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及应对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及应对策略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中学冯凭一、合理设置和实施活动教育二、合理处理教材内容三、科学转变教学设计的策略四、新课程下教师的有效发展(一)活动教育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特点,也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主要特色。一、合理设置和实施活动教育湘版高中地理必修教科书活动栏目统计:模块思考活动实践活动探究活动必修地理1241333必修地理226841必修地理313433湘版高中地理选修教科书活动栏目统计:模块思考活动实践活动探究活动选修地理4201025选修地理6232126(二)活动教育的合理设置1、合理安排“活动”的数量。2、“活动”的选择要突出思维性。•对教材设置的活动重新进行评估。•舍弃思维价值不高、操作性不强的活动。•明确“活动”的目标•地理性不够强•问题简单,答案显而易见•活动提供材料内容直接呈现答案•巩固练习式活动•探究过程难于在课堂内完成案例1:必修1第一章P6计算并回答问题:1、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有多少千米?2、面对这个天文数字你有什么感慨?活动的地理性不强案例2:选修6第4页思考活动很明确的知识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案例3:选修6第13页实践活动环境问题因果关系竞答:根据上面提到的环境问题,利用活动卡—因果关系卡片,反映这些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深入了解其规律,通过竞答活动,促进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属于巩固练习性活动,思维性也不强。案例4:选修4第49页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已直接回答探究问题,问题的探究价值不高。阅读材料: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活动: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和工作重点。答案显而易见,探究价值不大。案例5:必修Ⅰ水循环和洋流浙江省教学指导建议对活动设置的建议:案例:选修《地理4》第二章城乡分布第一节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本节教材共设计了5个活动。活动1-1分析乡村聚落形态特征活动目标:了解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活动1-2关于世界聚落分布特征的探究。活动目标:了解乡村聚落的总体分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第二节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特征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2-1探究分散形态的城市布局形态活动目标:了解四种城市布局形态的基本特征和成因。第三节区域城镇体系本节教材共设计了5个活动。活动3-1关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镇等级体系的探究活动目标:加深对城镇等级体系和城镇分布特征的理解。活动3-3关于城市或乡镇主导职能的思考活动目标:初步掌握分析城市主导职能的方法,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或乡镇的主导职能有一个初步了解。活动3-4关于城镇协调发展的探究活动目标:了解上海市在该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中的作用。理解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3、“活动”的设置要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活动中问题探究的结论是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案例:必修4第66页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布局实践活动:公路线路在城市中的三中布置形式活动中关于对公路线路在城市中的三中布置形式的描述就是基本的布置类型和布局依据是教材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4、活动的设置要利于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补充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活动。案例:选修4第32页活动“城市布局形态分析”可以对当地的城市布局形态进行分析(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1、活动教育实施的类型2、探究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性3、活动教育的意义在于强化学习过程4、合理的活动组织形式是活动有效实行的条件5、活动的设计需要创新6、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的改变7、活动教育中知识要落实(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1、活动教育实施的类型教材的活动类型设置:思考探究实践活动教育实施的类型:讨论辩论观察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实验(地理实验演示、规划设计、制作等)(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2、探究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性–活动是探究学习的某种组织形式–活动本身不是探究学习的目标–活动的设计要以问题驱动–“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性,要提升“活动”的创新性价值–。(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3、活动教育的意义在于强化学习过程案例:人口增长模式的两个设计案例设计方案1:(节选)【教学过程】:第2课时以复习旧课导入。将以下图表发给每位学生,请大家在给定的坐标中绘出三组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柱状图1950年出生率(%)死亡率(%)加蓬3.23.1中非4.23.01950年出生率(%)死亡率(%)墨西哥2.60.5印度2.60.91950年出生率(%)死亡率(%)美国1.40.9日本1.10.8俄罗斯1.01.5加蓬中非墨西哥印度美国日本俄罗斯(%)543210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二、人口增长模式学生活动1:读大家所画的三组国家人口增长三率柱状图(图1、图2、图3),分小组探究问题1、2,并完成下表。归纳出三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2、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所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原因(%)543210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美国日本俄罗斯-1图1(%)543210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墨西哥印度图2(%)543210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加蓬中非图3特点图类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地区原因图3图2图1教师总结:如下表所示: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可分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极低;“高——低——高”模式:出生率高,死亡率降低,自然增长率变高;“低——低——低”模式: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也低。特点图类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地区原因图3“高——高——低”模式高高低以原始生产、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发展中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图2“高——低—高”模式高低高以传统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地区生产力水平稍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图1“低——低——低”模式低低低发达地区劳动生产率很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不尽相同,所以各地的人口增长模式存在着地区差异。