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一化学计算题中考化学(福建专用)1.(2016江苏苏州,20,2分)苏州东山白沙枇杷是中国“十大”枇杷品牌之一。枇杷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B.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C.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好题精练答案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A项说法错误;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B项说法错误;在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30)∶16=120∶15∶8,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2.(2016湖南益阳,12,3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女士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A.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B.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C.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答案C一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A错误;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错误;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5∶22∶5,D错误。3.(2016江苏镇江,15,2分)已知:草酸钙(C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2O4 CaCO3+CO↑。将12.8g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体答案D根据化学方程式CaC2O4 CaCO3+CO↑计算可知,12.8gCaC2O4完全分解后生成10.0gCaCO3,而剩余固体为7.8g,说明生成的CaCO3在受热过程中发生分解,再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 CaO+CO2↑可以得出剩余固体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且CaCO3的质量为5.0g,CaO的质量为2.8g,A正确;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12.8gCaC2O4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2.8g× =4.0g,B正确;5.0gCaCO3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2.2g,C正确;在加热过程中生成的CO2的质量为2.2g,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CaCO3沉淀的质量为5.0g,D错误。401284.(2015湖南郴州,20,2分)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6gB.8gC.13.2gD.20g答案B50gCaCO3和CaO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前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50g×60%=30g,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则反应后钙元素的质量仍为30g,反应后氧化钙的质量为30g÷( ×100%)=42g,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50g-42g=8g,故应选B项。40565.(2018福建,16,5分)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C2H5OH+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棵树吸收的CO2。答案(1)解:设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2CO2+3H2O C2H5OH+3O28846968gx = x=506g答:得到乙醇的质量为506g。(2)208846968gx解析(1)利用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吸收CO2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得到乙醇的质量。(2)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二氧化碳,一升“人造树叶”可吸收968gCO2,则968g÷48.4g=20,故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20棵树吸收的二氧化碳。6.(2017湖北武汉,32,6分)钢是铁的合金。为测定某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取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他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1)钢(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答案(1)是(2)解:设钢样中铁的质量为xFe+H2SO4 FeSO4+H2↑562x0.4g = x=11.2g ×100%≈98%。答: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8%。其他合理答案参考给分56x20.4g11.2g11.4g解析(1)金属材料包含纯金属和合金,钢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2)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由题图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求出铁的质量,进而可求出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7.(2017重庆A,24,7分)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 2KHCO3。现向碳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g,试计算。(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若把该50g溶液,稀释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3)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7分)(1)13∶2∶8(1分)(2)解: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50g×10%=(50g+x)×4%(1分)x=75g(1分)(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钾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y、z。K2CO3+CO2+H2O 2KHCO313844200yz50g×10% = = y=3.45g(1分)z=1.1g(1分)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7.1%(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答:加入水的质量为75g;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1%。138y44z20050g10%3.45g50g1.1g解析(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2)∶12∶(16×3)=13∶2∶8;(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的原理列出等式求解即可;(3)根据化学方程式及碳酸氢钾的质量直接求得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碳酸钾溶液的质量=碳酸氢钾溶液的质量-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可由化学方程式求得),最后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得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2017安徽,16,6分)实验室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答案(6分)(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8.0g-18.4g=9.6g。(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 2KCl+3O2↑24596x9.6g = x=24.5g答:(略)245969.6gx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直接求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反应消耗氯酸钾的质量,即为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9.(2017吉林,20,6分)将6.5gZn放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设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为xZn+H2SO4 ZnSO4+H2↑(2分) (1分) = (或 = )(1分)x=9.8g(1分)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9.8%(1分)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说明:计算题中设错、单位错、未写答,这三项每错一处均扣1分。如果同时出现多个上述问题,也只扣1分。65986.5gx 656.5g98x65986.5gx9.8g100g解析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硫酸的质量,再利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2017福建宁德一检,16,5分)为了测定某碳酸氢钠纯度(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图装置: 称取1.5g此样品于图中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观察到量气管装有油层的液面从400.0mL降到70.0mL。[标准状况下ρ(CO2)≈2.0g/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2O+CO2↑](1)反应结束时,收集到CO2g;(2)求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答案(1)0.66(2)解:设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NaHCO3+HCl=NaCl+CO2↑+H2O8444x0.66g = x=1.26g ×100%=84%答: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84x440.66g1.26g1.50g解析(1)由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体的体积可求出生成的CO2的体积为330mL,故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L×0.33L=0.66g。(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NaHCO3的质量,进而求得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11.(2016北京,25,1分)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kg。答案90解析需要水的质量为100kg×(1-10%)=90kg。12.(2016河北,36,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10(1分)(2)解: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Ca(OH)2+Na2CO3 CaCO3↓+2NaOH(1分)1008010gx = (1分)x= =8g(1分)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1分)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1008010gx8010g1008g185.6g105.6g解析(1)反应前熟石灰、烧杯、碳酸钠溶液的总质量为195.6g,反应后所得滤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85.6g,减少10g,故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10g。(2)根据碳酸钙的质量,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3.(2016湖南郴州,30,6分)往100克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试分析计算: (1)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反应;(2)反应到c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答案(1)盐酸(或HCl)(2)设与HCl反应生成的NaCl、CO2的质量分别是x1、y,与CaCl2反应生成的NaCl、CaCO3的质量分别是x2、z。Na2CO3+2HCl 2NaCl+CO2↑+H2O1061174450g×21.2%x1y = = x1=11.7gy=4.4gNa2CO3+CaCl2 CaCO3↓+2NaCl106100117(150-50)g×21.2%zx2 = = x2=23.4gz=20gc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650g21.2%1117x44y106100g21.2%100z2117x ×100%=15.6%答:c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5.6%。(无计算过程不给分。其他合理解法对应给分)11.723.41001504.420解析(1)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所以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盐酸反应。14.(2016安徽,16,6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答案(6分)解:(1)CuSO4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