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画画大全第一条:如何在阅读笔记和画画时画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听了才能明白他们表达的东西。听画也是有讲究的,2-3岁的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含义;4岁以后,就问他们在做什么,听听他的画里故事的内容。因此,用来表达想法的形象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教孩子画形象,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填满颜色等等,都是拔苗助长的行为,反而会毁掉他们天生的绘画能力。对于技巧性、系统性的绘画技巧,最好等孩子过了9岁传授才会有意义。过早的叫孩子画形象,让他们变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无法概括自己的想法。一副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动或者是想法而画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未成熟,也能够传达到欣赏者的内心深处,只要给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孩子就会随心所欲、自信的画画。让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过生气勃勃的生活,父母也多和孩子一起多多地体验快乐的生活,有了快乐的体验、有趣的事件,才会有想画的心情,才能够倾注真心去画画,因此不是教授孩子画画的技巧,而是多和孩子一起经历快乐的体验!!在儿童时期,儿童通过自由的绘画,可以提高以下能力: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孩子的画1岁时,主要是手运动的轨迹,是绘画活动的诞生,这时要让孩子充分地涂鸦,不要给孩子看形象,也不要教孩子画形象。2岁时,眼睛追随手的运动,开始试图用语言解释画(2岁半以后)。这时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仍然不能让孩子画脸等形象,妈妈画形象给孩子看也不好。对于同样一个圆圈,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3岁时,孩子懂得一开始就给画赋予意义,绘画向作为人类的表现形式转变的分界点。这时还是不能教孩子画具体形象,不要让孩子画人脸、车、人物之类的东西,要多听孩子讲用很多的圆圈和线条画出来的画的内容,尝试给孩子创造和朋友一起画画的机会,用色的指导从无色开始。4岁时,孩子可以自己画出形象了,开始凭印象画画,绘画作品中除了有头足人像,还出现了头体二足人像,作品像商品目录一样,各种事物无秩序排列。这时,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时,不要仅仅看孩子画了些什么形象,更要认真听听孩子的讲述。在平时,应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广交朋友,尽情玩耍,这样孩子绘画的内容才能丰富起来。如果在这个时候,成人教给孩子如何画画,就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事物的乐趣,甚至是挫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成人如果这样做就是阻碍了孩子成长为人的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5岁时,孩子并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按照自己看到的样子画出来,而是把感兴趣、关心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认识画出来,开始给事物建立秩序,并开始出现“基底线”,能够把听到的事情在头脑里形成印象并画成画。这时多给孩子讲故事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要说孩子画的形象奇怪、可笑,要仔细倾听孩子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6岁时,孩子惯用基底线建立事物秩序,将事物排列得整整齐齐,开始能够做图案游戏,把事物做抽象化表达。这是,不要用画的好、画的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重视和孩子之间的谈话,多问孩子画里画的是谁、在哪里、在干什么等。不要总让孩子看电视,把有趣的生活经历作为绘画的主题让孩子画出来,绘本、传说等多读给孩子听,引导他们把故事画出来。