目前,绝大多数的国家已完成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即“高——高——低”模式,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即“低——低——低”模式,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高——低——高”模式。如“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所示。(表略)过渡:通过以上的活动可知,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地区生产力水平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那么,就同一地区来讲,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的模式又如何变化呢?学生活动2:年份出生率(%)死亡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19493.602.0019752.300.7319523.701.7019801.820.6319573.401.0819852.100.6819623.701.0019902.100.6719653.790.9519951.710.6619703.340.7620041.230.64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化表:读“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化”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1、根据上表,在下坐标图中绘制我国从1949年到2004年的人口增长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曲线图2、分析1949年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什么模式?为什么?3、分析1949年到2004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原因。学生探究教师总结……设计方案2:(节选)【教学过程】:第2课时以复习旧课导入。将以下图表发给每位学生,请大家在给定的坐标图中绘出以下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柱状图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加蓬(1950年)3.23.1美国(1995年)1.40.9中非(1950年)4.23.0日本(1995年)1.10.8墨西哥(1995年)2.60.5俄罗斯(1995年)1.01.5印度(1995年)2.60.9加蓬美国墨西哥日本中非印度俄罗斯(%)543210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二、人口增长模式过渡:各国人口增长是否有规律可寻?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探究活动。学生活动1:读大家所画的七国人口增长三率柱状图,分小组讨论问题,并完成下表。1、分析7个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并根据分析结果对7个国家的人口人口增长特点特点进行分类。2、归纳出不同人口增长类型(模式)及特点3、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所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加蓬美国墨西哥日本中非印度俄罗斯(%)543210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特点类别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地区原因一二三教师总结:如下表所示。(表略)过渡:通过以上的活动可知,不同地区生产力水平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那么,就同一地区来讲,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的模式又如何变化呢?学生活动2:读“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化”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1、分析1949年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什么模式?为什么?2、分析1949年到2004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原因。3、根据人口发展的特点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归纳出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图。年份出生率(%)死亡率(%)19493.602.0019523.701.7019573.401.0819623.701.0019653.790.9519703.340.7619752.300.73年份出生率(%)死亡率(%)19801.820.6319852.100.6819902.100.6719951.710.6620011.320.6420041.230.64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并展示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图: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43210时间(年)-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图强化学习过程的关键: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论证。(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4、合理的活动组织形式是活动有效实行的条件•课堂讨论等合作学习以4—6人一组为宜。•课题研究、实际活动分组不宜超过6人。•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分工,明确责任。•要给每个学生任务。•创建适宜的实施活动教育的环境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硬件”活动教育资源(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5、活动的设计需要创新教材设置的“活动”需要评估(价值与适应性)•对教材部分有缺陷的活动进行改编案例:必修1P11探究活动•补充太阳系行星运动和小天体活动的有关资料•补充太阳演化和太阳辐射的有关资料•改编问题(2):分析地球行星际空间的安全性及太阳演化对地球生命形成的影响。•改编问题(3):假如要移民太阳系其它行星,哪一颗是最合适的?说明选择的理由。(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5、活动的设计需要创新教材设置的“活动”需要评估(价值与适应性)•对教材部分有缺陷的活动进行改编•对教材部分探究性不够强的活动进行强化设计案例:必修1第1章第3节P18对教材的活动要求重新设置:根据教材提供的活动材料和相关知识,重新设计一个利用日影确定当地经度的方案。学生设计的方案:案例1:(1)在空旷地面上竖一根垂直的杆子。(2)在上午某一时刻A以此时的杆影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狐。学生设计的方案:案例1:(1)在空旷地面上竖一根垂直的杆子。(2)在上午某一时刻A以此时的杆影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弧。(3)当杆影在下午又一次正好和所作的圆弧半径等长时记录下时间B(4)根据A、B的时间差计算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时间差,最后求算当地经度。时间A时间B可操作性优于教材案例2:(1)晚上在空旷的地面上竖两根杆子,并使两根杆子的连线正对北极星。(2)在第2天中午前后观测两根杆子影子重叠的时间,并作好记录。(3)根据所记录时间与当地正午的时间差求算当地经度。☆北极星确定南北方向记录杆影重叠时间可操作性优于教材(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6、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的改变•首先是组织者•其次是引导者•同时又是参与者•不应该是教学的“终结者”(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7、活动教育中基础知识的落实•落实基础知识并不

1 / 9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