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巡司河改造进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武汉巡司河改造进展第一部分:二环路武昌段(武贤路-雄初街立交)环境影响变化补充报告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603号二环线武昌段(武咸路~雄楚大街立交)工程环境影响变更补充分析报告建设单位: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六年八月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武汉市洪山区团结大道1020号邮编:430000联系人:张工联系电话:027-88660032环境评价机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评价机构名称: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555号邮编:430071联系人:李工联系电话:027-87317437电子邮箱:jeyhbs@163.com第一章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工程调整段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起于八坦立交,止于南湖大道,设计全长约7.44km。拟建工程地理位置见图2.1-1。图2.1-1拟建工程地理位置图本工程地理位置见图2.1-1。1.2工程概况拟建工程西起白沙洲大道(桩号K0+642.500),东至南湖大道(桩号K8+100),主线全长约7.4km,全线高架,规划主线标准段为双向4~6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相邻匝道间集散车流密集段设置双向8车道。本工程自西向东连续跨过白沙洲大道、青菱路、烽胜路,于烽胜路交叉处下穿轨道交通5号线、黄家湖大道、京广铁路、武黄城际铁路、武昌首义学院、巡司河、李纸路及地铁7号线、珞梁路、丁字桥路、文昌路、出版城路、珞狮南路、狮子山北路。共设置4对上下匝道,分别位于黄家湖大道西侧、黄家湖大道东侧、李纸路东侧、丁字桥路与文昌路间。珞梁路西侧设人行天桥一座。全线在白沙洲大道处设八坦立交,八坦立交匝道桥全长3197.6m,与高架桥同步实施。与珞狮南路相交处设1座互通式立交-芦湾湖立交匝道桥全长3024m。工程涉及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排水工程、景观绿化及照明工程等。工程全线占地面积1073.90亩(71.593hm2),其中永久占地1022.72亩(68.181hm2),临时占地51.18亩(3.412hm2),拆迁房屋107400.1m2。工程总投资809058.63万元。1.3法律法规及规划相符性1.3.1产业政策相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1年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项目“二十七、综合交通运输”中“4、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改造”,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3.2规划相符性项目符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20年)、《武汉市交通发展规划》、《武汉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若干规定》。1.3.3项目涉及环境敏感区法律、法规相符性拟建公路沿线不涉及特殊、重要生态敏感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法定保护区,因此项目的建设不涉及法律、法规障碍。1.4工程调整前后工程变化情况本工程未实施段调整后现有建设方案与环评阶段设计方案对比情况见表1。表1拟建工程调整后建设方案与环评阶段设计方案主要指标对比汇总篇二:汤逊湖排水现状及规划一、汤逊湖水系排水现状(一)汤逊湖水系现状排水方式汤逊湖水系包括汤逊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汇水区域面积达420平方公里。在非汛期,南湖水位高于长江,雨水进入南湖后,经巡司河流至青菱河河口陈家山闸及位于武船附近的解放闸,自流入长江;而在汛期,长江水位高于水系内水位时,为避免江水倒灌,就会关掉陈家山闸和解放闸,南湖水只能经南湖连通港、巡司河、青菱河到达近20公里外的汤逊湖泵站抽排入长江,与汤逊湖等其他湖泊共用唯一排江口。——长江日报2016-07-04(二)汤逊湖泵站抽排能力汤逊湖泵站,是抽取的包含汤逊湖在内的大小11个湖泊的水,排到长江去。受益的是汤逊湖泵站周围420平方公里。汤逊湖泵站一个泵站15台机组,开动一万五千瓦运转。汤逊湖泵站主任郑伟说,汤逊湖泵站的抽排能力为150立方米/秒,一天可抽水12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沙湖或1/10个东湖的水量。一台机组,24小时满负荷运转,可以排水3万方。——头条号/武汉晚报二、汤逊湖水系排水工程规划大雨暂歇。