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08届五、阅读的主要能力专项训练•能力点一:词语的理解与阐释•能力点二:内容的提要与概括•能力点三:分析评价与思维拓展•能力点一:•词语的理解与阐释高考说明中的理解文中“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词语或句子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所具有的意义。这种意义指的是代词的指代义、概括义和蕴涵意义等。从近几年的试题看,所考查的词语多是:①代词及某种词语在文中所指的内容、对象或范围。②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③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这种意义一般在字典里是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放到具体的上下文中,结合语境进行转换才能把握。解题窍门:“内容转换”法【考查范围】1、词语指代内容的转换(1)代词的指代内容的转换(2)无指代词的指代内容的转换2、解释重要词句的含义①从抽象到具体的内容替换②由喻体转换为“本体”的置换③由反面转换为正面(或相反)1、词语指代内容的转换(1)代词的指代内容的转换【解题方法】联系上下文,分析辨认、代入确认;根据题干,改换角度。【题例1】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籽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分离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试题】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①“它们”,指的是什么?②“严峻”,是指什么而言的?【答案】①它们,指那些无人采撷又被不定的风撒落到海角天涯的种籽。(2分。如照抄第2段首句,或中心词未落在“种籽”二字上,均不得分。)②这些种籽//必须自己去寻找赖以生存的土壤。【病因分析】第1题错例:“它们”指的是“石缝间的生命”。问题:脱离本段内容,将主语弄错。因为“石缝间的生命”是全文的描写对象,而本段的“它们”,只说的是种子。注意:要从答题范围中找答案。第2题错例:照搬原句。因为这个题目问的是“‘它们’指的是什么”,应该是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种籽),而不是“‘它们’怎样”。照搬原文是对后者的回答,将主语弄错,所以不对。注意:找到了答题区间,还要根据题干要求变通。【题例2】在造化的循环中,也许自然是一个不可破的樊笼,我们不能在关外苦寒之地,真见到芭蕉开花;但是伟大的心灵往往能突破樊笼,把大雪消融,芭蕉破地而出,使得造化的循环也能有所改变,这正是抒情,正是寄意,正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寒冰有什么可畏呢?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试题】文章最后说,“寒冰有什么可畏呢?王维的《雪中芭蕉图》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角度”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6字)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北京市东城区2005年高三期末练习)【答案】第1问:这个角度,指伟大的心灵能够突破自然樊笼,改变造化循环,这是艺术创作最可贵之处。第2问:言之成理即可。【解题方法】根据句间关系,确定范围;根据题目,改换角度。根据“但是”,可知后面的是论述的重点;再根据摘要概括、改变叙述角度的方法,将“使得造化的循环也能有所改变”改换成“改变造化循环”,答案可以得出。(2)无指代词的指代内容的转换无指代词的指代内容,这是高考题中考查得最多的,因为它往往是理解句意的关键。【解题方法】根据语境,揣摩词语所隐含的内容,弄懂语境中词语的比喻义、借代义等。【题例一】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试题】本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不超过20个字)【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蕴涵意义。【方法】1、分析上下文。从原段的内容来看,答案是在下文。从“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一语,可以分析到,在某些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要严守乐式,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就是“与他同时的伟人”。2、词语的变通:要根据题目要求的“与他同时”一语,变通为“当时的”一语。“一类人”为“某些”。【答案】当时的某些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题例2】画者练就一双画眼,大千世界各种形象随时随地、有声有色流过眼前,偶有美感,即刻被这双眼捉住,尽情地痴迷其间,这是何等的快乐。这些快感一层层积存心中,闲暇时便一片片翻出来看,这又是何等美妙的享受。时而,浩阔深幽的心底,会悠然浮起一幅画来,它不是那些眼见过的画,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只不过没有时间将它行之于纸,常常这样完成了绘画所必须的全部思维过程。【试题】第三段中的“画眼”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意思?(作答不超过20字)【解题方法】现代文阅读有三种提炼和概括的方法:照抄原词原句直接回答;用原词原句整理组合;用原文的文意组织概括。1、寻找答题的区域。2、对句子主干的把握和对句子枝节的筛选和语言(句子)的组织。答案应该抓住这些字眼:“大千世界”、“流过眼前”、“偶有美感”、“即刻”、“捉住”———敏锐捕捉大千世界中各种形象美感的能力。2、解释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句子”包括:①对于人物性格、事件意义、文章中心具有突出表现功能的句子;②总括或结论性的句子;③能帮助理解作品主旨或脉络层次的句子,如文眼;④内涵丰富的句子;⑤意思较含蓄的句子;⑥承上启下的句子;⑦反复出现的句子等。•“解释”就是使之具体化。这种具体化是通过阐发实现。就要求考生能遵循文章的思路,结合文章的背景、意图,对这些语句的含义作出正确的阐述与合理的补充,完善、丰富自己的理解。①结构复杂的长句,要用语法分析的方法,理解句子的结构关系;②对内涵丰富的句子或主旨句,理解时要联系上下文仔细琢磨,揣测其内涵所指。••【解题方法】•(1)解析句子要“三注意”•①看清句子的位置,明确阅读空间。