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作者:李维智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参考文献(37条)1.参考文献2.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20053.朱绍禹美日苏语文教学19914.颜振遥谈谈课外阅读19835.朱绍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19836.张栩高中生课外阅读设想1982(04)7.BA苏霍姆林斯.杜殿坤给教师的建议19848.孙亚杰.徐云知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课程·教材·教法2003(6)9.《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20041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99811.潘涌论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期刊论文]-天津教育2004(7)12.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20051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14.《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199015.戴方文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研究报告2005(10)16.孙郁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新思考1997(03)17.刘国正展开双翼才能腾飞--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状况与思考1998(08)1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199519.郭文才调查显示上海高中生上网时间多于课外阅读200220.陈锋高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期刊论文]-中学语文教学2004(6)21.张俊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改革[期刊论文]-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11)22.吕叔湘关于中学语文教学问题198123.《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199024.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200125.语文报刊网高中生课外阅读品位不低,趋于理性26.檀巧芳关注高中生课外阅读[期刊论文]-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4)27.顾明远试论高考制度的改革1999(07)28.覃国平创建高中生课外阅读新体系论纲2004(04)29.朱丽亚一位语文教师毁誉参半的教改实验200230.闫国利阅读发展心理学200431.丛立新课程论问题20003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200233.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期刊论文]-全球教育展望2003(9)34.朱羡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235.黑庆茂课外阅读教学思路探微2005(11)36.董晓峰经典阅读要有伴200537.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2003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姜林娜创造性阅读教学及其课堂形态2007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发展。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两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其中,“创造性阅读”的出现,立刻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界的热门而时尚的话题。对于创造性阅读教学,语文教育专家们在理论领域里做的非常深刻,但就创造性阅读教学在技术操作层面上的指导却是一片空白。笔者考察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名为“创造性阅读教学”课例,发现老师们都在以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达到了“乱教”和“不教”地步。本研究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以及研究课例,闸述了只有在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形态里才能进行真正的创造性阅读教学,并以对比的方式分析错误的创造性阅读教学典型课例,本质原因是它们显示出来的“课堂形态”是错的,不符合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形态特征。而正确“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形态”中,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老师与文本对话)是主体。笔者对大量的课例经过分析梳理,归类了“网络运用型”、“菜单挑选型”、“剥皮取核型”等3种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形态以及相应的课例,证明了创造性阅读教学的课堂形态的正确创设是开展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关键,对中学一线教师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在目前的语文课堂里,只有在创造性阅读教学形态下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才能使学生悟到读书的最高境界:使他们“活”读书,读“活”书。2.期刊论文丁明照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1)要改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策略的选择,本文论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基础,并从方式和内容两个层面上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的探讨.3.学位论文贾璐新课程背景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200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继问世,标志着语文课程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语文课程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其中的个性化阅读更是引人注目。更新教育观念,如何将个性化阅读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如何在中学生中开展个性化自主阅读,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水平,发展学生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是本研究的价值追求。论文回答了为什么要在新课标中倡导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问题。培养学生个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漠视学生个性差异、忽视个性培养等弊端,使阅读教学走入机械、封闭的怪圈,个性化阅读教学既指学生个性化的学也指教师个性化的教,它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个性。第二部分,探讨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背景。新课程标准对当前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启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着重从对话理论的角度、接受美学的角度,建构主义分析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习是个体自我内化的过程,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是多元的、个性化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提供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强调了阅读活动中的个体差异。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肯定是因人而异的。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关键是不仅要重视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指导,更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心理的引导。文学阅读更具内省性,即重在体验,要重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前结构”、“前理解”。读者对文本也总有自己的期待,教师就应该设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生体验和生活理想,得出自己的答案。让预测和期待始终伴随整个阅读过程。由阅读视界的期待,再到引起视界的变化,最终达到视界的融合。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树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4.学位论文郭婷婷高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2007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阅读教学,它注重学生质疑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高中语文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并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均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针对高中阶段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教学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这一问题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一、探究性阅读教学概述。这一章主要是对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进行探讨。探究性阅读教学以主体性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认为阅读的本质就是“一种理解和创造为旨归的探究活动”,阅读教学其本质就是一种探究式教学。学生只有作为一个探究实践者,才能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探究性阅读教学正是要让学生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在自主感悟和主动发现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和建构文本意义及自我意义和精神家园。二、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本章一方面是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特点来探讨在高中语文新课程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另一方面是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探讨高中阶段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语文学科知识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探究性阅读教学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而高中语文新的课程结构设计更加有利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他们的思维能力、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更强,并且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都到了一定程度,因此他们具备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三、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本文从对阅读主体、阅读导体、阅读客体三个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方面首先要能形成自己的理解。二要自能发问、自能探究;阅读导体(教师)方面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在学生探究前,要创设探究情境,将学生引入探究;在学生探究中,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参与引导学生的探究;在学生探究后,要归纳评价,拓展延伸。在阅读客体(教材)方面,本文按照读物体裁,将阅读分为文章阅读和文学阅读。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根据教材中文学作品和文章作品各自的特点来探索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四、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践反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性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课堂实践的热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盲目实施,二是流于形式,三是出现搭车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四条相应的教学建议。即:在重点内容上展开探究;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合理对待学生的探究结果。5.期刊论文姚素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思维-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8)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本人在阅读教学中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6.学位论文张迎春论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2004研究性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根本变革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目标是把一系列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生的所学学科和学习活动之中。研究性阅读教学正是研究性学习所包涵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研究性阅读教学首先是一种广义上的研究性学习,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基础,它体现信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有助于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获取丰厚的人文资源。进一步讲,作为一种方法、手段和技巧,研究性阅读教学通过对文章信息的检索、筛选、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的获取文章的相关信息,以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不断向前发展。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探究性。学生对文本意义上的空白点进行创造性填补和确定的过程,正是一种对文本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第二,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提出问题和实施研讨的过程当中,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第三,开放性。为了便于对某一问题的研讨和解决,学生可以离开自己的位子自由组合。第四,互动性。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使得彼此之间互助、互促、互动,从而达到师生在知识、能力、人格上的共同升华与提高。第五,整合性。表现在对语文学法指导的扩展与提升,对研究性学习思想理念、习惯意识等的注入与融合。研究性阅读教学可采取以下教学过程:第一,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及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第二,定题或选题。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或暗示之下,学生自行确定研究课题。第三,分工合作研讨。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对课题所持有的态度意见,将学生分组。第四,表达和交流。目的是共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第五,教师评价小结。教师评价的主要着眼点应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上。研究性阅读教学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科学教学意义,可以拓宽阅读教学的新思路,形成良好的大语文学习氛围;二是主体发展意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7.学位论文吴凤英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2009长期以来,受功利性应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