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产学研战略联盟主要发起单位概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附件:3.饲料产学研战略联盟主要发起单位概况(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始建于1952年,是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畜禽遗传育种、水产科学、动物生物技术等研究及成果产业化开发的专业研究所。我所坚持以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省畜牧水产养殖业和饲料产业的发展为已任,不断追求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以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为目标,瞄准市场搞科研、利用成果搞开发、搞好开发促科研,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农业科技系统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自然科学三百强研究所、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名列前3位)、全国农业科技开发十强研究所(畜牧类第一)、全国优秀农业科研单位、全国饲料工业先进集体、全国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先进集体等。我所现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动物生物技术等十余个专业的科技人员120名,其中高级职称37人,博士19人,硕士69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一级学科带头人(动物营养)1名,二级学科带头人2名(猪营养1名),组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科技骨干、高水平管理人才为核心的开放型、复合型人才队伍。我所从事畜禽育种、营养与饲料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有50多年的历史,特别在动物营养、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国家948、863、973、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2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广东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内容的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分别为“瘦肉型猪营养需要与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技术研究”、“猪优质高效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鸡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的研究”、“猪、鸡营养参数及配方新技术研究”、“0-2周龄肉仔鸡营养参数及饲料配制技术研究”),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0多项。参与我国2004年版《猪饲养标准》和《鸡饲养标准》的修订,提供了饲养标准中瘦肉型猪和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的全部数据。研制开发出安全、环保、高效的畜禽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新产品8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个(富血铁、必补18和仔猪教槽料),广东省重点新产品11个,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培育出黄羽肉鸡专门化品系21个,主要配套系4个,其中2个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具有较好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技贮备。出版科技书籍40余部,每年公开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推出新产品3-6个。主办有《养猪业》、《广东畜牧兽医科技》、《饲料科技通讯》、《飞禧特通讯》等专业科技刊物。目前,我所重点开展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应用基础研究,优质、高效、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料的研制开发与综合应用技术研究,以及黄羽肉鸡、优质瘦肉型猪选育与推广工作等。在瘦肉型猪营养需要、黄羽肉鸡营养需要、畜禽应激反应机理及抗应激技术、安全环保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开发与应用技术、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体系、3黄羽肉鸡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我所建有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是我省唯一的专业从事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在2006年全省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重点实验室”的成绩,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获准组建广东省动物育种与营养公共实验室。目前实验室配备有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气相色谱仪、PCR扩增仪、凝胶成像系统、整套电泳系统、荧光倒置显微镜、全自动微生物发酵罐、喷雾干燥机、全自动化学反应釜、挤压造粒机等大型仪器共39台(套),多数仪器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能满足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各种研究需要。实验室每年向省内外饲料企业提供约3000多个样品的分析检测服务。农业部建在实验室的广东省饲料工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点每年为省内外饲料企业培训考核饲料检验化验人员150余人次。我所配套设施有添加剂标准化生产车间、预混料生产线、配合饲料生产线、动物消化代谢室、标准肉质测定室、饲养试验舍、化学合成实验室及中试基地、添加剂工艺研究实验室、发酵实验室,拥有2万头规模的原种猪场、2万只规模的育种场、5万套规模的祖代种鸡场、80万套规模的父母代种鸡场、年孵化8000万只雏鸡的孵化场、种猪、种鸡性能测定舍各一栋。与省内畜牧科研、教学单位相比,本实验室的配套设施较为齐全,能够较好地适应系统研究工作及成果转化的需要。我所通过销售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及预混料产品、向社会提供技4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我所与国内近百家大中型饲料、养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合作企业及其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我所的科技成果和配套技术已覆盖国内31个省市,对全国特别是对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四川、云南等南方地区的饲料产业和畜禽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立于1993年,它的前身是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学系,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学院现设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和草业科学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学院的优势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学院在完成第一批国家“211工程”学科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动物营养与饲料”等三个学科,均进入国家“211工程”第二期建设。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设有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以及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班,拥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被首批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畜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1个畜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开放20年来,培养研究生和本专科生达7000多人,大多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产业、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部分已经成为企业或学科带头人。