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与我国的对策研究作者:徐林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袁开坤论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联盟的战略转移-国际贸易问题2001,(8)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90年代以后,战略联盟逐步向纵深化发展.面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我国入世后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本文着重分析世界跨国战略联盟的发展特征、跨国公司新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我国有条件的企业应与跨国公司建立契约式战略联盟.2.学位论文吴焕香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研究2006网络经济是伴随着信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技术和信息扩散日趋加快,同时人们消费日趋个性化、多样化,致使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研发费用在产品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竞争国际化和激烈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剧,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因素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个体企业全能竞争的战略受到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跨国公司对竞争战略进行了创造性的调整,从对立竞争转向合作竞争,开始结成战略联盟组织形式。通过结成战略联盟,参与各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竞争风险、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市场进入障碍、获得新技术、形成行业标准等,总之,能够解决许多靠个体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各参与方的竞争力。跨国公司之间结成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基于多种不同动机。动机不同,采取的战略联盟形式不同。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伙伴之间能够形成兼容的战略目标,是伙伴之间合作的基础,然而公司个体目标和利益的差别,又使得公司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或间接的竞争。根据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动机及相应战略特征的不同,尽管可以综合归纳为利润获取型和能力增强型两种主要形式,但战略联盟为各参与方带来的收获是千差万别的。同时战略联盟组织形式的不稳定性,使得跨国公司在战略联盟的过程中要面对战略联盟所独具的风险。如何评价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哪些因素影响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以及影响绩效的各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当前企业界和理论界都共同关心的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先后对战略联盟的定义、类型、特点、动因、风险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其后的战略联盟研究打下了基础。但是,相比之下,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评价标准以及影响战略联盟绩效的因素与绩效之间定性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这正是对战略联盟研究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与评述、采取理论论证、专家评分、数学模型、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阐明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跨国公司形成战略联盟的动机及相应战略特征,在此基础上把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归纳为能力增强和利润获取两大类型。然后通过访谈的方法,在平衡计分卡框架基础上,对评价战略联盟绩效的指标进行了精选,建立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通过实证分析,对影响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的因素与战略联盟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案例分析中,介绍了韩国大新株式会社与美国耐克公司之间的联盟做法,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的动机和战略特征分析,发现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可实现目标的多样性,从而建立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评价体系和模型,系统分析各影响因素与联盟绩效的关系,为跨国公司在战略联盟实践中如何提高联盟绩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提出的从联盟组织的角度评价战略联盟绩效的观点,对于增强联盟伙伴们的双赢意识有重要的启示。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提出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整体思路,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对跨国公司主要战略联盟理论及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在评述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方向和主要观点。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跨国公司寻求战略联盟的动机及相应的战略特征。本文从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市场进入障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联合研发、形成快速反应机制、寻租、能力模仿、形成行业标准化、规避风险八个方面分析跨国公司寻求战略联盟的动机及相应的战略特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跨国公司寻求战略联盟的动机多种多样,但是归纳起来看不外乎利润获取和能力增强两大动机,从而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分为利润获取型和能力增强型两大类型,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第四章详细介绍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建立的方法和过程。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在平衡计分卡框架基础上,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了确定。通过专家评分和层次分析法,可求得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数学公式,可计算出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值。最后,以合作基础上的动态博弈游戏规则,对绩效值作出了评析。第五章从理论上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伙伴的协作状况、联盟伙伴之间的相互依赖状况、联盟伙伴之间的信任状况、联盟伙伴之间的承诺状况、联盟组织关系中的沟通特征、联盟组织关系中的冲突状况、联盟组织关系管理的结构化特征、联盟组织关系管理的控制状况八大因素对战略联盟绩效的影响。第六章首先介绍了实证分析的前提、资料的收集方法和所收集资料的基本背景。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基于联盟动机的分类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对各影响因素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验证了本章提出的10组假设的真伪。第七章以韩国大新株式会社与美国耐克公司的战略联盟案例为代表,以青岛昌新鞋业有限公司为其载体,介绍了该战略联盟的主要做法,应用第四章中建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模型对该战略联盟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并对双方之所以都能够获得满意的绩效的原因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从而验证了第五章中的部分论点。第八章总结了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给出了对我国公司参与国际战略联盟的启示,也给出了后续研究的设想。3.期刊论文黄慧峰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面临的风险与应对思路-经济师2008,(12)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实行全球化战略的产物,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企业问的合作形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研究开发费用的不断提高,跨国兼并更加激烈,战略联盟在广度和深度上有较大的突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蜂拥而入.