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摘要: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尽可能地进行盈余管理。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很早就开始了盈余管理的研究,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理论界有诸多论述,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对于盈余管理、金融资产分类政策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研究,并对盈余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提供建议。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金融资产;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就开始了盈余管理的研究。对于盈余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理论界有诸多论述,但究其共同之处,在于如下几点:(1)盈余管理中,无论是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或者交易事项的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企业管理层在决策。(2)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企业交易或事项有关会计信息。(3)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追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4)盈余管理的主要途径是运用职业判断和规划利益来调整可操纵性应计利润。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ias39)。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以下简称cas22)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如cas22规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的不同,使得管理层在选择金融资产分类政策的时候存在很大自主操纵的利己空间。纵观金融资产盈余管理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资产减值损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而对于金融资产分类中管理者意图这一不容易量化的因素,却很少有所涉及。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对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以及治理问题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二、国内外文献综述(一)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healy(1985)发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的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得薪酬契约对管理层从股东利益出发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产生激励作用。当公司的奖金计划有目标盈余或者目标上限时,管理层会选择增加自身薪酬的会计政策,而当本期获奖励无望时,会偏向于降低利润水平,将本期盈余递延。即薪酬计划会影响公司盈余管理。watts和zimmerman(1986)根据企业理论,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政策的时候,考虑了除平滑利润以外的其他因素,并据此提出三大重要假设:(1)政治成本假设;(2)报酬契约假设;(3)债务契约假设。dechow(199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以较低成本进行外部融资和逃避债务契约的限制,而公司治理环境的薄弱正是导致管理人员操纵利润行为的主要原因。即债务契约会影响公司盈余管理。孙峥、王跃堂(1999)、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等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在净资产收益率略高于6%以及略高于10%的区间(即配股生命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往往有集中现象。蒋义宏、魏刚(2001)将我国盈余管理动机概括为:(1)配股资格假设;(2)扭亏为盈假设;(3)高价发行假设。这三大假设为我国学者普遍接受。张菊香(2005年)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进行研究,并辅以案例分析,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西方国家的不同概括为:(1)契约安排动机在我国不明显;(2)政治成本动机在我国部分存在,但不如西方明显;(3)资本市场动机在我国表现尤为明显,甚至超过西方资本市场。(二)金融资产分类政策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黄财啸、张红舸(2008)针对cas22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界限不明确的缺陷,对持有这两类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相对将金融资产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上市公司管理者将金融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将获得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严格限定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条件,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叶建芳、周兰、李丹蒙、郭琳(2009年)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划分点,持有两类金融资产较多的公司更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化为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盈利情况不好的公司倾向于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平滑收益,而盈利情况好的公司倾向于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作为资本公积的未实现利润留存。陈锦华(2010)对管理层选择不同金融资产分类政策的意图进行了分析,认为,偏好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企业,是风险偏好与积极投资型企业,这种企业的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意图更加明显。三、文献研究启示综上所述,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西方国家起步较早,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愈加全面,而我国则尚处于起步阶段。中西方会计界学者均针对上市盈余管理动机及影响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盈余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西方会计界普遍接受的盈余管理动机可概括为:(1)政治成本假设;(2)报酬契约假设;(3)债务契约假设。但是由于我国在经济制度等方面与西方存在诸多不同,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就不能完全沿用西方国家的研究理论。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还需找到其他更适合本土情况的动机假设,这一研究领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更科学地规范会计行为方面的问题,以有利于我国市场更快更好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参考文献[1]王芷萱.ifrs9与ias39的差异比较即启示——对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的解读[j].财会月刊[j],2010,6(上):52-53.[2]孙峥,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财经研究[j],1999,4:3-10.[3]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经济研究[j],2000,1:30-36.[4]蒋义宏,魏刚.主营业务利润、核心盈利能力和公司价值.证券市场导报[j],2001,4.[5]张菊香.基于动机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会计学.2005.[6]陈锦华.从金融资产分类看企业会计行为选择意图.财会月刊[j],2010,19:30-36.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