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习心得范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2021年,课程标准再次修订完善,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理论指导。一、关于学科课程标准已将课程标准看过第一遍,初步了解本次修订的内容。1.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应该是读过之后记忆最深的词汇。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地理学科基于本学科特点凝练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人格和观景能力,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观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味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2.更新教学内容(1)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2)与时俱进融入新内容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努力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3.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学、考提供重要依据,形成育人合力。4.增强了指导性本着为编写教材服务、为教学服务、为考试评价服务的原则,突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的指导。课程标准通俗易懂,辑更清断,原则上每个模块或主题由“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组成,大部分学科增加了教学与评价案例,同时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细化评价目标,增强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性。二、初步认识1.课程目标的变化过去的地理课程教学注重三维目标,而课堂教学更强调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教师更多的还是讲述,将基本的地理知识点和地理原理、分析技能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基本的地理分析方法,整体来说教师还是课堂思维的掌控者。新的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人地协调观;使学生能够形成从综合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综合思维;使学生形成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用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认识区域并评价区域现状和发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取信息,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地理实践力。整体来说,新的课程目标更强调的是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2.课程标准更具有中国特色新的课程标准融入新内容后,更贴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前沿科技、社会、经济的新成就,都能够使课程标准摆脱过时陈旧,实现与时俱进,更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3.学业质量标准多层次高中地理学业质量标准从问题情境、知识和技能、思维方式、实践活动和价值观念等维度进行描述。而考试评价则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学生应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选择地理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的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学业质量水平1和3作为教学过程中阶段性评价的依据。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课堂教学从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利用所学知识综合了解和分析,结合人地协调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应用到更多的区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