7、8岁时,基底线转变为水平线或地平线,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这时孩子的画逐渐变得让成人一看就能理解,成人要去体会孩子的心情,仔细欣赏孩子的作品。9岁时,开始追求画出眼睛见到的真实景象,成人不要过于苛求他的写实能力,要多和孩子一起动手作画,共同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篇二:能做摘抄画重点篇三:《艾玛画画》读书笔记《艾玛画画》读书笔记幸福是什么?读了《艾玛画画》就知道了些许。《艾玛画画》讲的是一个七十多岁的孤独老人,虽然子孙满堂,但是只有猫咪作伴。当偶然的一次机会,所画的画被发现之后很受大家欢迎,她就有了生活的乐趣。说实在的,这国外的绘本真是费解,和儿子反复读了多遍,才懵懵懂懂的体会到书里言喻的幸福:每个周末,老人艾玛都做很多的糕点等待儿孙前来聚餐,对于老人而言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是幸福;每次儿孙来之前,艾玛都要收起自己画的儿时山村图,换上孩子为他画的画,尽管画的内容不符合老人的心意,对于老人而言互相尊重就是幸福;偶然一次,老人艾玛忘记收起自己的那副画,很意外的受到儿孙的称赞,都争相抢要艾玛的画。自从之后,艾玛天天画画,送儿孙、送邻居,她生活满足而充实。对于老人而言被人需要、被人尊重才是最大的幸福。读完这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这里,我告诉儿子:和谐是一种美好的享受,被人需要、被人尊重是最大的幸福。不论在爷爷奶奶那个大家庭里,还是爸爸妈妈这个小家庭里,或者在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家庭里,互相尊重、互相爱戴、互相帮助,才能保持一个和谐的关系,在这样和谐的氛围里,每个人心情都会愉悦。相反,如果大家都互相指责、互相拆台、斤斤计较,生活就会变成一团糟。书中的艾玛老了,她百无聊赖地去逗猫、她闲着没事画画收藏起来,但是她倍感孤独,直到当大家都喜欢她的画,她才变得幸福起来、忙碌起来,这就是艾玛的幸福。篇二:读书笔记的图画《画外文思》读书笔记记忆中每一位专业课老师都要求我们在课余多欣赏一些名家的画,到了大学更是鼓励我们去参悟,学习他们画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境界,但我并不能够知道画家在创作那些画时的感思,大多数的名家不会写出自己在绘画时的想法并发表,但吴冠中先生把自己多年的绘画心得、创作情感,配合图片集成《画外文思》这本书,体现的是名家大师的真正风范。这样的名家绘画心得、创作情感让我们更能了解吴冠中先生画意,提高我们的眼界。吴冠中先生不喜在画上题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在本书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同床异梦”,常被我用来比喻国画上乱题诗的现象,这一现象几乎泛滥成为艺术的灾祸,暴露了民族文化的衰颓。苏东坡品王维的诗与画,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但其实王维的画面上从不题诗,苏东坡品味到其画中蕴藏地诗情,但他绝没料到自己成了始作俑者,从此引人混淆了诗与画的各自的独特品质。绘画的视觉美感潜伏着意境美,但觉不可能被诗的语言美代替,我曾写过《扑朔迷离意境美》等文章,就是呼吁要重视对画的效果与诗的意境之不可互相代替的分析。这段话更让我感到此书的重要性,研读本书让我打开了思维上的枷锁,提升了画感,实为一部好书。本书共收录了吴老80幅画及其感思,实为难能可贵,在此我节选一部分使我感触颇深的十几幅画的画家的创作情感,分几组进行摘录。一、文革岁月《硕果》门前手指向日葵,秋结实,大如小箩筐,采之,细数硕果,密密麻麻的籽粒排列复杂而有序,错综而具轨迹,比之蜂房,更胜精微,克利等人的画面似亦曾追逐如此天工而未能夺。我竭力刻画此微观中之宏观,有形中之无形,千军万马之奔腾却未超越黑、白、灰之罗网。今年李政道教授与我谈及物理学中最简单因子构成最复杂现象,却求证于艺术,近忽忆起这幅《硕果》,应属一例。《麻雀》枝是线,雀是点,线入画,但油画之技谁人示范过表现枝头麻雀。我躲于角落悄悄写生心情紧张幸雀们并不飞去,似乎乐意有人引它们入艺术天堂,金黄色的油彩天堂。《石榴》榴花结成了果实,棕红的石榴比朱红的榴花更美。我想画出最饱满的果实累累的一树石榴,其中并暴露出籽粒。但没有这样现成的画面,我像蜜蜂或昆虫般钻进果实丛中去观察,采集,组织,在小小画面中表达生命之充实与无限。当时缺乏写生工具,以粪筐代画架,这幅石榴属粪筐画派的产品,右下角几许小房铭记了我们当时所住的李村。《红高粱》在不断的写生中,我发现她们每天的形态不一样,生命从成长、成熟到衰老,原来如此之迅速,他们是人生的缩影,并不断警告人类,但人们从没有重视她们以身作则的暗示,不会联想到自己的生命其实也一般仓促。二、自然之境《双白杨》树是景,树是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他点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粹。