为全力提升我市中心城区排水能力,武汉部署实施11项排水重点工程建设。其中,为解决南湖水系排水问题,江南泵站、南湖出江通道及配套的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等几大工程已启动建设。(一)第二出江通道线路缩短六成,抽排能力翻倍围绕解决南湖水系排水问题,已启动建设的南湖出江通道全长约7公里,建成后,南湖水将通过南湖连通港,经南湖出江通道至江南泵站抽排入江,较目前经巡司河、青菱河、汤逊湖泵站入江近20公里,路径缩短六成以上。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江南泵站较目前的泵站起排水位低,能在雨前将南湖水位调控得更低,抽排能力翻倍。(1)南湖出江通道工程南湖出江通道工程包括与巡司河垂直的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和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工程建设方武汉城投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条通道建成后,南湖来水可由南湖连通港、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汇入夹套河骨干箱涵后,经由江南泵站抽排入江。(2)江南泵站工程江南泵站工程将新建一座150立方米/秒流量泵站,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建设长约2公里的排水箱涵,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新建11公里污水干管、1.6公里雨水管道和7.1公里雨水箱涵。其中,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已于5月底启动建设,其余工程也在加紧推进,于近期启动。市水务局有关人士表示,两个泵站的流量均为150立方米/秒,江南泵站建成后,还能与汤逊湖泵站形成联合调度,南湖片区将最先受益,整个汤逊湖水系排水也将大大优化。(二)巡司河加快推进综合整治,海口泵站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解决南湖渍水之困,我市已接连采取超常规措施,打通南湖连通港“梗阻”并拓宽渠道;利用新建的江夏海口泵站,打通野湖与它的通道,腾出野湖库容,令与其相通的青菱湖、黄家湖水位同时下降,减少这些湖泊向青菱河输出的排水量,给南湖腾出更多走水空间。水务部门表示,海口泵站虽是应急之举,但仍是汤逊湖水系的一个出江口。此外,还将加快推进巡司河综合整治,在目前已由20-30米不等拓宽到50米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排水条件。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有关人士表示,江南泵站、南湖出江通道工程将极大提高南湖骨干排水系统标准。此外,根据规划,海口泵站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多个工程将发挥综合效应,使包括南湖在内的汤逊湖水系出江能力由过去的150立方米/秒增至400立方米/秒。——长江日报篇三:南湖现状武汉市南湖的环境现状及生态恢复建议摘要;:其形态萎缩严重,水质受到污染已呈重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鱼类养殖面临危机;南湖的生态恢复应该从控制污染源、湖内培植大型水生植物、调整鱼类放养结构、底泥疏浚和环保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关键词:南湖;环境现状;生态恢复南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原属城郊浅水湖泊,湖水一度清澈见底,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现已成为城中湖,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南湖,导致南湖水质日益恶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为维护生态平衡,恢复正常的渔业生产,美化城市环境,加大力度治理南湖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对南湖环境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生态恢复方面的建议。南湖的环境现状形态萎缩南湖原有湖面近800hm2,数十个湖汊和沟渠构成了良好的自我调节、净化生系统。近10年来,各种建设与开发填没了相当面积的湖汊和沟渠,几个较大的湖汊被围隔成单独的水体,目前南湖水面仅约300hm2,平均水深比10年前降低了0.5m,沿岸全被石堤护坡,现成为一个封闭性、淤泥深厚的浅水湖泊。水质恶化20世纪90年代初,湖水非常清澈,附近许多居民每到夏天都在湖中游泳。近10年以来,南湖沿岸十几所高校的扩招,新建成面积在1万~20万m2的小区有数十个,人口突破30万,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入湖,严重污染南湖的水环境。调查期间发现水面上常漂浮着各种拉圾,有些水域还散发出臭气。