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坚持宪法至上A组2014—2018年河北中考题组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根基。随着宪法的修改完善,宪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回答下题。中考预测1.(2016河北,6,2分)阅读下图内容并联系上题事例,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违反宪法就要受到刑罚处罚②宪法和刑法的内容相近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④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A.①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和法律的作用。题干列举了两个法律规定,前者为宪法中关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规定,后者为刑法中关于人身自由权利的具体规定,巧妙揭示了宪法与刑法的关系,故选③④。①说法错误,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②说法错误,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刑法是界定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刑罚的法律依据,二者内容不同。本题应选C。方法技巧在近年来河北省中考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就是让同学们寻找材料内容之间的关系。有时是人物的异同点,有时是事件之间的联系。这需要同学们对材料一定要多思考,结合课本知识,去发现规律。在做题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真正读懂、读透材料上,不能简单浏览一遍材料,就急着去书写答案,这样的做法往往容易答错或答偏。2.(2018河北,25,10分)话说宪法,感悟法治。材料一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不得与宪法的规定、宪法的原则、宪法的精神相违背,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立法。——全国政协委员李保平相关链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第四项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第七项是审议监察法(草案)。材料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蒋伟材料三几年前,我进驻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选、使用暴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我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向辉(1)用材料一的观点解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安排。(3分)(2)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3分)(3)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2分)(4)概括上述材料及问题共同体现出的法治要求。(2分)答案(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监察法的制定必须依据宪法。因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要先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再审议监察法(草案)。(3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3分)(2)法比权大。(1分)权力由法律赋予,权力受法律约束(或权力要依法行使)。(2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共3分)(3)通过普法,村民法治观念增强,做到了守法用法。(2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2分)(4)有法必依(或尊法守法);维护宪法权威(或树立宪法意识)。(2分)(评分说明:答出一层意思即可。2分)解析(1)本设问较为复杂,可分两步解答。第一步:进行设问转换,将设问转换为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②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是什么?③为什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这样安排?第二步:根据材料分析以上问题。审读材料一关键信息“以宪法为准绳”“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立法”可以得出观点: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审读“相关链接”材料可以看出,会议议程有一个明显的先后顺序,即先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然后审议监察法(草案)。综合上述分析得出答案: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因此监察法的制定必须依据宪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要先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再审议监察法(草案)。(2)审设问可知,解答本问需要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审读材料二关键信息“依照法定权限”可以看出,法官权力由法律赋予;由“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可以看出,法官的权力受到法律约束,法官要依法办事。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法大于权。(3)本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法律的作用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此问要审读材料,找准关键词,厘清逻辑关系。几年前的旭日村“乱象频现”,如今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材料中间穿插着“我”的做法,即“宣讲宪法”。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结论:旭日村乱象频现的原因——村民法律意识淡薄。发生“根本性好转”变化的原因有二:其一,律师普法宣传;其二,村民法治观念增强,自觉守法、用法。(4)本问考查宪法、依法治国的要求等知识。通过对三则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无论是全国人大、法官还是村民,都要以宪法为行为准则。因此,法治要求我们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有法必依、尊法守法。1.(2018湖南衡阳,21,2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你认为以下观点能说明上述材料内容的是 ()①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B组2014—2018年全国题组考点一维护宪法权威答案D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的寓意是要规范权力运行。“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体现了①②的观点。“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体现了③④的观点。故选D。2.(2018广东,18,2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及时把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国家宪法规定。本次修宪 ()①推动我国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②说明我国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③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④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宪法保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本题考查修宪的意义。①③④均是对本次修宪意义的正确表述。宪法不是所有法律的总和,排除②。故选D。知识归纳(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等。而普通法律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2)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人们通常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3.(2017贵州黔东南州,16,2分)2016年12月4日是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我们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这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③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④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我国要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是由宪法的地位决定的。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①②④正确;宪法不是普通法律的总和,排除③。故选D。4.(2017江西,5,2分)下边是一部法律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横线上应填写的这部法律是 () A.刑法B.国旗法C.宪法D.国家安全法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的知识。从图中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这几个关键词来看,只有宪法才能规定国家生活中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任何其他法律都没有这样的权力,故C正确。刑法、国旗法、国家安全法,分别是如何惩处犯罪、如何正确使用国旗、如何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是具体领域的法律,不是根本性法律。规律总结对宪法相关知识的考查几乎是各地中考必考内容,同学们一定要牢牢掌握宪法相关知识,尤其是宪法规定的内容、宪法的重要性、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等。5.(2016山东日照,21,1分)2016年2月26日,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之所以向宪法宣誓是基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是依法治国的前提C.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D.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答案A之所以向宪法宣誓是基于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A是正确的;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排除B;C不符合题意;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必严,排除D。故选A。6.(2016湖北十堰,10,2分)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宪法宣誓制度,誓词是“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这说明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D.宪法具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正确。7.(2015山东菏泽,11,1分)2014年12月4日,我们度过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国家设定宪法日,是为了彰显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国家法律效力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③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④宪法是社会法治最根本的保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本题考查宪法的权威。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是一切国家机关、一切团体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也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核心,①②③正确。党的领导是社会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④错误。故选A。8.(2018新疆,14,12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201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合宪性审查工作,使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得以追究和纠正,树立和稳固宪法的权威。材料二2017年10月,在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总决赛中,新疆代表队选手紧紧围绕宪法主题,结合自身经历、新疆特色,讲述自己的宪法故事,表述了对宪法的尊敬。(1)请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2)青少年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至少三点,6分)答案(1)①宪法修正案中载入了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1分)体现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1分)②开展合宪性审查工作,树立和稳固宪法的权威,(1分)体现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1分)③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1分)体现出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1分)(2)本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认真学习宪法;坚持宪法至上;严格遵守宪法规定;自觉维护宪法尊严;等等)(至少三点,每点2分,6分)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二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三是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第(1)问应从材料一中宪法修正案的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内容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开展方面分析梳理出其分别对应了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三个特征。第(2)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列举青少年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言之有理即可。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9.(2017山东威海,12,1分)2016年12月,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期间,威海市普法办等部门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观念。这是因为 ()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宪法规定公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