但这却不是中、西绘画的楚界汉河,梵高之树如跳跃的心脏,流着鲜血,而中国画中陈陈相因的树的尸体,比比皆是。我见着双白杨时似闻其相亲相怨之私语,画不传情,作者之失。《月如钩》在绘画中如何发挥黑的能量,最见画家的功力,古今中外都一样。我最爱黑,永远在探索黑的潜力,单黑临近邋遢,不宜提炼,乌金比黄金更难寻觅。黑是视觉刺激中的最强音,现代西方画家如苏拉热等沉醉在黑色中讨生活,他们当拜倒于中国的墨与漆。《遗忘的雪》我用油彩写生,力求水墨韵味,但难于刻画干枝之挺拔。又改用水墨,把握了线之刚劲与屈曲,用线构建前后层次,寓“疏”、“漏”与稠密之重叠交错中,黑、白的关系是利索了,但失去了墨与灰之间的色彩的朦胧与含蕴。探索墨彩与油彩间相辅相成之嫁接,尽取两家精微,迄今五十余年,然差强人意之作,总寥若辰星。三、江南人家《双燕》墙,横卧中央,占领了宣纸之纯白,俨然变化中女皇。墨墨纵横剪裁平面,蒙德里安也曾探索于此领域,但他未曾体验双燕飞临的东方民居造型之精粹。《白墙与白墙》墙面纵横,宽窄起伏,全凭眼力衡量。剪裁时装,规划园林,营造大厦,同样先凭眼力,然后计算为之服役。《水乡行》小桥流水人家之所以诱人,由于其结构之完美:小桥——大弧线,流水——长长地细曲线,人家——黑与白的块面,这样,块面,弧线与曲线的搭配组合,构成了多样变化的画面。《围城》最早吸引我画江南屋是由于其黑块与白块的组合美,三两间民居或一个村落,其间黑,白块的对照与交错千变万化,永无止境,从不重复。黑白块的组合美引我进入抽象美领域,房屋本身的抽象细节倒无关紧要了。四、都市印象《都市之夜》中国水墨画岁着重讲究所谓笔墨,但这只属局部表现手法中的变化,大部分作品挂上墙后,因缺乏强力的整体效果,显得极其虚弱,观众享受不到视觉美感。我竭力在构架方面经营,我感到传统水墨特别在构架方面日趋衰颓,弱不禁风。要将构架,必须重视整体面积的分割,不可浪费画面方寸之地,我不让自己的作品留有多余的或非属结构的空白,尽力追求画幅上墙后的视觉效果。积累多次表现夜都市的成败,这幅作于七十八岁的《都市之夜》,可说体现了我对中国画现代化的观念,透漏了我所感到的芸芸众生的挣扎之苦乐,时代飞速变化,令人目眩。《都市之恋》篇三:场地设计读书笔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任课教师:赵晓光老师学号:1502811223课程编码:021034考试时间:2015.10.21学生姓名:张彬宏《场地设计》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张伶伶编著的《场地设计》(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感觉学到了很多关于场地的思考方法和分析方法。下面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笔记心得做一整理。一、主要内容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思路清晰的介绍了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因素、相关条件、设计方法等,并且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全书侧重点在方案分析以及建筑方案的总平面布局。全书内容分为六章,引言中介绍了场地设计的背景、需求、现状等。然后从第二章开始为核心的四章内容。分别叙述了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制约因素、工作要点、创作技巧。最后书中集中列出了50个项目案例,并且全部都按照书中的分析方法做了解读。让我对全书内容理解更为深刻。二、重点笔记场地,狭义上是指建筑物之外的广场、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室外展览场之类的内容。广义上是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场地的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等。而场地设计是为了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建筑物在场地中的组织形式,决定着其他要素的组织方式。建筑的存在形态决定场地的利用模式。交通系统负责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而室外活动场地也是人们所必须的。绿化景园是场地功能载体之一,同时又是场地景观效果的构成。并且有调节小气候的积极作用。工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等。是一个场地能够顺利实现功能的重要保障。场地设计阶段上分为场地布局和场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