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走进新时代,化学的最新定义为“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B.高容量的储氢材料研究是推广应用氢氧燃料电池的关键问题之一C.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D.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元素被誉为新材料的宝库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是用工业酒精稀释后制得,浓度通常为60%B.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合成纤维、纤维素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D.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3.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B.常温常压下,124gP4(正四面体)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C.常温常压下,14g氮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NAD.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氯原子数为2NA4.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D.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5.中国自古就是养蚕大国。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将古老的养蚕技术与高科技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结合,发现通过给蚕宝宝喂食含有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桑叶,可以获得更加牢固的蚕丝纤维,延展性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而且通过高温加热碳化还可显著提高导电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碳纳米管是碳的同分异构体B.蚕丝纤维属于蛋白质C.石墨烯和乙烯互为同系物D.蚕丝纤维高温加热碳化未发生化学变化6.下列装置的不同组合,可制备收集多种气体(暂不考虑尾气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fA.制备收集Cl2:连接a→d→bB.制备收集NO2:连接c→e→dC.制备收集NO:连接a→f→bD.制备收集NH3:连接c→f→d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O2+2OH-=CO2-3+H2OB.将氧气通入酸性碘化钾溶液中:2I-+O2+4H+=I2+2H2OC.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H++S2O2-3=S↓+SO2↑+H2O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乙二酸:2MnO-4+5C2O2-4+16H+=2Mn2++10CO2↑+8H2O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用一充满氨气的干燥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假设溶液不外溢),烧瓶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mol·L-1B.将64g铜片投入到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中加热会产生22.4L(标准状况)SO2气体C.取a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则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b31a×100%D.某酸性FeCl2废液中c(Fe2+)=2.0×10-2mol·L-1,c(Fe3+)=1.0×10-3mol·L-1,c(Cl-)=5.3×10-2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19.已知断开1molH2(g)中H-H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能量反应过程1molH2(g)+1molCl2(g)2molH(g)+2molCl(g)679kJ864kJ2molHCl(g)A.断开1molHCl(g)中的H-Cl键要吸收432kJ能量B.生成1molCl2(g)中的Cl-Cl键放出343kJ能量C.光照或加热会降低生成HCl的活化能D.HCl(g)=12H2(g)+12Cl2(g)驻H=+185kJ·mol-1化学试题第2页(共6页)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Cl35.5Fe56Cu64Ba137化学试题第1页(共6页)充分反应%反应前反应后10.甲、乙、丙3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甲的水溶液中存在3种离子B.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C.乙中含有第2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D.甲和丙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丙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煤油、植物油都属于烃类物质B.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C.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并不都存在同分异构体D.利用加热的方法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时发生了变性12.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处理拆解正极碱浸过滤滤渣Al(OH)3固体滤液萃取水相(Li2SO4溶液)有机相CoCO3固体NaOH溶液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图中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浓氨水代替C.“正极碱浸”过程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提高浸出率D.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3种13.下列装置所示的分离提纯方法所运用的物质性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BCD14.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在加热条件下将24gCuO、Fe2O3的混合物与充足的CO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40g。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物质的量的比为1∶2B.此实验有两个置换反应发生C.实验过程中消耗的CO的质量为11.2gD.原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16g15.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g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立即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mL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检验Y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先用硝酸酸化Y溶液,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Y溶液中含有SO2-4D探究某物质组成中含有钾元素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物质的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实验现象二、填空题(30分)16.(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蕴含着许多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也有一些元素在某些方面违背了一般规律。比如: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在常温下通常是固体,而金属汞的单质是液体,请你再列举出一条违背一般规律的情况:▲。(2)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最右侧一列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不同于其他主族元素的主要特点是▲。(3)现有短周期某两种元素的组合情况如下:H-C、He-N、…、N-Mg、O-Al、……。①以上两种元素如此组合的规律是▲。②若这样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为1∶3,请写出你所知道的符合该条件的化合物的化学式:▲。③若这样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为3∶2。该化合物与水反应能生成两种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7.(10分)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由水蒸气和炽热的无烟煤或焦炭作用而得。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s)+H2O(g)%%高温CO(g)+H2(g),三种物质的燃烧热如下表:物质C(s)CO(g)H2(g)燃烧热/kJ·mol-1393.5242.0283.0比较上述燃烧热数据可知,1molCO(g)和1molH2(g)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C(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甲同学据此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燃烧比煤直接燃烧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乙同学认为“煤转化为水煤气、水煤气在整个燃烧过程中放出的总热量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①经分析:乙同学观点正确,其理由是▲。②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为燃料和煤直接燃烧相比有很多优点,请列举其中的两个优点:▲。化学试题第4页(共6页)化学试题第3页(共6页)化学试题第5页(共6页)化学试题第6页(共6页)(2)水煤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甲醇和甲醚等重要有机化合物。已知:反应Ⅰ:CO(g)+2H2(g)=CH3OH(g)ΔH1=-99kJ·mol-1反应Ⅱ:CO(g)+H2O(g)=CO2(g)+H2(g)ΔH2反应Ⅲ:2CH3OH(g)=CH3OCH3(g)+H2O(g)ΔH3反应Ⅳ:2CO(g)+4H2(g)=CH3OCH3(g)+H2O(g)ΔH4①简述反应Ⅰ中ΔH1=-99kJ·mol-1的含义▲。②分析反应Ⅰ~Ⅳ,求ΔH4=▲(用ΔH1、ΔH2、ΔH3表示)kJ·mol-1。③下表为部分化学键键能数据,利用下表键能数据和题给信息,求ΔH2=▲kJ·mol-1。化学键C-OC=OH-OC-HO=OC=OE/(kJ·mol-1)343107646541349480618.(10分)用主要成分为NiO、Al(含少量Cr、Fe、C、S及有机物)的某矿石样品,制备Ni(NO3)2·6H2O的实验流程如下:矿石样品除铝灼烧酸溶H2O浓硫酸少量硝酸除铁、铬调pH过滤净化液…Ni(NO3)2·6H2ONaClO溶液已知:①在此实验条件下,Ni2+、Cr3+在溶液中不能被NaClO或HNO3氧化。②NiSO4易溶于水,NiCO3难溶于水。③已知四种离子在溶液中开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如下:离子种类Ni2+Fe2+Fe3+Cr3+开始沉淀pH6.27.62.34.5沉淀完全pH8.59.13.35.6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铝”过程中的主要操作为先加入NaOH溶液浸泡矿石样品,然后再▲、▲、干燥。(2)“灼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3)“酸溶”时,用浓硫酸和水代替稀硫酸的目的是▲。(4)为实现“除铁、铬”得到“净化液”的目的,需将溶液pH调整到的范围为▲。(5)由“净化液”经过系列过程得到产品[Ni(NO3)2·6H2O],需要用到的两种试剂是▲。三、推断题(10分)19.(10分)下图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的单质熔点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已知M形成的离子是所在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X、W可形成化合物WX,写出WX的电子式▲。(3)X、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所有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写化学式)。(4)将M的单质投入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W、Z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与足量水反应,每生成33.6L(标准状况)Z的单质,转移电子的数目为▲。四、实验题(15分)20.(15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某实验小组探究铁和热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碳素钢材质的一枚铁钉放入盛有足量浓硫酸的大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M,过滤得到溶液A。①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上述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的方法是▲。②甲同学认为溶液A中可能含有Fe3+、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可选择的试剂为▲,现象是▲。③乙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认为气体M中必然含有SO2,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M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