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考情速递概览本专题在近六年的滨州中考中考查的次数较多,属于高频重点专题,主要考查秦、汉巩固统一的措施,唐、明、清的政治制度;历代经济发展的成就、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表现。考查方式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是中国古代史部分考查的重点内容。知识经纬整合一、政治制度的演变制度时期概况禅让制远古时期尧舜禹时期根据才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王位世袭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分封制西周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中央集权制度提出战国法家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主张确立秦朝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实行郡县制巩固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监察机构完善隋唐创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1905年废除)发展元朝元世祖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顶峰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廷杖制度;实行八股取士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关联拓展►从中国专制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有哪些?(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体制,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对人民思想控制日益加强。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关联拓展►1.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局面,这一局面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2)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3)隋唐政府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交往频繁。2.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1)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2)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安定。(3)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4)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5)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6)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7)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2017·,5题]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A.废除宰相制度B.设立锦衣卫C.设立廷杖制度D.设立军机处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它使君主的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B、C三项均是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答案►D[2012·,26题]中国古代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上述材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内容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上面图一、图二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根据材料三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等相关知识内容。第(1)题,依据材料一“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判断是商鞅变法,其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依据图片判断是曲辕犁和筒车。第(3)题,结合经济重心南移回答即可。第(4)题,依据材料三“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判断是闭关锁国政策,该政策的后果结合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回答即可。答案►(1)商鞅变法。重视农业生产(或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或使秦国富强起来)。(2)曲辕犁筒车(3)经济重心南移(或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北方人口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有利的自然环境;统治者有利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闭关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不能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答出任意两点,意思相近即可)典型例题运用押题预测1.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是(B)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进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设立六部,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所以②③是错误的描述;①④都是对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正确描述,排除。2.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和此表述不相符的是(D)A.制瓷业发达,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B.北宋中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D.宋初,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南方的两倍多2.DD项说明南方人口比北方少,与题干表述不相符。A、B、C三项都是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正确描述。3.[2017·济南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摘自《陆游集》(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材料二表一表二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资治通鉴》(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说明北方战乱导致北方人口急剧减少,南方调整政策,鼓励垦荒。材料二是形成材料一结果的原因。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3)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宋代科技发达;如: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材料一“故都(东京开封)”是南宋时期对北宋都城东京的称呼。“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第(2)题,表一说明北方战乱导致北方人口急剧减少,表二说明南方统治者调整政策,鼓励垦荒。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是现象,材料二是原因。第(3)题,材料“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等信息表明宋代科技发达。结合古代四大发明,举出宋代科技成就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