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模拟检测冲刺中考菏泽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卷(三)(八~九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识别与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A.ZnB.AlC.AgD.FeC锌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锌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A不符合题意;铝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铝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B不符合题意;银的活动性小于铜,所以银不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故C符合题意;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铁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铜。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Fe—5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D.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C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如蒸馏水是纯净物;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有的物质溶于水,能与水反应,如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所以5g氧化钠完全溶于水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3.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其中形成的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生石灰B.氢氧化钠C.氯化钠D.硝酸铵D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4.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A铁的锈蚀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海水中的盐能加速铁钉的锈蚀,所以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5.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D.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B配制溶液时,水、酒精等都可以作溶剂,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在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酸液飞溅;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5g,此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题中没有说明是否是饱和溶液,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D由题意可知,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因氧化钙与水反应而使溶剂的质量减少,部分溶质析出,因温度不变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7.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C.溶质的溶解度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的活动性N>M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C由图示可知,相同质量的M、N完全反应时,M所需的时间短,则M比N反应的速度快,所以M比N活泼;M产生的氢气多,N产生的氢气少,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不同,体积不同;完全反应时,价态相同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故N的相对原子质量比M的大;若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则置换出的氢的质量相等,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应该相同,而由图像可以看出,产生的氢气质量不相等,故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不相等。9.下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C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将会有部分碳酸钠不能溶解,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20℃~30℃之间两曲线应出现交点,故C正确;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而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时,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故D错误。D铁、铜、镁、锌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铁>铜,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再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铜,所以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氯化锌,一定没有氯化铜,可能有氯化亚铁,故A、B错误;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故C错误,D正确。10.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小题,共12分)11.(3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铝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__导电性__。(2)将纯铜片和黄铜片(铜锌合金)相互刻画,纯铜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__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__。(3)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隔绝空气和水__。解析:(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大,黄铜是铜锌合金,故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纯锌都大;(2)由流程图可知,操作X是将物质混合研磨;(3)碳和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O+C4Cu+CO2↑;(4)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作燃料或还原剂。12.(4分)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为原料制得了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其生产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黄铜的硬度比铜和锌都__大__(填“大”或“小”)。(2)操作X的名称是__研磨__。(3)加热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ZnCO3ZnO+CO2↑;②2ZnO+C2Zn+CO2↑;③__2Cu2O+C4Cu+CO2↑__(赤铜和木炭粉反应)。13.(5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__在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同__。(2)t3℃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75g__,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33.3%__。(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__。(4)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丙、乙、甲__。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可知,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在t2℃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同;(2)t3℃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因为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甲物质,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故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因为降温过程中三种物质中溶剂的质量均不变,起始时,溶液中溶剂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丙、乙、甲,故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14.(4分)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铁架台__。(2)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3CO+Fe2O32Fe+3CO2__。(3)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作用是__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__。(4)该实验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__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__。15.(8分)“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的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的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NaCl__(填化学式),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实验过程】Ⅰ: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Ⅱ: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_产生白色沉淀__。【得出结论】实验过程Ⅰ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__HClO、NaClO__(填化学式)。实验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Cl2+Na2CO3===CaCO3↓+2NaCl__。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__NaCl、Na2CO3__(填化学式)。【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储藏时应注意__低温、避光保存__;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水果、蔬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_会氧化水果、蔬菜中的维生素__。【拓展延伸】(1)次氯酸钠与稀硫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2NaClO+H2SO4===Na2SO4+2HClO__。(2)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解析:【分析讨论】根据资料可知,无论什么情况下消毒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实验过程】Ⅰ: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褪色,说明没有次氯酸、次氯酸钠,说明消毒液中的次氯酸和次氯酸钠发生转化生成碳酸钠;故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实验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NaCl、Na2CO3;【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储藏时应注意低温、避光保存;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水果、蔬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84”消毒液具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