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香港马会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PDF,无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7德阳五中高2018级高一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杜昭华邹雨奇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吟诵陈向春吟诵是什么?或者,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吟诵是什么?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初次接触到吟诵的人们,新奇之后,往往会问:古人是这么“吟”的么?这是原汁原味的古调子么?事实上,现在所有古典诗词的吟调,包括出自那些已经八九十岁、曾经接受过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调,都非古调。理由很简单,一是数千年语音变迁,所谓的“正宗”古音并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诵皆口耳相授,声音实况没有记载。古调绝响,无从谈起。但是,语音变迁之中,仍有不变的因素。比如“入声”被认为是一种“原生态”,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地区的方言就有入声,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当地一些八九十岁老人还能以此为我们传递唐诗宋词微妙的声情韵味。吟诵这个词,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两者兼有,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吟诵合称,表明至少有两种方式,即吟和诵。从有利于传承的角度说,概念或者叫法还是统一为好。台湾统一叫吟唱,大陆统一叫吟诵。吟诵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吟唱的“唱”也并非一般的歌唱,是从吟读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且不受固定乐谱束缚的自由唱。或许,比较方便简单的分类有三:诵、吟、唱。这当中,“诵”为基础,“吟”是结果,“唱”是升华。一个现代人,要想得到古人那种自由吟诵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调;二是要随“调”随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并茂,韵味十足。其实吟诵的根并不是一般说的古诗词文,而是传统蒙学注经典。传统蒙学的本意在于“播种于心,求其日后自己发芽”,用“经典”打底,扎根在童心之内,故所读所诵必为精挑细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中华文明,日积月累,不断生发,产生了众多的人文经典。多且文字繁难的经典,须经过“中介”的智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这个转化的结果,便是各种蒙学教材的诞生。于是,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韵读文字,随着熟诵、吟诵渗入人心。古人把作诗称之为“吟咏情性”,诗在情性里,把诗从情性里吟咏出来,即为诗。而诗的鉴赏,则是从相反方向进行,靠吟咏作出来的诗,还须回到声音里体会。所以,“吟咏”的作用,不单是所谓“语言的艺术”问题,或艺术的审美问题,最根本的是它内涵着传统的“性情”。(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注】蒙学。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或小学。1.关于吟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吟诵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种美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内涵。2/7B.吟诵,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诵读。C.大陆吟诵的叫法,把吟和诵组合在一起,提醒人们吟是从诵之中来的。D.台湾吟唱的唱,是从吟读中随意生发出的不受固定乐谱约束的自由唱。2.对于吟诵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语音变迁中有不变的因素,我国一些方言中还保留了某些中古语音的特征。B.儿童吟诵精选出来的好书好文好诗,播种经典以求其日后自己发芽。C.中华经典的核心思想凭借蒙学教材化作韵读文字,通过吟诵渗人人心。D.鉴赏诗歌要反向而行,通过吟咏(诵)在声音中体会其情感美和艺术美。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吟诵出原汁原味古调的原因是数千年的语音变迁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B.吟诵比较简便的分类为诵、唱和吟,这三类可以分别看做基础、结果和升华。C.今人学吟诵,一要吟出自己的调,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声有情,韵味十足。D.吟咏(诵)不是语言的艺术,也不是审美的艺术,而是内涵着传统性情的艺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贝多芬传(节选)○1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的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4岁的贝多芬就被整天钉在洋琴上练琴。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挣取每日的面包。11岁入戏院乐队,13岁当大风琴手,17岁失去母亲,做了一家之主。1789年,进入波恩大学。○2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身上之后永远不再退隐。1796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耳朵日夜作响,内脏也受剧烈的痛苦折磨,听觉越来越衰退。在好几年中他瞒着人家,连对最心爱的朋友也不说;他避免与人见面,使他的残废不致被人发现;他独自守着这可怕的秘密。但到1801年,他不能再缄默了……○3他写信给韦该勒时说:“……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是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我听不见乐器和歌唱的高音,假如我的座位稍远的话。