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王定功1,路日亮(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44)【摘要】高校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互联网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尽力规避劣势,牢牢抓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面临机遇,冷静应对挑战,积极审慎寻求和实施有针对性策略,不断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SWOT分析;策略【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bstract】Thecollegesanduniversitiescarryon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byusingthenetwork,whichistheinevitablechoicetofollowthedevelopmentoftheinternetandtheintrinsicrequirement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he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makefulluseoftheadvantagesofnetworkin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makegreatefforttoavoidthedisadvantagesofnetwork;atthesametime,weshouldgraspfirmlytheopportunitytodevelop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byusingthenetwork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dealswithitschallengescalmly,thensearchforandimplementthetarget-orientedstrategiescarefullyandpositively,inordertoimprovethelevel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byusingthenetwork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Keyword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Network;theAnalysisofSWOT;Strategies.————————————————————————————————————————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等因子,通过调查挖掘出来,然后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作出相应决策或调整已有决策。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用SWOT方法对其面临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以针对性地发挥优势、改正不足、抓住机会、直面威胁,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Strategies),有效解决目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求得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最优化。一、高校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Strengths)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具有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传输高速化、信息资源海量化以及信息表达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1.网络可以整合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通过网络,1作者简介:王定功(1970-),男,河南上蔡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2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交流思想,自由输入和获取相关的教育内容,查阅学习资料,了解世界上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及文化思潮。目前,校园网络文化正在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流媒体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2.网络可以集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不断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围。高校思政教育的网络可与各门户网站、政府机关、社区、家庭、企业相联,广泛吸取社会各界的正义力量和公众舆论,最大限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为社会各界参与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方便,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的巨大优势和强大合力。3.网络交互式远程教育可以提供广泛的传播途径,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效率。网络使一人授课、多人受教成为现实,变单一传递为积极的双向、多向交流,避免了简单重复,加快了传播速度,有利于思政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每一个方面,在一定程度可以克服思政教育影响面小的弱点。4.网络可以创造双向平等、灵活愉悦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通过网络平台,教育者可以及时了解和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信息网络提供虚拟社会生活的情境,并且图文并茂,可以增加思政教育的信息量和生动性、形象性,克服以往教育过程中的枯燥、僵化等弊端。二、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劣势(Weaknesses)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网络作为一种公共传媒,其传播内容有先进的、落后的、甚至还有反动的;其传播方式也有难以控制的一面,这就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而,在网络化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劣势。1.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凸显其开放性,助推了全球化浪潮,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网络强势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安排全球化的方向与节奏,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论调在互联网上粉墨登场、甚嚣尘上,“和平演变”花样翻新、迷惑性越来越强。在这种“大气候”下,提高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2.相当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页吸引力不够,点击率不高。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页由于内容枯燥,形式呆板,难以吸引学生,造成“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的尴尬局面,结果访问量过少,远未能起到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3.在网络化的今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亟待丰富和改善。网络的发展对教育的权威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信息源,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空前加强,更趋向于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如果高校思政教育仍然停留在直接告诉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的事实并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一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高校网络、思政“双栖专家”队伍还很匮乏;网络思政队伍的构成也不尽合理,专兼职相结合的稳定的校园网建设、维护、宣传及评论队伍未建立起来;同时教师和学生骨干作为思政主体资格参与得也不够。5.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客体特点的掌握不够到位。网络的广泛性、便捷性,极大地丰富大学生的信息渠道。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网上信息的注意力48.9%集中于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报道,32.4%集中于正面报道,18.7%集中于负面报道。[1]不同的信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人格塑造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对大学生在听什么、3想什么、做什么了解的非常不够,常常因信息不对称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三、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会(Opportunities)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网络的发展日益普及,这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1.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网络思政教育发表过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2]对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国家层面对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确定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能够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2.社会关心支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广泛的推进共识。自1994年第一个高校校园网创建以来,陆续“触网”的高校就开始积极探索并逐步铺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在总结各地各高校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网络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地各高校予以积极响应。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几乎全部的高校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并逐渐将服务和教育功能作为网站管理的基本宗旨,校园网的思政教育功能逐步增强。“马克思主义之家”、“红色中国”、“红色风暴”等一大批思政主题教育网站纷纷建立,自觉抢占网络思政教育阵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日益壮大,专职及各种形式的兼职人员正在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网络思政教育的任务。4.网络管理有了章制可循,网络失范行为有可能得到遏制。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约束网民的网络行为,规范网站建设者的建网行为。高校校园网更是普遍实行了IP绑定、MAC管理、BBS实名注册制度,不少高校还设置了防学术剽窃系统。当初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何方神圣”;而今在高校,“哪怕是一只兔子都知道在哪儿上网”。网络不良现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网络环境正在逐步得到优化。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化,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注入动力。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机遇与挑战、工作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网络文化、网络舆情、网络思政教育的长效机制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有力地推进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6.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挡在普通大众面前应用网络的障碍正在冰消雪融。建网站、开博客可以按照说明点击轻松搞定,而登陆网站、浏览网页变得“一只猫都可以完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技术性障碍几乎消失。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自网络的威胁(Threats)网络空间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机会,同时我们也不能对其形成的威胁认识不足、应对不力,怎样因势利导、抓住机会、应对威胁是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1.西方掌控网络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声音可能淹没其中。2007年12月20日,中国才被美国“允许”开通“根域名中国镜像服务器”,而顶级域名及全球所有的13台域名根服务4器仍完全被美国及其盟国控制(其中,10台根域名服务器在美国,英国、瑞典、日本各1台)。目前,在整个互联网上,四分之三以上的网页使用英文,中文信息所占比例虽有增长,但仍处从属地位。[3]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支配地位,不断对我国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其中主要矛头首先指向我们的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很容易受到网上相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有可能迷失政治方向,淡化民族观念,“三观”偏移正确轨道。2.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弱化了信息的可控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困难。在网络开放的环境中,对于信息的控制和过滤是很难的,几乎任何人、任何机构都能在网络上“播放”、“出版”和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致使网上垃圾堆积。诸多消极因素对高校思政教育形成强大的反作用,造成部分大学生评判是非的标准模糊,思想和行为与主流价值观偏离,从而增加教育的难度。3.网络的丰富多彩反过来可能减弱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在一些大学生看来,网络的丰富多彩与学习的枯燥乏味形成鲜明的对比,网络的巨大吸引力使得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业余时间全部交给了网络浏览和网络游戏,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的从网上下载一些文章作为作业应付老师,有的从网上购买一篇文章作为毕业论文敷衍学校。迟到、早退、旷课已习以为常,考试缺考、舞弊时有发生。4.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造成高校学生“网上如鱼在水,网下如鱼上岸”的负面效应。网络的虚拟性造成高校学生不敢积极面对现实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总希望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完美的人生。沉迷于网络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以“人机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