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七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B.工业上对煤进行干馏、液化和气化等处理的目的是降低污染和获得更多化工原料C.处理污水的化学方法包括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D.用聚氯乙烯塑料代替聚乙烯塑料可减少食品包装袋的毒性【答案】D【解析】【详解】A.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A正确;B.工业上对煤进行干馏、液化和气化等处理的目的是获得可以完全燃烧的清洁燃料和有着更广泛、更加重要的基础化式原料,故可以降低污染和获得更多化工原料,B正确;C.处理污水的化学方法包括中和法(处理酸性废水)、沉淀法(处理重金属盐废水)、氧化还原法(处理含有机物、CN-等废水)等,C正确;D.用聚氯乙烯塑料代替聚乙烯塑料会增加食品包装袋的毒性,聚氯乙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D不正确。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D。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30g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6NAB.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C.0.1mol9038S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8NAD.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A【答案】A【解析】【详解】A.乙烷分子中只有H—C键是极性键,故一个乙烷分子中有6个极性键。30g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其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为6NA,A正确;B.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由于不能确定反应的限度,故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B不正确;C.9038Sr的中子数为52,故0.1mol9038Sr中含中子数为5.2NA,C不正确;D.由于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故无法计算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目,D不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A,本题选A。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且X的电子层数与电子总数相等;X、Y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气体燃料;Z是地壳中的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氢化物沸点:YZC.Z、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W2Y2Z4的水溶液呈碱性【答案】D【解析】由X的电子层数与电子总数相等,确定X为H元素,由X、Y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气体燃料即CH4,则Y为C元素,Z是地壳中的含量最多的元素,即为O元素,由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W同主族,确定W为Na元素。据此分析如下:A、原子半径为X<Z<Y<W,所以A错误;B、Y和Z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H2O,二者的沸点为CH4H2O,则B错误;C、在氧和钠形成的化合物中,如过氧化钠分子里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C错误;D、化合物Na2C2O4是弱酸强碱盐,因C2O42-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所以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4.25℃时,0.1molNa2C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点所示的溶液中:c(Na+)+c(H+)=2c(CO32-)+c(OH-)+c(Cl-)B.随pH增大,c(CO32-)/c(HCO3-)数值先减小后增大C.25℃时,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1=10-6D.溶液呈中性时:c(HCO3-)c(Cl-)c(CO32-)【答案】C【解析】A、由图解可知,b点时pH10,且c(CO32-)=c(HCO3-),即少量的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则溶液的溶质为NaCl、Na2CO3与NaHCO3,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CO32-)+c(HCO3-)+c(OH-)+c(Cl-),或者c(Na+)+c(H+)=3c(CO32-)+c(OH-)+c(Cl-),所以A错误;B、由图象知,从pH8开始,c(CO32-)逐渐增大,c(HCO3-)逐渐减小,所以数值增大,故B错误;C、由a点可知,当pH=6时,即c(H+)=10-6mol/L,c(H2CO3)=c(HCO3-)=0.02mol/L,碳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则Ka1=63230.02/10/0.02/cHcHCOmolLmolLcHCOmolL=10-6mol/L,故C正确;D、当溶液呈中性时,发生的反应为①Na2CO3+HCl=NaCl+NaHCO3和②NaHCO3+HCl=NaCl+CO2↑+H2O,在反应①中,生成的NaCl和NaHCO3浓度相等,在反应②中,生成的NaHCO3又消耗一部分,所以c(NaCl)c(NaHCO3),即c(Cl—)c(HCO3—),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识别图象中点、线、交点的意义是解图象题的前提和关键,如D选项,要明确溶液呈中性时发生了哪些反应;而B选项,要确定c(CO32-)和c(HCO3-)的变化趋势,就要在二者的共存区域内分析,只能分析pH8的区域。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取某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盐中含NH4+B向海带灰提取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的H2O2,充分振荡后,滴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下层呈紫红色海带灰提取液中存在I-C纯净的SO2和Cl2分别通过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溶液均褪色SO2和Cl2都有漂白性D铁粉中加入的过量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硝酸将铁氧化,生成Fe3+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A.氨气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振荡静置,下层呈紫红色;C.次氯酸有漂白作用,而氯气没有;D.过量稀硝酸可以把铁氧化为Fe3+。【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含有铵根离子的溶液加热反应,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此气体为氨气,原溶液中含有NH4+,A正确;B.H2O2具有氧化性,能够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下层呈紫红色,因此海带灰提取液中存在I-,B正确;C.Cl2通过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溶液褪色,真正起到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氯气没有漂白作用,C错误;D.