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液态水气化D.氧化钙溶于水【答案】A【解析】【分析】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进行判断。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燃烧反应、所有金属与水或酸的置换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置换反应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详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选项A符合题意;B.乙醇燃烧属于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选项B不符合题意;C.液态水气化是吸热过程,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D.氧化钙溶于水发生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放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2.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式:C2H4B.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苯的分子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乙烯的结构式是。B不正确,四氯化碳的电子式应该是;苯的分子式是C6H6,D不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该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的熟悉掌握程度。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3.在2A(s)+B(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1.5mol·L−1·s−1B.υ(B)=0.5mol·L−1·s−1C.υ(C)=0.8mol·L−1·min−1D.υ(D)=4mol·L−1·min−1【答案】B【解析】【详解】不同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速率比较要先统一单位,然后除以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结果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A为固体,其浓度为常数,不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B、υ(B)/1=0.5mol/(L·s)=30mol·L−1·min−1;C、13υ(C)=0.267mol/(L·min);D、14υ(D)=1mol/(L·min);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选项B。答案选B。4.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化学性质相似。下列5个有机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氧化3种反应的是①CH2=CHCOOH②CH2=CHCOOCH3③CH2=CHCH2OH④CH3CH2CH2OH⑤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⑤【答案】A【解析】【详解】①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符合;②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酯化反应,不符合;③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含有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符合;④分子中含有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符合;⑤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含有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符合;以上物质中符合条件的有①③⑤。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及性质。根据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特点,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则含有羧基或羟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则应含有不饱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则应含有还原性官能团,如:双键、醛基、羰基等,另外有机物的燃烧也属于氧化反应。5.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试剂及分离方法中,正确的是A.CH4(C2H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B.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分液C.苯(Br2):NaOH溶液,分液D.乙酸(水):生石灰,蒸馏【答案】C【解析】【详解】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应该用溴水,选项A错误;B、乙酸乙酯、乙酸都与氢氧化钠反应,达不到除杂目的,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选项B错误;C、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溴化钠、次溴酸钠,与苯不互溶,然后分液即可,选项C正确;D、乙酸、水都与生石灰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选项D错误。答案选C。6.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甲放入稀盐酸中会产生H2。如果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代表铜的是A.丁B.丙C.乙D.甲【答案】B【解析】【详解】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乙为负极,甲为正极,则金属活泼性乙>甲;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则金属活泼性丁>乙;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则甲位于氢之前。所以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丁>乙>甲>H,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铜排在氢之后,所以丙是铜。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活泼性强弱判断,明确金属活泼性强弱与原电池正负极、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金属性活泼性的判断方法是考查重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B.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气态烯烃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答案】B【解析】【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选项A错误;B、通过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等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所以石油的裂解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使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正确;C、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汽油等轻质油,选项C错误;D.煤中不含苯和甲苯,煤干馏后获得煤焦油,煤焦油蒸馏能分离出苯和甲苯,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答案选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名称为3一甲基丁烷B.CH3CH2CH2CH2CH3和互为同素异形体C.和为同一物质D.CH3CH2OH和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详解】A项,离取代基近的一端编号,命名应为2-甲基丁烷,故A项错误;B项,选项中的物质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无特殊官能团,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项错误;C项,甲烷分子呈现正四面体结构,四个位置完全等价,故C项正确;D项,虽然二者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官能团的个数不同,组成也不相差CH2,不互为同系物,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四同”的区分,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和(CH3)2CHCH2CH3;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式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的一系列化合物,如CH3CH2OH和CH3OH;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如石墨与金刚石;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1H与2H。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C.用分液漏斗不能分离正己烷和水、乙醇和乙酸乙酯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答案】D【解析】【详解】A.乙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例如乙醇与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与水,选项A错误;B.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为正丁烷和异丁烷,选项B错误;C.分液漏斗分离的是互不相溶的物质,用分液漏斗能分离正己烷和水,选项C错误;D.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可以鉴别,选项D正确。答案选D。10.下列有关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一段时间后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B.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升高C.此时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2CO3固体可使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D.电解过程中阴极质量不断减少【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时阳极生成氧气,阴极Ag+放电生成Ag,阴极没有气体产生,选项A错误;B.由4AgNO3+2H2O4Ag+O2↑+4HNO3,生成硝酸,溶液的酸性增强,pH不断降低,选项B错误;C.由电解反应可知,从溶液中析出单质Ag和氧气,则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2CO3固体与酸反应,相当于增加Ag2O,可使溶液恢复电解前的状况,选项C正确;D.电解过程中阴极银离子放电,生成单质Ag,则阴极质量增加,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离子的放电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溶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放电,阴离子的放电顺序为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溶液中的阳离子在阴极的放电,放电顺序为银离子>氢离子,则电解反应方程式为4AgNO3+2H2O4Ag+O2↑+4HNO3,以此来解答。11.苯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象①:液体分层,下层紫红色B.现象②:火焰明亮,冒浓烟C.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D.间二溴苯只有一种,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A、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液体分层,苯的密度小于水,下层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选项A正确;B、苯中含碳量高,燃烧时火焰明亮,冒浓烟,选项B正确;C、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选项C正确;D、无论苯分子中是否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间二溴苯都只有一种结构,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12.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H2(g)+I2(?)2HI(g)△H1=-9.48kJ·mol-1②H2(g)+I2(?)2HI(g)△H2=+26.48kJ·mol-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B.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C.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D.l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35.96kJ【答案】C【解析】A、根据反应热△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说明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由于物质在气态时的能量大于在固体时的能量,则①中的I2为气态,②中的I2为固态,即A、B都正确;C、由于两个反应的产物相同、状态相同,热稳定性也相同,故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即得I2(s)I2(g)△H=△H2—Hl=+26.48kJ/mol—(-9.48kJ/mol)=+35.96kJ/mol,说明lmol固态碘升华为碘节气需要吸收35.96kJ的热量,即D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利用盖斯定律运算时一定是代数运算;反应热的计算可以用键能,即△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也可以用物质的焓(即能量),△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二者计算方式不同,但结果是一致的。13.已知X+YM+N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B.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C.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D.加入催化剂,可减小M+N与X+Y间的能量差【答案】B【解析】【分析】A.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而不是某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能量关系;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是吸热反应;C.吸热反应不一定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能说明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选项A错误;B、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X+YM+N是一个吸热反应,则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