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十二节 自然地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十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程标准要求重点问题聚焦核心素养体现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的概念及形成。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及分布。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及分布。4.非地带性分异规律。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分布及特点,分析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成因。2.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地区的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规模不同的地域分异空间尺度特征全球性包括____________分异和______分异等陆地环境呈现为陆地____________的分布温度带海陆自然带2.陆地自然带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______的纬度差异。2.分异基础:______。3.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____________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4.典型地区(1)低纬、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如热带雨林带、____________带、苔原带等。太阳辐射热量纬度变化针叶林(2)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分布影响,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都各有自己独特的地带组合。如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带组合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______分布。2.分异基础:______。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______带、草原带、荒漠带,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4.典型地区:____________地区较为明显。海陆水分森林中纬度(1)热量差异并不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唯一影响因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导致的热量差异,但热带地区和高纬度寒冷地区的自然带差异也有水分的影响,如非洲自然带的分布。(2)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相对湿度大,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小;低纬度地区则因为处于赤道低气压带,降水普遍较多,水分条件的东西差异也很小。(3)“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______的变化。2.分异基础:______状况差异。3.分异规律(1)山麓与____________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______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2)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______。海拔水热水平带较高完整一、判断题1.自然带都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带沿纬线方向的分异规律。()3.山地都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4.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逐渐减少。()5.海拔高的山地,垂直带谱都很复杂。()答案:1.√2.×3.×4.×5.×二、选择题读图,回答6~7题。6.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7.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变化B.水分变化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解析:第6题,从A到B,从我国的热带变化到了寒温带,热量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第7题,从C到D,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答案:6.B7.B读下图,回答8~9题。8.图中的自然带由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海拔9.图中植被由A到B的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解析:第8题,图中的自然带由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再到荒漠带,是海陆分布差异造成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第9题,图中植被由A处的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B处的温带荒漠,这种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8.B9.A10.读喜马拉雅山南北坡植被分布图,图中高山草甸草原的分布北坡低于南坡,而积雪冰川的下限却高于南坡,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为()A.降水、气温B.地形、降水量C.气温、热量D.热量、降水解析:选D。该图反映出山地不同海拔的自然带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是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变化而变化引起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北坡纬度较高,且位于阴坡,气温低,高山草甸草原分布的海拔较低;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见教材P91图5.7)。(1)从图中看,从非洲中部向南北方向,自然带是怎么变化的?(2)非洲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3)据图分析,自亚欧大陆东部的日本本州岛南部向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是怎样变化的?(4)亚欧大陆东部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提示:(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荒漠带。(4)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重要因素水分热量成因总结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为基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延伸方向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更替方向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图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低平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热量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土壤:赤道―――――――――→偏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递减内陆↓降水量:沿海――→递减内陆↓植被:沿海―――――――→森林、草原、荒漠内陆↓土壤:沿海――――――――――→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内陆3.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的对应关系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A处的典型自然带为()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然带B→C→D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自然带B→C→D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自然带A→B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自然带A→B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自然带B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C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D为温带荒漠带。自然带A→B的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B→C→D的更替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C2.B(2019·东阳检测)“万里茶路”开创了晋商在贸易领域的全盛时期,下图为“万里茶路”路线图。据此回答3~4题。3.该茶路由南向北的自然植被依次是()A.常绿阔叶林、温带阔叶林、温带草原、针叶林B.温带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温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4.晋商在该茶路上遇到了黄河干流洪水泛滥,最可能的月份是()A.3、4月份B.5、6月份C.7、8月份D.11、12月份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万里茶路”由南向北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第4题,黄河中下游地区7、8月份降水多,易洪水泛滥。答案:3.A4.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读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1)如何确定珠穆朗玛峰南坡山麓地带所处的热量带?(2)珠峰北坡为何缺少森林带?(3)珠峰南北两坡相比,自然带较丰富的是哪坡?分析原因。(4)如何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提示:(1)根据山地山麓自然带与所在纬度水平自然带一致的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珠峰南坡山麓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处于亚热带。(2)自然带的形成是从水热状况及其组合方面分析。北坡海拔高,气温低,不具备森林生长所需的水热条件。(3)南坡自然带丰富。南坡比北坡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好;南坡山麓海拔低,与山顶相对高度大,自山麓至山顶水热条件差异大,自然带复杂。(4)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珠峰南坡的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较低,说明降水较多,为迎风坡。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因素(2)垂直带谱的分布特点①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②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多于纬度高的山地。③山地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坡向、地形的关系(2019·安徽高三联考)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有位诗人写道:“也许是过于执拗了(身躯矮小扭曲)/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得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逶迤数百里,绵延到天涯。”读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1~3题。1.长白山的基带植被主要为()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2.诗人所描述的植被最可能位于()A.甲B.乙C.丙D.丁3.丙处植被分布的上界阳坡远高于阴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人类活动C.降雪量D.地形坡度解析:第1题,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题,从诗人的描述可知为高山灌木林,故选D。第3题,阳坡热量比阴坡好,故植被分布较阴坡高。答案:1.B2.D3.A(2019·浙江镇海中学期末)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7月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4.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迎风坡5.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地区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该山地南坡温度高于同海拔的北坡,说明南坡为阳坡;南坡雪线低于北坡,说明南坡为迎风坡。第5题,①②两地之间的地区位于雪线之下,其分布最广的植被应该为高寒荒漠。答案:4.D5.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见教材P91图5.7)。(1)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大陆上缺少哪些自然带?为什么?(2)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3)为什么南美洲西海岸的自然带呈南北狭长的条带状分布?(4)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没有发育热带雨林带?提示:(1)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南半球该纬度无大陆分布。(2)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草原带。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发育了热带雨林带;西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发育了热带草原带。(3)山地阻挡,沿岸寒流影响。(4)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分布影响因素分布地区自

1 / 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