据统计,目前南湖共有大小排污口22个,其中生活污水排污口17个,雨水排污口5个,每年排入南湖污水总量达4000万t,导致南湖水质富营养化加剧。生物组成的变化在城市大规模建设前,湖中水草丰富,乌鳢、鳜鱼和青虾等为湖中常见的名特鱼类,底栖动物种类较多,螺、蚌类随处可见。而现在湖中水草基本绝迹,乌鳢、鳜鱼和青虾等名特鱼虾类的极为少见,大型底栖动物的定量样品中没有发现螺、蚌类,霍甫水丝蚓、苏氏尾鳃蚓、刺铗长足摇蚊和裸须摇蚊等几种主要种类均为典型的耐污种,其中底栖动物中的摇蚊类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5种减少到现在的9种[1],大型底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年均值仅为1.54。渔业养殖面临危机南湖主要养殖鱼类为鲢和鳙,约占鱼产量的99%,还辅养少量的鲤、鲫鱼作为游钓之用。2000年以来,每年向南湖投放鲢鱼种约14万kg、规格为5~6尾/kg,鳙鱼种约20万kg,4~5尾/kg,这2种鱼年产量90万~100万kg。鲤、鲫鱼种共投放约1.6万kg,10尾/kg左右,回捕率很低,年产量估计只有2万kg。从1998年开始,到高温季节时就会发生鱼类浮头和批量死亡,2001年后,水质恶化严重,每年都有大规模的死鱼现象,且还有逐年加剧趋势,2002年和2003年死鱼共计约35万kg,南湖渔场因此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在2004年元月份寒冷的冬季也发生了死鱼现象,且在3月29日和4月6日连续2次发生了大面积泛塘现象,死鱼分别约有015万kg和2.5万kg,涉及面积60多hm2,多数为未达起捕规格的鲢、鳙鱼种,还有部分鲤、鲫等鱼类,严重影响南湖渔场当年的生产,对水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民大对南湖的印象南湖——民大,零距离接触。我校是武汉市唯一一所与南湖“零”距离接触的高校。(排污、煤气)据后勤集团高副总介绍,我校将会将宿舍、居民区的排污管道与市政管网连接起来,污水将不在直接排入南湖中(排进污水处理厂)。现正4栋宿舍的管道改造连接工作正在进行,预计暑假期间即可完成。我校正在申请建立的能处理我校体育馆、老年活动中心、接待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单位污水的处理泵项目。未来,我校化生楼还将建立一座小型的污水处理厂,以减少其污水对校园环境的破坏。据悉,我校的煤气改造工程也正在进行中,我校各个食堂(包括下学期建成使用的新澡堂、清真食堂)就都会用上煤气,暑期工程可以结束。(绿化)“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黄泥多”这是以前民大学子对我校校园环境最大的感觉。几年过去,大家现在却有了“中南林业大学”的自称,校园变“靓”了。据了解,我校校园现有常青、落叶树木5万余株,16万平方米的人工草坪和4万余平方米的天然植被(主要分布在一号楼后)。与其他学校绿化工作不同的是,我校有自己的苗圃,绿化工作自己组织劳工,采购树木等植物,靠自己的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做到了“用少量的钱,做大量的绿化工作。”南湖水污染的原因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南湖周边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未经处理大量排入南湖,加之违法填湖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南湖水质不断恶化,湖泊功能严重萎缩,南湖水质急剧恶化,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部分水域水质变坏,能见度降低,水质呈黄绿色或黑褐色,湖水中有大量的藻类繁殖,水体产生腐臭味,水中鱼体有变形现象。近年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9年,南湖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水质评价均为劣Ⅴ类,湖泊营养状态评价均为重度富营养。主要超标的水质指标有氨氮、总氮、总磷、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南湖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近十年来,环南湖周边区域已成为建设与开发的热点。随着光谷、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及发展,沿湖周边大专院校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大,特别是沿湖四周生活小区的开发,南湖周边地区居住人口已突破30万人,且仍呈急剧增长的趋势。居住人口的急剧增加及随之的生活污水排放已成为南湖最直接的第一大污染源。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湖泊水体,使其受到严重污染。南湖是一个较大的封闭性内陆湖泊,由于污水的长期排入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