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资料分析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2.运用资料说明鲁尔区衰退的原因,总结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归纳“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重难点1.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I课前自学工业区位因素II课堂探究探究一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分析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思考:鲁尔区适合发展哪些工业部门?产业特点:1、工业联系()2、()工业和()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2探究二鲁尔区衰退的原因材料1: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煤炭滞销的原因材料2:1970年以来,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钢市场竞争激烈,出现了钢产品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经济危机的困扰以及替代钢产品广泛应用使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衰退。问题:结合材料,分析钢铁滞销的原因材料3:鲁尔区衰落的同时美国的发展二战后,德国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落,很多煤矿和钢铁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下岗失业。五六十年代,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美国经济空前发展。从1961年到1969年,经济持续高涨。1965年的工业生产增长率达到9.9%。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741亿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战后蓬勃兴起的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子、航空和宇航、原子能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迅速。问题:结合材料,分析鲁尔区工业衰退的深层次原因02468101937年1990年钢铁产量(亿吨)3材料4:鲁尔区面积4593平方公里,仅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大型企业要在鲁尔区选择一块合适的场地实属不易。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的原因探究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总结鲁尔区整治的措施(完成表格)III拓展延伸小结:如何实现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般方法和步骤(主要分三个阶段)1.分析区位条件,探究区域发展的区位优势;2.分析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寻找衰退的原因;3.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IV跟踪训练学以致用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陷入发展困境,请结合德国鲁尔区的综合整治,4为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献计献策。V、课堂小结:画出本节知识结构简图学情分析知识基础:高一的时候学习了工业区位、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内容。前一章学习了区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本章前三节学习了三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对于本节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基础,所以学生的学习将会比较轻松。能力基础:从能力上来看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从各种地理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可能存在的问题:思维的综合性和程序性不足、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不足。应对措施: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开启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全面综合的分析问题;通过典型案例探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利用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通过熟悉的案例,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引领学生探索,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顺利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效果分析1、欣赏学生、适时赞扬学生在教学中,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5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学生思维活跃,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抢答环节”直接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3、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视频等信息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东北老工业区经济下行及鲁尔区工业转型的视频帮助学生尽快入境,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教材分析《德国鲁尔区的探索》选自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第二章第四节,本课通过对德国鲁尔区“兴—衰—变”过程学习,重点探究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原因及合整治的措施,理解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促进工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选取其中的案例,运用“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进行知识迁移来提升学习能力是本课的难点所在。评测练习读德国矿产资源与城市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有关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径流量较小B.航运价值大C.含沙量较大D.径流季节变化大62.图中信息不能反映的鲁尔区发展条件是()A.丰富的煤炭资源B.便利的交通运输C.重要的地理位置D.高素质的劳动力读下图,完成3~4题。3.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资源丰富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廉价劳动力多A.①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④⑤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结合鲁尔区产业结构示意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回答5~6题。5.鲁尔区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7B.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降低C.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D.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6.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有的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A.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污染B.靠近海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C.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D.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答案:1.B2.D3.A4.B5.C6.B教学反思优点:1、严格贯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2、课堂活动设计丰富新颖,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3、探究问题设计有梯度,能够实现分层次教学。不足之处:1、落实巩固及练习时间不够充裕,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2、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述不够精练,部分学生未能很好的突破难点。改进方法:1、大胆放手,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空间。2、加强重点知识的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确立以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资料分析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2.运用资料说明鲁尔区衰退的原因,总结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过程与方法8通过案例分析,归纳“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归纳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并尝试分析辽中南地区的能源与矿产资源开发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中更加坚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教学重点:1、鲁尔区兴起与衰退的区位分析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教学难点:掌握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