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23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2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5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专家3人,具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个。学院始终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该院共承担科研项目253项,其中,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5项,部重点项目53项,省、市科研项目23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博士点基金项目3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7项,横向合作43项。2002年,项目总经费额2300多万元。这些项目中有88项已经获奖,其中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国家星火科技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44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7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北京市星火科技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成果奖4项,其它6项。已通过鉴定的成果6项。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本院教师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等150多种。学院还负责编辑出版《中国畜牧杂志》、《草地学报》等学术杂志2种。目前学院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国的10多所大学保持着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学院拥有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还有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4个国家和部级研究中心挂靠本院。农业部动物营养重点开放实验室于1996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2005年3月经科技部批准组建动物营6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向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我国畜牧业、饲料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研究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开放实验室不仅取得了一批支撑我国现代畜牧业和饲料产业发展的重大科研成果,而且在国内开创性地开展了营养与基因表达、营养与免疫、食品卫生与安全、营养与环境保护、动物体内营养素代谢规律及营养价值评定等一些前沿创新研究,不仅使动物营养学科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宽,而且有力地带动了我国动物营养学科整体水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2000年6月经科技部批准立项成立,是我国饲料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批准成立以来,“工程中心”按照国家计划,大胆探索技术和体制的创新机制,在技术开发、工程转化、技术辐射和开放服务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引进创新国际先进技术2项,研究储备高科技产业化技术与工艺4项,组装集成国内先进技术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5项,鉴定成果16项,授权专利3项,申请专利10项,形成90个工程化产品,其中8个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形成直接经济效益153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3亿元;在改扩建预混料和化学合成中试生产线的基础上,投资1310万元,建设了微生物发酵中试基地、动物试验场,购置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和企业合作建成新技术、新产品生产基地5个;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5个,为行业提供饲料养分和质量检测指标101个,主持和参与修制定行业标准21个,向行业提出书面建议9次,举办各类培训班58次,培训人员6000多7人次,建成了“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成功地推动了我国饲料行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进行全行业的开放性服务,充当行业产业化技术源头,带动中国饲料产业的发展。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是农业部授权,并经过国家计量认证,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法定专职质量检验机构,是社会公益性非赢利技术服务事业单位。“中心”仪器设备先进齐全,拥有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液相质谱联用仪等多种大型分析检测仪器,总价值2000万元,拥有科研实验大楼1座,国际水平的试验研究和技术研发基地4个,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中心”以法律、法规、标准和科学方法为依据,全面开展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工作。(3)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水产教育单位,于1987年和1998年分别获得当时我国唯一的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批准为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1989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又以100分的成绩再次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是教育部“211工程”和“985”重点建设的学科和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医学、水产育种与繁育、养殖生态与工程、鱼类种群动力学、渔业资源生物学与种质资源学、资源增殖生态学、资源生物工程学等。其中,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室是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8会挂靠单位。8个研究方向不仅是水产学科的研究热点领域,更为“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海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其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经过“211工程”和“985”的建设,本学科现涵盖1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点和2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师62人,25名教授,博士生导师2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7人,占教师总数的75%。8个主要方向都形成了年轻知名教授担纲的梯队。学术带头人中有3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人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学院现拥有水产养殖、海洋渔业2个系、1个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滨海实验室、1个养殖实习基地、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以及1个应用水生生物技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建有水产专业图书馆,拥有中外文图书6.8万册,中外文期刊359种;另有馆藏80余万册、光盘数据库20余种的校图书馆供资料检索查阅。已具备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水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条件。近五年主持国家级各类科研项目127项,立项经费达6000余万元,其中“863”和“973”项目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项、农业倾斜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9部,获得授权国家专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