铁粉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铁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为红色,可以说明硝酸将铁氧化,生成Fe3+,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点睛】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潮湿氯气、新制氯水以及次氯酸钠溶液、次氯酸钙溶液等都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它们均含有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用来杀菌消毒和漂白。6.某化工厂制备净水剂硫酸铁铵晶体[NH4Fe(SO4)2·6H2O]的一种方案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CaSO4B.相同条件下,NH4Fe(SO4)2·6H2O净水能力比FeCl3强C.“合成”反应要控制温,温度过高,产率会降低D.“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干燥等【答案】B【解析】【分析】A、硫酸钙微溶于水;B、NH4+水解生成H+,抑制Fe3+的水解;C、“合成”中温度过高,会促进Fe3+的水解;D、硫酸铁铵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宜采用结晶法提纯;【详解】A、硫酸钙微溶于水,滤渣A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故A正确;B、NH4+水解生成H+,抑制Fe3+的水解,故氯化铁净水能力比硫酸铁铵强,故B项错误;C、“合成”中温度过高,会促进Fe3+的水解,故C项正确;D、硫酸铁铵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宜采用结晶法提纯,故D项正确;故选B。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LpH=10的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4NAB.7.8gNa2O2分别与过量的CO2和过量的S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0.2NAC.标准状况下,2.24L丙三醇(甘油)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AD.向含0.1molNa2SiO3的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生成的H2SiO3胶体中胶粒的数目为0.1NA【答案】A【解析】【详解】A.常温下,pH=10的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10-4mol/L,所以,1LpH=10的NaClO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4NA,A正确;B.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分别与过量的CO2和过量的SO2充分反应,分别生成Na2CO3和Na2SO4,生成Na2CO3时,只有一半的O22-被还原为-2价,生成时Na2SO4,所有O22-均被还原为-2价,故转移的电子数目分别为0.1NA和0.2NA,B不正确;C.标准状况下,丙三醇不是气体,故无法计算2.24L丙三醇(甘油)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C不正确;D.向含0.1molNa2SiO3的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生成H2SiO3胶体,由于胶体粒子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故无法确定胶粒的数目,D不正确。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A,故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B和D两个选项。要注意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发生的是歧化反应,只有一半的过氧根被还原,另一半被氧化为氧气,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过氧根全部被还原。胶体粒子不是小分子,而是许多分子的聚合体。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区别和B.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苯、乙酸、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B【解析】【详解】A.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能,故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区别和,A正确;B.甲苯分子由苯环和甲基两部分组成,甲基中的原子不能全部共面,故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不正确;C.苯可以发生卤代、硝化反应;乙酸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这些反应均为取代反应,故其均能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分别为1,1-二氯丙烷、1,2-二氯丙烷、1,3-二氯丙烷、2,2-二氯丙烷,D正确。综上所述,叙述不正确的是B,故选B.9.2016年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充电时“呼出”CO2。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吸收的全部CO2中,有2/3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入”CO2时,钠箔为正极B.“呼出”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C.“吸入”CO2时的正极反应:4Na++3CO2+4e-=2Na2CO3+CD.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LCO2,转移电子数为0.75mol【答案】C【解析】【详解】A.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吸入”CO2时,根据图示,钠变成了钠离子,被氧化,钠箔为负极,故A错误;B.“呼出”CO2时,是电解池,电解池中,阳离子向有机移动,Na+向钠箔电极移动,故B错误;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吸收的CO2有2/3转化为Na2CO3固体,有1/3转化为C,正极反应:4Na++3CO2+4e—=2Na2CO3+C,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2Na2CO3+C-4e—=4Na++3CO2,每“呼出”1molCO2,转移电子数为43mol,故D错误;故选C。10.通过测定混合气中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2O2(含Na2CO3)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B.Q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份O2、CO2C.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D.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答案】D【解析】【详解】A、加入硫酸与样品反应在Q气球中得到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量筒Ⅱ中排水测氧气的量,进而计算过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