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瘿叶蜂第一部分:昆虫学3蝗虫蝗虫俗称“蚂蚱”,直翅目,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成虫的后脚腿节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的乳头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蝗虫的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蜡蝉科是同翅目昆虫的1个大科,体小型至大型。常见的种类如龙眼鸡、樗鸡、八点蜡蝉等。同翅目昆虫的1个大科,体小型至大型。单眼着生在复眼的附近或下方,通常在颊的凹陷处。触角锥状,着生于眼下,3节,基部2节膨大如球,多感觉器;第3节特别细,刺毛状。中足基节长,着生在体的两侧,互相远离;后足基节短,固定不能活动,并互相接触;能跳跃,前翅前缘基部有明显的肩板;前翅爪片上通常有2脉纹,其端部愈合成Y形。常见的种类如龙眼鸡、樗鸡、八点蜡蝉等。蝉科是同翅目、半翅亚目昆虫的一科,由于其雄性发出的声响同翅目的1种。雄虫发音响亮的类群。本科昆虫通称蝉,俗名“知了”。体粗壮中大型,头部有3个单眼,呈三角形排列;触角短小,鬃状;前胸短阔,领状;中胸背板特别发达,后方呈“X”形隆起;翅膜质,脉纹粗;前足开掘式;雄虫腹部第1节两侧有发音器。不完全变态;卵产在植物组织内;孵化后若虫钻入土中生活,为害植物根部。若虫蜕皮可入中药称“蝉蜕”。成虫生活在植物上,刺吸汁液,为害嫩枝。中国北方常见种类有蚱蝉(见彩图)、蛁蟟、蟪蛄等,南方常见种类有红蝉(红娘子)等又叫知了。成虫生活在植物上,刺吸汁液,为害嫩枝天牛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幼虫淡黄或白色,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故俗名圆头钻木虫,上腭强壮,能钻入树内生活两年以上,破坏木材。化蛹前向外钻一孔道,在树内化蛹,新羽化的成虫经此孔道而出。三对足,两对翅。由于这种钻木习性,天牛危害木材和浆材树、景观树、果树以及木本观赏植物甚巨。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蝽象属昆虫纲,半翅目科昆虫的总称。此类昆虫有臭腺孔,能分泌臭液,在空气中挥发成臭气,所以又有放屁虫、臭板虫、臭大姐等俗名。多数种类植食性。成虫、若虫将针状口器插入嫩枝、幼茎、花果和叶片组织内,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长缓滞,枝叶萎缩,甚至花果脱落;小部分种类是肉食性,以鳞翅目、鞘翅目的幼虫和同翅目的成虫与若虫为猎捕对象。食蚜蝇双翅目,成虫体小型到大型。体宽或纤细,体色单一暗色或常具黄、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斑纹,某些种类则有蓝、绿、铜等金属色,外观似蜂。头部大。雄性眼合生,雌性眼离生,也有两性均离生。食蚜蝇卵一般产在蚜群中的为白色,长形,卵壳具网状饰纹。食蚜蝇成虫腹部多有黄、黑斑纹,不少种类有明显的拟态现象,往往被误认为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一般体形小,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分有翅或无翅。前足的距离大,梳状,为净角器(清理触角用)。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蚂蚁卵约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幼虫蠕虫状半透明。工蚁体形细小,身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蚂蚁要细看才易发现。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腹部肥胖,头、胸棕黄色,腹部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棕褐色。雄蚁体长约5.5毫米。雌蚁体长约6.2毫米。室内环境常见的蚂蚁有小黄家蚁等。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天牛是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很长的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各足胫节均具2距,跗节隐5节,显4节。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触角很小,2节或3节,第2节上有一尖而透明的突起。上颚有两种形式:一种粗短,切口呈凿形;一种细长,切口呈斜凹。前胸背板两侧和中央有条纹,背板的刻纹、粗糙颗粒和毛被是分类的重要特征。胸足有的发达,有的若小针,有的退化或完全消失。腹部10节,第6、7节背面和腹面具步泡突,以便在树干隧道内行动,第9节背面通常发达,有时具1对尾突。肛门开口于末节后端,通常1至3裂。卵的形状因种类不同而异,一般狭长,有时较阔呈圆柱形、椭圆形或卵形、梭形、扁圆形。蛹为裸蛹,身体形状和头、胸附器的比例均与成虫相似。杨叶甲别名小叶杨金花虫,为杨柳科植物重要害虫。鞘翅目,叶甲科。成虫:体长9~12毫米,宽约七毫米,近椭圆形,背面隆起,体蓝黑色或黑色,鞘起红色或褐色,具光泽。头小,触角11节丝状,长不达体长1/2稍扁,第一节粗大,第二节短小,3~5节较长,六节后渐膨大呈棒状;触角基部互相远离;复眼黑色,前胸背板兰紫色,前缘呈弧形凹入,两侧孤形有边缘。卵:橙黄色,长椭圆形长2毫米。幼虫体长15~17毫米,头黑色,胸腹部白色略带黄色光泽。前胸背板具一对弧形黑斑,各节具成列黑斑,以体背两列黑斑大而明显,中、后胸两侧各具黑肉刺突1个,腹部各节两侧气门上、下线处亦各具一黑色疣状突起,但稍短平。尾端黑色,腹面具伪足状突起。蛹:长约10毫米,初为淡白色,后为金黄色。篇二:观赏植物病虫害篇三:沈阳市运河风景区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体会沈阳市运河风景区常见病虫害及防治体会摘要对沈阳市运河风景区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调查,指出重点防治的几种病虫害,如柳瘿叶蜂、天幕毛虫、美国白蛾、草坪粘虫、蛴螬、夏季枯斑病、锈病、杨柳腐烂病;并总结了防治的几点体会。关键词沈阳市运河风景区;常见病虫害;防治体会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2-0117-01近几年,随着沈阳市绿化事业的迅速发展,沈阳市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得以迅速增加,绿树、草坪随处可见。然而随着树木量、草坪面积的加大,绿地的管理难度也相应加大,特别是树木、草坪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加大,危害严重,如树木腐烂病、杨干象的发生造成十几万株树木的死亡,对绿化成果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坏。因此,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通过对运河风景区多年的管理,在运河风景区病虫害防治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运河风景区简介运河风景区全长49.7km,号称百里长河,又称环城水系,分别由南运河、卫工河、新开河组成。其中南运河全长14.5km,于1984年4月开始建设,1985年8月竣工,沿线有公园5座,游园18个,街边绿地7个;卫工河全长7.5km,始建于1985年6月,1987年9月竣工,沿线有游园8座;新开河全长27.7km,于1995年12月正式开工,1997年9月1日竣工,沿河有大小公园、游园24个。运河风景区总绿化面积415.02hm2,其中绿地面积234.49hm2,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