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山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西吕梁山第一部分:吕梁丧葬习俗的演变及原因吕梁丧葬习俗的演变及原因【摘要】丧葬习俗的沿袭与变革是历史与文化、社会史、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丧葬习俗的共性,对于丧葬习俗因各地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区域性特征,多不在意。因此选取山西吕梁这一特定文化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此作为探究社会发展变化的突破点。【关键词】吕梁丧葬习俗一、前言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礼仪制度,在民众中以各种形式延续着,有的简化,有的则繁琐,对于礼的崇拜可谓根深蒂固。“礼”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关于丧葬的,丧葬的礼仪规范更是非常严格。就汉族而言,尤其是对于华北某些农村地区的民众而言,丧葬的观念不可不说是根深蒂固。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观念发生着不可阻止的改变,早期人类社会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传统价值观正在破草去遮,以更加理性的方式显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放弃了对死亡的思考,而勿宁说人们对死的理解趋向成熟。现代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告诉人们,对于死亡,己经从族群那里转移开来,死总是自①己的死,死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可能性,任何人都不能从他人那里拿走他的死。同时,面对死亡,需要生者从中领悟些什么:死亡是一种终结,还是死亡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总之,这一切让我们走近“死之思”。而面对死者的丧葬,我们则会直接体验出死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丧葬习俗的沿袭与变革是历史与文化、社会史、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以前的丧葬习俗的论著多写古代,系统性的成果不多;以往的丧葬习俗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的是关注丧葬习俗的共性,对于丧葬习俗因各地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区域性特征,多不在意。因此选取山西吕梁这一特定文化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此作为探究社会发展变化的突破点。白寿彝《民俗学和历史学》一文说:“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习俗和历史上的习俗,有时看来很相②似,但不一定是同样的东西。即使是同样的东西,因为历史条件变了,期间也必有差异”。二、吕梁丧葬习俗产生及发展(一)丧葬习俗产生人类考古学早已表明,丧葬习俗并不是人类社会在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历史的产物,当然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例如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正如孟子所云:“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③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可见,人们的思维活动只能紧紧围绕获取食物、制作石器、抵御侵害、谋求生存等来进行,尚不会考虑生死大事,对同类的感情也相对比较淡漠。那时,人们死后是并不埋葬的,当然也就无所谓土葬和火葬等方式了,而是被抛之荒野任禽兽食之。甚至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低下,食物紧缺,死后由其他人分之食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相对充足,野蛮地对待已故之人的方式已经不再存在,而“大脑的逐渐发达,以及长期受到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压迫,人类开始考虑诸如支配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力量究竟是什么,人类的来源于何处,最后归宿到①(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l,北京:三联书店,1987:288。②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138页③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伟局,1960:138。