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地方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普通话与地方话第一部分:关于普通话和方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著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著名作家)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12.第一则材料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5分)答:▲13.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5分)答:▲14.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说说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5分)答:▲参考答案:(二)(15分)12.现象: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懂绍兴本地话。网友认为的原因:孩子缺少讲绍兴话的环境;绍兴话比较土,外地我人不容易懂(或:绍兴话的交流正在减弱)。学者的解释:全球化时代,需要用公共语言交流方言的沟通交流价值不断减少,使用方言的机会也就不断减少,因而年轻一代对方言了解的也越来越少。13.(1)方言里有亲切的乡土情。(2)方言里蕴含文化。(3)方言的艺术表现力更强。(4)方言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特点(或: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根)。(答出三点即可)14.示例:①我同意“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的观点。第一,现代社会讲方言的环境越来越少,如果小的时候不学,长大后方言交流的环境就更少了,学习方言的困难也就更大了。第二,实践证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从小讲方言的人在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学会了普通话,因而“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不失为一个学习方言、普通话两不误的好方法。②我同意“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的观点。第一,既然方言交流的环境越来越少,那么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英语学习的环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主要是课堂。第二,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还可以学习方言背后的文化,增强我们作为绍兴人的自豪感,是具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③我同意“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的观点。第一,工作需要与更多的人,包括本地人和外地人,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普通话作为公共语言会使交流更便捷更准确。第二,生活中用绍兴话交流,大部分人也都听得懂,而且更加亲切,可以准确表达很多普通话难以表达清楚的意思。④我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一种语言在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消亡是自然规律,如果一种方言特别具有文化价值,我们也可以做些保护。但是对于大部分方言来说“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也无需阻挡的。对方言和普通话就应该一视同仁,让语言和语言对话,决定谁更适合在未来世界。篇二:第1课普通话与方言第一课普通话与方言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普通话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大陆官方(包括港澳):普通话;台湾官方:国语;东南亚华人:华语;学术界:现代标准汉语。北京话、大陆普通话、台湾国语、中华民国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在语音、词汇等方面有少许差异。要注意的是北京话并不属于一种标准语,因为它是未经整理和标准化的北京城区方言。以上的几种标准语都是以北京话这种方言为基础来进行标准化的产物。标准口音和非标准口音的区别。从这个角度上说,汉语标准语构成了汉语的一种大类方言。即使是标准,三地也有区别,如消息一词。大陆息读轻声,台湾读二声,新马同台湾(如同休息的息字读音,音同席)。垃圾,中华民国国语文读乐色,大陆普通话读拉机。最严格定义的标准口音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发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中国大陆绝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包括许多播音员,其普通话都是带有口音的。