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学课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课型】授新【教学目标】1、课标内容要求: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布局、外观与装饰色彩的特点,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是结构性、功能性、艺术性、社会性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2、培养核心素养要求: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理解能力,全面提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点】理解斗拱与框架式木结构,造就中国传统建筑“墙倒屋不塌”的建筑特点。【教学难点】系统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评价法。教学过程环节情境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准备做好教学准备,利于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准备教材中中国传统建筑的高清图片与视频。制作好课件。分好学习小组。准备好资料、课件、教学设计。预习教材,搜集相关资料。导入启发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建筑。浏览中国传统建筑的照片。提出本课基本问题:1、中国传统建筑有哪些特点?2、建筑与社会思想意识和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出示课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准备资料,提出问题。观看视频与图片,进入学习情境,思考并回答。探究发现斗拱木构件模型演示,设计斗拱模型拆装的课堂实践活动辅助学生理解木构件与框架式木构件。一、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问题情境:应县木塔,没有用到一根钉子,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构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塔”。导入问题:1、应县木塔为什么能屹立千年而不倒?2、木构件“斗拱”在承重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为什么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归纳学生回答中的关键词,明确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木结构是中国工匠在营造中的重要发明。结合硬山式木构架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框架式木结构,进而理解“墙倒屋不塌”的原理。问题情境:紫禁城辉煌壮丽庞大的建筑群。围绕“居中为尊”的布局特点提出问题:1、北京故宫有多少“间”房子?展示资料,提出问题,巡视指导学生。探究应县木塔为何屹立近千年。观察“斗拱”的设计原理,分析图片,探究木结构的承重原理。2、怎样定义一间房子?3、故宫近万“间”房子如何布局?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思想?4、观察分析古代设计师是怎样解决建筑物的台基、屋身、屋顶外观造型、木构件彩画等封面的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运用色彩?5、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形式切合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请同学们分组套理论民国时期的一家人在四合院中的居住方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思想?教师归纳:建筑艺术的特征表现了社会思想意识,轴线意识和“居中为尊”的建筑布局,凸显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审美语言。课堂总结鼓励学生陈述学习所得,助力学生文化理解提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上发展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审美特征最鲜明的独特建筑体系。组织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梳理。学习评价培养审美判断能力,落实核心素养。提出学习评价参考问题:1、能否知道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2、能否从框架式木结构、建筑群组合、单体建筑外形、建筑装饰色彩等方面来谈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与自评。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导致大量传统建筑的消失,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布置拓展任务。完成本节课拓展作业。板书设计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1、为什么“墙倒屋不塌”?2、建筑布局特点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思想?3、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有何特点?4、建筑的装饰色彩有何特点?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思想?5、小结课后作业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导致大量传统建筑的消失,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教学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所学知识,进而扩大知识面。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主动参与。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