那里”。等问题。而当时出于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人们开始逐步地认识到对于逝者的尸体的保存的必要性,进而逐渐地产生一些相应的丧葬礼仪和文化习俗。(二)丧葬习俗发展i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在此期间原始的灵魂不灭观念更加盛行。与此同时,ii丧葬中的孝道观念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有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但是三代又有不同的丧葬习俗,丧葬习俗在系统和完善的过程中,被注入了政治、法律色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形式,这一过程大约到周代完成。后来统治阶级又将丧葬习俗上升为礼制,张亮采在他的《中国风俗史》一书中总结说:“丧葬之礼节,皆整顿于周。由贵贱亲疏,而有种种差别。其用情之厚,世界所未见也。周⑤公之制,节目详备,哭泣辩踊皆有法”。中国早期丧葬习俗的产生是基于对死者的怀念与敬畏,因此作为人生最后一站的死亡,自然就有了一个特殊的地位。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丧葬习俗受到儒家思想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又汲取了道教和佛教的诸如“转世、轮回”等思想。在儒、道、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铺张大办、香骡纸马、打蟠招魂的丧葬习俗。从历史上看,中国一直就有“隆丧厚葬”的传统。殷商时期,人们崇拜鬼神,在葬礼上大量使用人殉、人牲和车马陪葬。春秋以后,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自行称王,诸侯王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大搞隆丧厚葬,大出风头,老百姓也倾家荡产办丧葬。《墨子·节葬篇》与《吕氏春秋·节葬篇》都反映了当时隆丧厚葬的无序状况。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交战频繁,当时的隆丧厚葬情形并未消减,“陵墓”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闻名于世的秦始皇陵墓,更将隆丧厚葬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西汉初期,文帝推行简丧薄葬,是得益于文景之治时休养生息的政策,天下大富。到汉武帝时期,各级官吏又争相大办特办葬礼。唐、宋、明、清各朝代丧葬制礼由最终形成到逐步完善,国家开始直接干预殡葬。各级官员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规定的制度,按死者生前的官职,或死者子孙的官职办殡葬,违者必究。“制式化”是唐以后殡葬的基本特征.并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形式上看,古代中国人生前早早就要置办一片坟地(有权有势、地位显赫的人还要营造自己豪华富丽的墓室),在营造之前,必须请地舆师察看地形位置的来龙去脉(即看“风水”),用“罗庚”(指南针罗盘)校测方向,然后择日点穴,规划格局,卜吉择日动土。亲人亡故后的丧葬礼仪包括停尸、报丧、招魂和送魂、做“七”、吊唁、人硷、丧服、出丧择日、哭丧和下葬十种仪式。期间要设宴招待前来慰问的亲朋好友,整个葬礼断断续续可以持续近两个月。隆丧厚葬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陪葬风俗。人们在研究每个历史时期的丧葬文化时,几乎都能发现大量的陪葬品,如新石器时代彩陶、秦兵马俑、汉代明器、唐代三彩俑和动物、明清瓷器,等等,无不显示了中国人对丧礼的重视程度和弥漫着的奢华风气。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史,这就意味着对于死亡的思考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程。在儒家看来,生与死虽然表面看来截然对立,其实却内在同一,生生不息代表着生命的永恒流动。这种对待死亡的理性态度,表现在“孝”上就是以孝治家。以孝的思想所代表的儒家孝思想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而孝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依旧需要这孝的思想来维护我们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那么这种伦理困境应该如何化解呢?以儒家礼教慎终追远、事死如生、厚葬久丧、以礼教孝的精神为基础的传统丧葬习俗,根植于这片土地两千余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耳濡目染、代代传袭的生活习俗。“讣告形式,多用旧式。吊奠礼节,伏拜者多,鞠躬者少。发引仪式,多用旧式。仪仗鼓乐。安葬仪式,亲友拜灵,多用顿首旧制。子女亲视葬埋,在葬期以前衣冠皆明制,清代数百年未改,至今犹然。服丧期间,斩衰三年,期服一年”这种情形主要是丧葬习俗作为社会风俗的一种,其一经形成,就可以在一定阶段上脱离社会经济的发展按自身的规律发展,甚至能够流传几千年,跨过几个社会形态。