•②要注意对本句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③注意句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2)主要方法:•①结构复杂的长句,要用语法分析的方法,理解句子的结构关系;•②对内涵丰富的句子或主旨句,理解时要联系上下文仔细琢磨,揣测其内涵所指。【命题方法】①从抽象到具体的内容替换【题例】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寻求,即灵魂的眺望。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试题】作者认为“写作”应该“寻的是什么根”?【解题方法】抓关键句子,根据关联词语,看上下文的联系。这道题的一个关键的句子是“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特别重要的是“否则”,它的意思是“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可见,后面的内容都是错误的,前面的内容是正确的,据此可以明确,前面的内容是对“寻的是什么根”的回答。抓住这样的词语,就可以找到答题的位置。【答案】生命的意义,心灵的困惑。【命题方法】②喻体与“本体”的置换【解题方法】阅读题中常常给出“喻体”的内容,要你回答它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要你找出比喻的“本体”,此“本体”往往就是其含义。这种置换,要能指出“比喻”中的本体、指出“语句”中的意境,指出“有特殊含义的语句”的具体所指。从抽象语句所处的语境中找出对它有诠释作用的暗示、提示、破解之类的词语。【题例1】在同野史和杂说的比较中,在同现实中“古已有之”的许多现象的观察中,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只要善于清除历来史官那种“装腔作势”的涂饰,这些史书是写出了“中国的灵魂”的。他说:“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所以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能够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上海2004年春考题)【试题】“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这一比喻中“密叶”的含义是什么?【解题方法】找到答题点,还原本体,根据题干,变通组合。找答题点,要还原“密叶”的本意,必须先找到文中首次出现“密叶”的比喻句“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从这一句话中就可以看出,“叶”是“涂饰”、“废话”,“密”是“太厚”、“太多”;再联系上文,就可以得出“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这一比喻中的“密叶”的含义是“书中太厚的涂饰和太多的废话”。(或指书中种种涂饰和废话)•【题例2】“诚斋体”意味着抛开书本这个“拐棍”,直接在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获得诗兴。杨万里有诗云:“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情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诗人主张融身心与大自然中,物我两忘,以一种审美态度观照自然,大自然便会呈献诗思。在诚斋诗中,大自然被诗人赋予了人的灵性,十分亲切活泼。诗人写山:“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写春光:“拂花红露溅春衣,柳外春禽睡未知。天借晴光与桃李,更将剩彩弄游丝。”;写夕阳映山:“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这是一种“人化的自然”,自然物象与审美主体融而为一了。改变了那种依傍前贤、在书本中找诗材的思维定式,在与大自然的遇合中获取诗思,便形成了触处生春、随机感发的审美创造方式,这是“诚斋体”的构思特点。【试题】“‘诚斋体’意味着抛开书本这个‘拐棍’”一句中的“拐棍”的含义是什么?【解题方法】1、找到本体:通过分析句意,得知“拐棍”就是“书本”。2、变通组合:仅仅回答出本体是不够的,还要联系文章第2段的首句,发现它是对上文的总结。于是,找出对“书本”进行阐释性的话:“依傍前贤,在书本中找诗材”。答案自然得出。【命题方法】③反面与正面的转换•【题例一】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声音,也失去了响亮的压倒一切的“黄钟大吕”。当年奉为圭臬的东西今天或许被扔进了垃圾箱。人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琐细欲望,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忙。人们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没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没有了朝圣者般的坚忍和顽强,没有大爱,没有大恨,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于是,我想到一个人,半个世纪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写道:“自然赋予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这个人就是鲁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为了肩起黑暗的闸门而拥有一颗黑暗的心”,他“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个战士”。•可以有千万个陶渊明、苏东坡,可以有数不清的林语堂、梁实秋;但是鲁迅,只有一个。(吴志翔《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试题】文中说鲁迅追索的是“大生命”,请具体说说“大生命”的涵义。•【解题方法】先确定文段的位置(摘选的部分),再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到重点词语“没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没有了朝圣者般的坚忍和顽强,没有大爱,没有大恨,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而后再从反面去考虑,答案自然得出。•答案:有着殉道者的神圣和信仰,有着朝圣者的坚忍和顽强,有着大爱与大恨,有着大悲与大喜。能力点二:内容的提要与概括【特点】考查的是归纳

1 / 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