但事实上,许多人普通话的发音方式和口音用词上偶尔违反了中国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唐代守温和尚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附录:1、直音法操作相对要简便,只要有相同的字就可以了,但麻烦也因此而来,汉字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字找不到同音字,或即使有同音字也很生僻,即使注了也很难识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还想到了一种读若法给字注音,就是用读音近似的字的注音,如芨,读若急,信,读若屈伸之伸,假借字也这里的伸是信的通假字,音义都相同。还有直音加注声调的方法,如退注推去声。这样虽避免了生僻字,但要改变声调才能读出应读的音。2、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3、进入英语词汇的汉语:Tofu(豆腐)Maotai(茅台)YinYangEffect(阴阳效应)Shangrila(世外桃源)Guanxi(关系)Chengguan(城管)Laogai(劳改)Shuanggui(双规)Hukou(户口)Hongbao(红包)Tuhao(土豪)Dama(大妈)Kungfu(功夫)Taichi(太极)Kaoliang(高粱)Runingdog(走狗)Erhu(二胡)Jiaozi(饺子)4、台湾话:超、的啦、蛮、这样子、就、对啊。例句:那个男生非常的帅,我好喜欢!就像今天这样。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多数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国外学者认为,各方言区的人互相不能通话,因此它们是很独立的语言,尤其是闽语中的各方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同时,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成为次方言),甚至再分为方言小片明知道一个个地点(某市、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如南昌话、广州话、长沙话等。官话方言的词汇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词汇大同小异。官话方言中通行范围比较广的语词,大都已进入共同语,作为基本词汇,没能为共同语吸收的官话方言词,大都只流行于某一个官话方言片或方言小片,南北各地官话在词汇上的差异,比官话和其他各大方言之间的差异小。但官话方言通行范围如此辽阔,有的地方也有与众不同的方言词语。例如北京土话二乎意为犹疑,咋呼意为嚣张,冲道意为敢做敢说;天津话广意为打,老公意为乌鸦,罢了意为了不起;西安话瞎了意为浪费、糟踏;山东聊城话毁意为打;河南洛阳话连连儿意为赶快。新乡话用乱表示住,用红表示卖力气;成都、昆明等地聊天说成摆龙门阵,武汉、重庆等地倒霉说成背时,可怜说成造孽;如此等等,都各具一格。太阳一词在官话方言区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北京、保定称老爷儿(北京也称太阳),沈阳、西安称日头,太原、呼和浩特称阳婆,合肥称热头儿、阳婆儿、阳婆、前天爷、佛爷儿等等,可见词汇上的分歧,即使是在官话方言内部,仍然不容忽视。官话方言的词汇跟其他方言比较,还显示出以下一些特色:叫相(粤方言、闽方言)。(部分地区)却用古代的语词睇。③外来借词比较少。和南方诸方言比较,官话方言中外来的借词比较少。南方闽、粤等地向来为出海门户,与外国接触多,方言中较易借入外语语词,如闽方言中借入不少印度尼西亚、马来语词,粤方言中借入不少英语语词。也显示出外来的色彩,而官话方言大多数和共同语一样用水泥(部分地方叫洋灰)则是地道的汉语语词。又如照相④语气词比较少,用法比较概括。和南方各方言比较,官话方言的语气词比较少,用法更加概括,分工不那么细。例如常见的语气词呢、吗、啊之类,官话方言跟共同语是一致的,而南方吴、粤等方言的语气词则丰富得多。语法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是:言)之类。②运用语音内部屈折变化表现语法意义的现象比较少。除个别地方外,官话方言很少有语法学上所谓构形法,即狭义形态的东西,粤方言、闽方言用变音的方式来表现某种语法意义的现象在官话方言中很少见。③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运用。官话方言中不少地方有结构助词的、地、得,用途各不相同。这几个结构助词以北方官话用得最普遍,已进入共同语的语法体系中。在官话以外的南方各大方言中,却很少见,就是有类似的结构助词,也不象官话方言那样的、地、得分工明确,用法不混。④重叠式的运用范围相当广。官话方言的重叠式内容相当丰富,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例如亲属称呼,南方闽、粤、客家、吴等方言一般都不用重叠式,多用单音节词素前加阿来称呼,如阿爸、阿弟、阿嫂之类。而在官卖);指示词重叠表示所指的具体位置:你的站在这这等着(你们站在这儿等着),这些重叠的用法在南方各大方言中都是没有的。⑤量词的使用比较概括。官话方言中最常用的量词个用途很广,可以用在许多事物上面,虚的实的,都能和个配搭。称人一般在官话方言中用个和位(尊称),而在其他各大方言中,却用各种不同的量词,并往往在量词的选用中体现出一定的感情色彩和修辞风格。例如粤方言,既有这位先生、那个同学等合乎规范的叫法,而在某些场合,呢条老坑(这个老头儿)等指人量词的独特用法。⑥官话方言中一个句子里可出现两个了字,前者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后者作为句末的语气词。如:他吃了饭了,这种用法在南方各方言中比较少见。⑦表示被动的介词比较多。在被动句里,表被动的词在官话方言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