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断前进,经⑥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④李学勤,失落的文明[M],_卜海:土海文艺出版社,1997:43⑤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1972年版,第5页④三、丧葬习俗的演变近代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进入中国,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也随之而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和西方人来通商口岸定居,西方的生活习俗也相继传入,并对中国的生活习俗产生影响,中国社会的风俗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作为人生基本礼俗之一的丧葬习俗却有着自己本身特有的发展轨迹。在普通民众中间传统丧礼习俗得到简化。丧葬汾俗丧葬主要有报讣、人殓、举丧、出殡、安葬、祭悼等。普遍采用木棺土葬。葬礼规模视家境而有差异,富家往往讲排场闹阔气,贫者一切从简,入土为安。临终老人病危,子女侍疾于侧,聆听遗言。病故后,全家恸哭。随即给死者沐浴整容,穿着寿衣。人亡后着“寿衣”,又日“装裹”,多用绸缎衣料缝制,有长袍、马褂、大小棉袄,内外衣裤、鞋、帽,富者穿七件,贫者穿三件,一般为五件,颜色以蓝、绿、红为主,棺被、棺褥为红色。死者口含金银币或银钱,近年多为镍币,谓之“含殓”。并烧一个纸扎(剪)的仆役,日“紧随跟儿”。死后,先头朝里、脚朝门置于门板上,谓之“转床”,等主要亲属到齐方可入殓、钉棺。人殓棺底垫干草,褥子上铺几尺红布,死者头枕元宝枕,手握桃条,腿绑麻皮,尸体入棺后,在死者胸前放小干饼若干个(每岁一个),在头顶心放一块黑炭,尸体上用红布遮盖。入殓毕,将棺木移置灵堂。灵前摆供桌,桌上置各种祭品和香纸。棺前燃昼夜不灭的“长明灯”,并设堂祭奠,孝子轮番H夜守灵。宅房外挂扎有寿花的纸幡(每10岁扎寿花一枚),男左女右,临街门扇上各贴一方麻纸(男上女下),如夫妻双亡各贴两张。第三日凌晨,在十字街口或大门口为亡者烧纸轿或纸马,日:“烧见阎王纸”。旧时多在此H做法场超度亡灵。死者亡日称“忌日”,从忌日至葬礼之前(停灵期)。报讣人死后,家人即向族人、亲戚及邻里发出讣闻与丧信,讣文上书故者生卒年月,出殡及各项活动日程,为富家所采用。一般人家则由孝子身着孝服、披发、跣足亲赴亲属家中叩头讣告(俗称报丧)。进门见人先磕“免罪头”,走时,亲戚家妇人紧跟出门嚎啕大哭,俗称“送丧”。近年,则以电视播放讣告为普遍。吊唁停灵一般3—7天。每日孝子在灵前守灵,早晚焚帛哭吊。每早烧“明纸”,每晚烧“黄昏纸”孝男孝女从头到足穿戴白布孝服、孝帽,男腰系麻绳,女用白纱布遮面,谓之披麻戴孝。侄儿之辈穿孝不披麻;女婿穿孝不幔鞋(即用白布幔鞋);孙、甥之辈穿孝服,但孝帽缀红布长命絮;凡参与丧事者均戴孝帽以示哀悼。在停灵期间,亲朋好友前来向死者吊唁。儿女亲家吊唁时送插花筵席、寿桃炉食等供品及衣料等供晚辈出殡披挂。一般亲友送馒首及香纸。祭奠时孝子陪祭,祭者向死者行致哀礼。亲友除送祭品外,亦有送挽联挽幛者。出殡出殡多在午时,前有柳栽引魂幡,僧道鼓乐,挽幡纸扎(金童玉女、金山银山、生活用品等)。出殡移柩用肩抬,有独龙杠、二龙杠,八人抬、十六人抬、二十四人抬,孝男结队于灵柩前,执纨前行,孝女孝妇灵柩后坐车送葬,直系子女、儿媳一直送至墓地,下棺入土落葬掩埋成丘后再礼祭,方可返回。以上丧葬礼俗实为旧时富家沿用,贫苦人家多薄棺简葬,有的甚至草席裹尸掘穴埋葬了事。悼念坟穴视土质好坏有窑穴、洞穴、仓穴多种,一般男子死后可直接人坟,妻子先于丈夫而亡者要“寄埋”,不得上坟人穴,待丈夫亡故后,双双人祖茔安葬,俗称“合葬”。安葬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至亲及孝子携带祭品前往茔地祭悼,谓之“复三”,又日“圆坟”,近年多在安葬完毕后走出地头随即返回祭悼,免去H后再来圆坟。从死者忌H起,每七天举哀祭悼一次,谓之“烧七”。祭供食品有严格规定,“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火烧(包馅饼子),“四七”馔儿,“五七”饺子,同时焚烧寿花(每岁一朵),35天为止,至百日再隆重祭悼,烧百H时孝子至亲要上坟烧化纸扎(金山银斗),以后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九周年都要隆重祭悼。一周年祭日称“小祥”,烧化纸扎摇钱树、聚宝盆、衣箱、各种色纸。二周年祭日称“大祥”,仅在家堂供祭灵位,三周年祭H称“覃祭”,祭祀活动较为隆重,祭品有祭席,莲花馍馍,烧纸扎“灵堂”。九周年亲朋都至,规模更为隆重。1949年后,丧葬礼俗大改,取消封建迷信仪式,一切从简,不烧纸扎,开“追悼会”等殡葬新形式。农业合作化后,农村取消私茔改为集体公坟,汽车拉灵柩,个别人家实行火葬。封建迷信色彩淡化,陋俗恶习受到进步观念的批判,繁文缛节逐步革除传统丧葬习俗的封建迷信主要表现在对佛教、道教及风水的盲目信仰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人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倡议,“丧主备鼓乐、吊簿,并设筵款之,或有用僧尼、道士作佛事者,然皆出妇人女子之意,近多非之”。出现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