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浙江上虞中学陈桂芬(312300)纵观自1995年至今十年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题,无论从其考查目的与要求、测试形式与题型、分值安排与分布,还是考查重点等诸多方面都比较稳定,既体现了高考稳中有变及考查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原则,又有利于加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还有利于提高高考文言文复习的有效性,因而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得分率总是高于现代文。但是,静观目前高考文言文复习的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至少仍存在四大误区。一、重课外讲练,轻课本复习因为高考文言文命题取材之于课外,特别是近两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材料与模拟卷确有撞车现象,所以致使有的语文教师在高考文言文复习时,热衷于课外文言语段的讲练,满怀侥幸心理,而将课内教材的复习丢弃一边,在复习中犯了方向性错误。从近几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情况来看,试题所涉及到的实词、虚词以及文化常识,越来越贴近教材。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秘书张伟明曾撰文《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文中指出:“文言文试题的段子虽然选自课本以外,但所考查的知识却都是在课文以内。否则就强人所难,测试的效果也不好。”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充分体现了“段子选自课外,知识都在课内”的命题思路。其中文言虚词测试题的8个句子中,有3个句子直接来自课文;文言实词的考查也大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例如:2004年浙江高考试卷的第12题就有三个选项的句子直接来自课文:“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以金笼进上”(《促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又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第11题,要求选出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项。如果有从课内找答案的思路,做题自然就不难了。《涉江》一诗中—2—有这样的句子:“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句中的“乘”课文明确注解:“登”。如果能再稍稍联系选文的语境,就不难看出C项“使老弱女子乘.城”中的“乘”解释为“巡视”是错误的,应理解为:“登”、“登上”。既然,今后一段时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将立足于中学文言文教材又稍高于教材,即所谓的“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那么,高考文言文复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首先立足教材:要认真复习课文,特别注意有关史传、史论作品的复习,落实教材后的附录——《文言文常用实词表》,结合课文复习归纳整理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关注《考试说明》所列的重点虚词。所以说:谁完全抛开中学文言文教材而遨游于文言题海,谁就要犯方向性错误。二、重题目讲解,轻文段理解在课文复习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课外文言语段的阅读训练题是必要的,因为毕竟高考文言文命题取材于课外,事实上也有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但有的语文教师,特别初次接触高考复习的年轻教师,在分析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只重视文后题目的讲解,如果没有参考译文,就连文字疏通工作都省略了,根本谈不上内容的分析理解。这种“就题论题”的复习,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提高?当然,在整个复习阶段,是不是每个课外语段都要细分析、慢理解,这有待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商榷,但如果缺乏一定量的训练积累,特别是复习的起始阶段,缺少教师对文言语段作必要的文字疏通、串讲分析,缺少学生对文言语段的理解体会,那是绝对错误的。近几年全国高考题的文言文选文出处大都集中在经典史籍中,从取材看,以记叙文为主,带有一定的情节且含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在复习训练时,拿到一个文言语段,在粗看文段的基础上,总要先弄清:文段写了谁,写了他哪几件事,如果是一件复杂的事,前因后果如何,事情的经过怎样等问题;进而去理解文段要表现人物怎样的良好品质。—3—例如,2001年春季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题,选文写的是明朝徐九思的事迹。分析时,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该作如下分析理解:又如:对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可作如下分析理解:很显然,说明徐九思“为民谋利”的事例以及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内容都分别在文段第二部分。教会学生作这样的分析理解,不但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在对文段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不仅做13题、14题容易多了,而且对前几题词、句的推敲也提供了可靠的语境。总之,为准确答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三、重技巧传授,轻知识积累解题固然需靠技巧,但更要凭实力,即知识、能力的积累。解题技徐九思清政为治勤政为民吏治严明惩豪恩民爱惜百姓翻修道路为民减负赈灾救民治水除患勤政为民田单受命危难之际施行反间之计利用火牛之阵兵临城下推为将军一施:燕王换将再施:同仇敌忾又加:假降、懈敌夷杀骑劫收复失城—4—巧掌握得好,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知识、能力的某种缺陷,又能使解题既快又准。但是,解题技巧的掌握与运用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解题技巧就毫无意义。目前,各种语文报刊上介绍有关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技巧的文章比较多,有的教师与学生错误认为这些东西是万能钥匙,忽视了在课内外阅读中对有关文言词、句知识的积累,这是主次颠倒,舍本就末。如上所述,目前的高考文言文命题越来越贴近课本,所以,教师应首先指导督促学生十分注意课本中有关虚词、实词等知识的积累;其次,在课外训练中也要注意积累。如果学生积累丰厚,对课文了如指掌,那么做高考文言试题肯定会得心应手,取得更高的分数。例如,2001年春季高考试卷第11题,要求找出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B项容易判断,而ACD三项相对有点难度,但如果能注意课内外知识的积累,其实也容易。像A项“始视事..,恂恂若不能”句中的“视事”一词,在课文《张衡传》中出现过:“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课文注释:“视事,这里指官员到职工作。”显然A项是正确的。要理解C项“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句中的“雨雪”,如果能注意课外积累,也就简单。两汉乐府诗《上邪》中就有句子:“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句中“夏雨雪”就是“夏天下雪”的意思,“雨(yù)”在句中当动词用。联系选文语境,可以肯定C项是正确的。D项中“行旅..便之”的“行旅”是作为句子的主语,应理解为名词性的意思,如能再联系《岳阳楼记》中“商旅不行”的句子看(句中的“旅”为“客人”),很显然,“行走旅游”这个动词性的解释是不正确的,“行旅”应理解为:“过路的客人”。此题的答案为D。四、拘泥《考纲》,忽视综合02年始要求考生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而之前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之间的变化体现了对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要求在提高,这样可以考查出考生各种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传统要求就是“信、达、雅”,在这三个词—5—中,“雅”是高标准要求,中学生较难做到,但“信”,即忠于原文,是应该做到的。为了做到“信”而力求“达”,就要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这个要求去做。可是,我们的有些学生看到《考纲》中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加了“*”符号,以为不是考试范围,在复习中对文言特殊现象不加重视,结果在具体翻译句子的时候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导致得分可怜。例如;02年高考要求翻译的两个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和“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都蕴含着文言特殊现象,第一句是个倒装句式,翻译时注意调整,应这样“其谓李将军也?”,实际是个宾语前置句,语序对了,分数如数到手;第二句前两个小句直译即可,也不会出现纰漏,第三小句要注意了“为”谁“尽哀”,这就是说,有成分省略了,为了语意明确,必须补完整。又如03年高考中第一个翻译句“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这个句子里有两个词须体现词类活用,“廷”应译为“在朝廷”或“当廷”,名词作状语,修饰“折”;“面”也一样,名词作状语,译为“当面”,修饰“从”,否则,造成语意不明。所以说,复习备考,立足《考纲》,但不拘泥,知识总是相通的,在文言翻译备考时,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在译文中见分明,平时切莫忽视。练武要练功,积累就是练内功,功到自然成。如果仅凭技巧,那只能是花拳绣腿,在高考竞争比试中派不了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