目前,战略联盟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所推行的主流战略.如何在实践中正确地吸收和借鉴国外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未来的竞争战略.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企业自身特点的跨国经营之路,就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4.期刊论文张晖萍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及我国企业的对策-国际经贸探索2002,18(1)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数量规模得以急剧增大,跨国兼并更加激烈,战略联盟在广度和深度上有较大突破.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如何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研究战略联盟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简要介绍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概况及其理论基础,分析这种战略联盟存在的风险与成本,然后联系我国的实际,提出一些应对的政策思考.5.学位论文王前锋关于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问题的研究2006随着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的兴起,知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战略联盟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并且整合已有知识,借此来培养和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是,知识转移的不成功往往使许多跨国公司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获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知识,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结成各种战略联盟,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得到先进的知识。以上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失败。因此,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做简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基本理论”,首先对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中的知识、知识转移等相关概念做了界定,然后综合考虑已有的相关理论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动因。第三章“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过程与机制分析”,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以及联盟整体视角的转移过程,然后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机制。第四章“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影响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成功转移的诸多因素做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得出概念模型。第五章“促进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对策”,主要根据第四章中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促进知识转移的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点:1、综合研究战略联盟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动因理论模型;2、建立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整体视角的知识转移模型;3、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影响联盟知识转移的诸多因素,并且提出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4、在理论上,提出了促进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四个对策。6.期刊论文邱毅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博弈诠释-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6)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现代市场竞争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市场竞争者面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博弈结果,战略联盟的竞争模式是跨国公司取得最佳业绩的唯一选择——一个为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理性选择。本文着重就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博弈存在的必然性、存在条件和博弈均衡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战略联盟的管理对策。7.学位论文孙薇跨国公司实施研发战略联盟的策略研究2005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实施过程的全面系统研究,解决跨国公司在组建、运行及控制协调等一系列管理实践中的策略问题,完善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的理论体系,为跨国公司实施研发战略联盟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演绎推理方法、SWOT分析法及德尔菲法等,创新性地系统研究了跨国公司实施研发战略联盟的具体策略。在概括分析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的组建原则和合作伙伴的选择技巧,在研发联盟的运行管理中,具体分析了联盟治理结构,对成本和效益分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根据研发特点提出了研发战略联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信任的时间模型基础上指出增强联盟信任的有效途径,把跨文化管理问题作为战略联盟的一个重要软环节融入联盟管理实践中,通过研发战略联盟的风险分析方法和风险评价模型提出研发战略联盟的风险管理策略。在研究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的控制、协调及评价策略基础上,通过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的循环调整为跨国公司找到最佳出路。根据以上对跨国公司实施研发战略联盟的全面系统研究,在分析我国企业研发战略联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实施研发战略联盟的策略。最后,利用图表对跨国公司实施研发战略联盟的策略研究进行总结。8.期刊论文姜志美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发展的趋势、影响及其启示-科技创业月刊2008,21(2)R&D战略联盟是企业间因技术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战略性合作,是一种新的技术方式和商业竞争模式.跨国公司凭借技术垄断优势成为世界先进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者,而它们之间的R&D战略联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商业运营.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跨国公司的R&D战略联盟在联盟目的、联盟方式、行业分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密切关注这些新动向,有利于我国企业学习掌握新的经营理念,积极参与和组建战略联盟,以迅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9.学位论文桂敏战略联盟与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2005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战略联盟的界定、分类和理论分析开始,深入理解战略联盟的内在属性;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产生背景、内涵和主要理论观点分析入手,阐明了核心竞争力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研究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战略联盟的理论体系中。本文的中心内容大致分为以下部分:从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出发,得出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源泉,因此企业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能力。战略联盟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