……人家柔和的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卢塔克教我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4这种悲剧式的愁苦,在当时一部分的作品里有所表现,例如全集卷十三的《悲怆朔拿大》(1799年),尤其是全集卷十(1798)之三的朔拿大中的Largo。奇怪的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带忧郁的情绪,还有许多乐曲,如欢悦的《七重奏》(1800)、明澈如水的《第一交响乐》(1800),都反映着一种青年人的天真。无疑的,要使心灵惯于愁苦也得相当的时间,他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他实际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中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他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悠久地照耀。独自一人在维也纳遭难的辰光,贝多芬便隐遁在故园的忆念里;那时代他的思想都印着这种痕迹。《七重奏》内以变体曲(Variation)出现的Andante的主题,便是一支莱茵的歌谣。《第一交响乐》也是一件颂赞莱茵的作品,是青年人对着梦境微笑的诗歌,它是快乐的,慵懒的;其中有取悦于人的欲念和希望。但在某些段落内,在引子(Introduction)里,在低音乐器的明暗的对照里,在神圣的Scherzo3/7里,我们何等感动地,在青春的脸上看到未来的天才的目光。那是鲍梯却梨在《圣家庭》中所画的幼婴的眼睛,其中已可窥到他未来的悲剧。○5贝多芬的病情一天比一天更加严重,在这些肉体的痛苦之上,他还得忍受感情的煎熬,他不断幻想着幸福,但立刻又幻灭,不得不去承担心灵的悲苦。1801年,他爱上了一个姑娘,但是他身体的残疾和处境的艰难使他们不能结合,而这次感情的风波加重了贝多芬的病情。然而就是在这种境遇下,靠着他坚强的道德情操,强毅的天性,遇到磨难永不屈服的精神顽强地投入创作,写出了《英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等一系列辉煌的作品。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1806年,他同一个热爱他的姑娘订了婚,体会到爱情的甜蜜;但不久婚约被解除了。爱情把他遗忘了。1810年,他重又变得孤独。再后来耳朵完全聋了。从1815年秋天起,他和人们只有笔头上的往还。他仍把全部精力投入创作,无论是掌声、荣誉和演出的空前成功,还是经济上的极端困窘、体质的日益衰弱、朋友的失和、亲人的亡故、为侄儿不成器的伤心,都不能使他停止前进、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6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快乐。○7然而死终于来了。1826年11月终,他得着肋膜性的感冒;三个月内,他运动家般的体格和病魔挣扎着。1827年2月17日,躺在弥留的床上,经过三次手术以后,等待着第四次。他在等待期间还安详地说:“我耐着性子……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8这个善,是解脱,是像他临终时所说的“喜剧的终场”,——我们却说是他一生悲剧的终场。他在大风雨中,大风雪中,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眼睛(1827年3月16日)。○9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仿佛在他和大自然不息地沟通之下,他竟感染了自然的深邃的力。葛里巴扎对贝多芬是钦佩之中含有惧意的,在提及他时说:“他所达到的那种境界,艺术竟和狂野与古怪的原子混合为一。”舒芒提到《第五交响乐》时也说:“尽管你时常听到它,它对你始终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有如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教人充满着恐惧与惊异。”他的密友兴特勒说:“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不错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10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慵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乎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二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即是快了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狂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合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黄昏将临,雷雨夜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11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那帕脱的哪一场战争,奥斯丹列兹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4/7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言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灵的箴言的:○12“用痛苦换来的欢乐。”4.评传的特点是史述与评论紧密结合,往往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在历史叙事中融入作者对传主的褒贬评议,寄托自己鲜明的感情倾向。请在第⑤段内至少举出一处来分析上述特点。(4分)5.在下列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联系选文,理解其含义。(2分)(1)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快乐。(第6段内)(2)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第11段内)6.联系全文,概括罗曼罗兰在贝多芬身上发现的“英雄气息”,即他“伟大高尚的人格”。(4分)7.作者在选文第⑨段鲜明地揭示出贝多芬伟大人格的鼓舞作用,请加概括。(4分)8.请依据第⑩段内容,抓住“他的一生宛如雷雨的日子”的比喻,概括贝多芬的人生经历。(8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