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板块 中国近现代史 第2步 通史融会贯通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1020403目录通史体系(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通史体系(二)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通史体系(三)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通史体系(四)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06“中国古代史”专练(一)05通史体系(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01通史体系(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列强入侵,一方面,使中国社会沉沦,面对民族危机,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后又主张“中体西用”,并付诸实践,农民阶级发动反清的太平天国运动;另一方面,导致自然经济解体,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但客观上受西方文明冲击,中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输出;洋务企业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断加深三者关系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时间阶段贯通联系———————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科技等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传入中国,被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是维护统治或救国的武器,“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等思想纷纷登场,但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新旧观念的冲突体现了强烈的时代印记思想领域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也是推行洋务运动的国家机构。它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和外交的近代化政治领域中国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进一步解体,建立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经济近代化艰难起步经济领域买办、无产阶级等新兴阶级产生;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渐传入中国社会领域新旧并立、土洋并存成为主要特色,思想观念新旧碰撞,也体现了近代化缓慢发展的社会面貌文化领域[针对训练]1.(2019·全国卷Ⅲ)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解析:“外国人的名字”代表外国人的身份,在中国近代受领事裁判权的影响,往往意味着特权,成为民族工业创立之初的护身符,故B项正确;“民间设厂高潮”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才开始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不是外国资本运作的结果,故C项错误;“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的联系,故D项错误。答案:B2.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A.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B.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C.中国士人面临文化落差难以应对D.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出洋游学”不是全盘西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表述的是中国向西方学习成为潮流,并不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士人在鸦片战争后面临文化落差,开始积极学习西方,不是难以应对,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中国士人对中西文化的态度的转变,故D项正确。答案:D中外关联———————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的嬗变————————————————————————小农经济由非常稳固到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在这一时期仍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人类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清政府也适当调整了统治政策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拓展和完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政治中国近代化孕育和起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特点中国西方西学东渐的大规模传入,传统思想受到冲击;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社会生活开始近代化科技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文学艺术出现批判现实主义思潮;进化论使人类思想发生飞跃文化中国西方[针对训练]3.1875年英国驻九江领事商务报告称:本埠周围产茶地区的发展是很有趣味的,距本埠87英里的建德县是1861年才开始种茶的,今年提供的茶大大增加了。这说明()A.英国加紧了对华经济掠夺B.九江地区农业走向衰落C.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加速D.民族工业开始出现繁荣解析:种茶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增强,不能体现英国加紧侵略,故A项错误;种茶也属于农业的范畴,只是种植的作物种类发生变化,不能体现农业的衰落,故B项错误;茶叶种植,表明农民的商品化意识增强,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故C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农业,与民族工业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4.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解析:西方启蒙和现代化是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启蒙和现代化是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打破了常规的顺序,故C项正确。答案:C史学前沿———————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并非只学技术————————————————————————新材料当时“师夷长技”说的重心,显然在科技、器物方面,但也不完全排斥在政治方面有限度地吸取西方合理成分的意蕴。尽管魏源等人沿用中国儒家的“仁政”标准来衡量其“合理”与否,因而距离掌握资本主义民主的真髓,还十分遥远(这一任务,又经过半个世纪,才由严复完成),但却暗示了现代化行程的内在逻辑趋向,而这正是我们以往研究中常常忽略的。——何晓明《“开眼看世界”与“师夷长技”平议》新视角传统教材在介绍“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时,对“技”理解为西方先进技术。材料则指出魏源等人在学习西方时,已经涉及了西方政治制度。新思维对于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魏源等人以自己的理解,作出描述。(1)魏源魏源介绍瑞士,“至于朝纲,不设君主,惟立官长、贵族办理国务,奉罗马天主教”。又介绍英国议会“巴厘满”“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巴厘满”对来自民间的意见,采取“大众可则可之,大众否则否之”的原则。论及美国则称其“虽不立国王,仅设总领而国政操之,舆论所言必施行,有害必上闻,事简政速,令行禁止,与群贤所治之,此又变封建宦家之局,而自成世界者”。不仅揭示其与中国政治格局的区别,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欣羡之意。1852年,100卷本《海国图志》的补成,魏源“师夷长技”的思想又有了重要的发展。他在新增设的第六十一卷中,从《地球图说》《外国史略》以及《瀛环志略》等著作里辑录了大量关于美国联邦制的记载,并称其“以部落代君主,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对瑞士的介绍,也扩充了篇幅,“推择乡官理事,不立王侯”乃“西土桃源也”。(2)徐继畬具体介绍议会制的构成及运作程序,以《瀛环志略》最详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绅房(即上院、下院——引者注)。爵房者,由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会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经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其民间有利病欲兴除者,先陈说于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大约刑赏、征伐、条例诸事,有爵房主议;增减课税,筹办帑饷,则全由乡绅主议。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不独英吉利也”。(3)对魏、徐描述的认识这些关于西方政治制度的介绍,当然不能说多么精当深刻,但终究在某种程度上言及资本主义民主不同于君主专制的特点。从本意上讲,魏源、徐继畬等人仍然是用中国传统民本政治的有色眼镜来观照西方,因而得出的印象必有失真走样之处,如徐继畬用“骎骎乎三代之遗意”一类话语来称赞华盛顿,显然是不得要领。但尽管如此,能以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的最高典范来比拟西方民主制度,这在当时毕竟是十分难得的认识上的突破。[针对训练]5.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解析:材料表明《海国图志》看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故D项正确;《海国图志》学习西方只停留在器物层次,故A项错误;促进近代民族工业诞生的是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社会现状的应是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被动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答案:D6.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解析:《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故B项正确;A项中“反对君主制”说法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答案:B02通史体系(二)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的觉醒和探索觉醒与探索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至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异常活跃的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想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发展的“黄金时期”。资产阶级力量也有所壮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政治方案,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社会生活也因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想运动的推动向文明化方向发展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近代报刊兴起;上海首映电影(1896);电话传入(1882);科举制度废除(1905)资本输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实业救国兴起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反割台斗争;瓜分狂潮;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列强“以华治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并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者关系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时间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想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发展的“黄金时期”。资产阶级力量也有所壮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政治方案,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维新思

1 / 1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