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辽宁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基础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2.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中的相互作用。3.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重点)4.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有关地理现象。(重难点)自主探新知习预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_____、水、岩石、、土壤、地形等。2.物质与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2)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能量交换大气生物生物循环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能力。(2)过程:植物提供,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生产出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叶绿素2.平衡功能(1)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____________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物质和能量(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循环。()(2)“大河滔滔,泥沙俱下”反映的是能量交换过程。()(3)生产功能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独立完成的。()(4)植树造林能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是平衡功能的体现。()【提示】(1)√诗句反映的是植物的枯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进入环境中的过程,是生物循环的表现。(2)×河水流动携带大量泥沙,反映了水循环中的物质迁移的地理意义。(3)×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但这个过程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各个圈层共同参与的结果。(4)√植树造林可以增强自然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能有效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合作攻重难究探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产生的新功能结合下图,探讨分析下列问题。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1)据图总结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包括哪些?并解释各自含义。(2)各要素是如何联系的?(3)地理环境中的生产功能主要是由哪个要素体现的?【提示】(1)①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②生物循环: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③岩石圈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2)不同的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各地理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3)生产功能主要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是通过生物这个要素体现的。[归纳总结]1.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对比说明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简图能量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光合作用化学能――→分解呼吸热能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意义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变换、能量传输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性质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的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举例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恒定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D.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2.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C2.D[第1题,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的过程中向大气排放的大量CO2,被绿色植物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吸收,所以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第2题,臭氧空洞是由制冷设备释放的含氟物质造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水秀的景色,但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上近代“以粮为纲”的影响,就变成了今天千沟万壑、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的地表形态。下面是“有关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示意图”。水土流失景观图(1)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演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完成下面纲要图,完善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化过程:(2)黄土高原景观变化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提示】(1)自上而下:泥沙淤积,河流泛滥侵蚀沟谷,沟壑纵横表土流失,肥力下降植被退化,逐渐消失蒸发加剧,趋于干旱(2)各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归纳总结]1.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变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发展变化的,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变迁。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会引起生态环境失调(如下图)。再如,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会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1~2题。1.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框内,其顺序正确的是()A.③④②①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④①③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1.D2.A[第1题,读图可知,降水集中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水土流失,故d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退化、地表侵蚀,故c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b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地表起伏变大,故a为地表起伏大。第2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中淤积,从而影响内河航运。]图表悟技巧读解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例读下图,回答(1)~(2)题。(1)若此图为生物循环示意图,则属于环境的是()A.甲B.乙C.丙D.丁(2)若此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丁是由丙经变质作用形成。则属于岩浆岩的是()A.甲B.乙C.丙D.丁(1)A(2)B[若此图为生物循环示意图,则甲、乙、丙、丁分别是环境、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若此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丁是由丙经变质作用形成,则甲、乙、丙、丁分别是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常见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和生物循环示意图等。循环类型循环过程图示读图指导地壳物质循环重点理解箭头的方向和含义。如岩浆岩指向沉积岩的箭头的含义是外力作用;岩浆岩、沉积岩指向变质岩的箭头的含义是变质作用等大气环流、热力环流注意冷却、受热对气压分布的影响,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不同季风环流注意比较各箭头含义的差异。如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温暖湿润,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低温干燥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①注意把三圈环流与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结合起来学习;②理解高、中、低纬三个环流的高度不相同的原因:低纬度地区,地面受热较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高,低纬环流高度较高;高纬度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层高度低,高纬环流高度较低水循环①图中包含水循环的三种类型;②注意各箭头的含义,即水循环的环节生物循环理解各箭头的含义,即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物质循环示意图能充分反映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分析时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把握物质循环的本质。物质循环类型多样,从本质上进行分析是区别于其他循环类型的前提。例如,地壳物质循环是由岩浆生成各类岩石,然后再回到岩浆的过程;第二,要把握物质循环过程中物质运动变化的方向,关注物质循环的“过程”;第三,要注意物质循环过程中运动和变化的循环性,抓住循环的重要环节。读图,回答(1)~(3)题。(1)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则图示含义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分解作用D.化合作用(2)图示内容可以反映的森林功能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减弱噪声,美化环境D.过滤空气,净化大气(3)图示过程的意义在于()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位置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A(2)D(3)D【解析】素养固双基标达读自然界两种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的两种物质循环是()①水循环②氧循环③碳循环④二氧化碳循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图中a表示的地质作用是()A.侵蚀作用B.沉积作用C.固结成岩作用D.风化作用1.C2.A[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两种物质循环是水循环和碳循环。第2题,图中a表示的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3~5题。3.如图所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单一性4.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图中起关键作用的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5.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①B.②C.③D.④3.B4.B5.D[第3题,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体现了气候、土壤、植被、水文、地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4题,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的不同,表现在其汛期长短不同、流量大小不同、有无结冰期等很多方面,而这些都由气候决定,即箭头②。第5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主要是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大冲刷地表形成的,主要跟河流有关,应为箭头④。]读下图,回答6~7题。6.最适合上图的图名为()A.区域整体性示意图B.区域开放性示意图C.区域差异性示意图D.区域独立性示意图7.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①生长期日照时间长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6.A7.B[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地区的核心气候特征为干旱,气候干旱主要和深居内陆有关;而气候干旱导致降水稀少、传统民居多土质平顶;降水少,则地表水资源贫乏,所以通过坎儿井引水;气候干旱条件下,风力作用明显,多风成地貌,并且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适宜葡萄种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图体现了区域整体性。]8.根据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地理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