胰岛素水平降低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6)①GLUT1~3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受胰岛素的影响,以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②据图3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③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或胰岛素抗体都会影响胰岛素的功能,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信号转导蛋白缺失会影响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影响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功能,故都可能会引发糖尿病。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升高,若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不会引发糖尿病。答案:(1)脂质(或固醇)(2)升高(3)生理期、运动(4)a、b(5)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6)①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②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③a、b、c[拓知识]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模式如图所示(1)图1表示体液调节,图2表示神经—体液调节,图3表示神经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最灵敏、迅速(2)细胞a分泌的信号分子一般为激素,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细胞c分泌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3)激素和神经递质的相同点:①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②发挥作用后可被分解或灭活[题组训练]1.(2019·海南高考)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B.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C.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D.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解析: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A错误;性激素可促进减数分裂,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B正确;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如睾丸的发育,C正确;该哺乳动物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在其繁殖季节性激素合成较多,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D正确。答案:A2.(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解析:人体运动时,通过肾上腺素的调节可使心率加快,但肾上腺素不是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