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第一”,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一、价值定位这个高峰就是教育家,没有好教师,没有大家,建构起来的教育高度从何而来?名师从何而来?教育家从哪里诞生呢?所以我坚定的认为首先做一个好教师,名师、特级教师他首先是好教师,他不是好教师,他成不了名师,成不了特级教师,更成不了教育家。这里反应的问题就是中国教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浮躁,我认为是有浮躁现象的。有人说世界上有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其实它是最糟糕的,这门学问叫什么,这门学问叫成功学。他们认为这门成功学是一粒毒药,在某一个早上就能成功,成功学收到的是失败学,所有老师都要追求成功但不能吃下成功学这粒毒药。克服在教师成长中的名师浮躁现象,更要克服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浮华和浮夸,让教师安于从教,让教师安下心来,把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做一个好教师。我最近读一本书叫做《教育人类学》,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人类学家、哲学家博尔诺夫。书里讲了两种教育,一种教育叫连续性教育,另一种教育叫非连续性教育。在座的老师对非连续性教育肯定比较熟悉,非连续性文本。他说的学生的连续性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那就是学生是可塑造的,因为他可塑造所以我们连续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他进行教育。一个学生他不能只是连续性的教育,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他一定会遇到很多突入其来的问题。这问题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危机、家庭变故了、父母离异了、生二胎了、生活上发生什么问题了。这些危机他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的生命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面对这艰巨的任务学生有连续性的发展,还有非连续性的发展,那么教师就要有连续性的发展。所谓非连续性的发展,要克服功利、克服刻意,不要功利地、刻意的追求成为专家。老师们成名成家是时代的要求、是学生的要求,是合理的,但是也不能刻意,目的性不能太强。所以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目的颤抖”,指的是目的太长了太功利了,你太刻意了就不能追求了,这个目的就会让你颤抖起来,最后是不能成功的。当前的教师发展名师成长是不是在注意连续性发展,打造自己的同时也要注意非连续性发展,自然一点更真实一点。这种非连续性发展和连续性发展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名师就能更好的、更健康地成长起来。在这种体验之下,教师应该有一种自我的认知,自我的定位,那就是好教师、好人。首先做一个好人,我知道建筑学界有一个最高奖叫普利兹克奖,获得这个奖的有一个华人,他是东南大学的毕业生,现在。他所设计的建筑非常奇特,非常有创意,因此他获得了建筑学界的这一最高荣誉。他曾对外人说,他首先是一个人,首先是一个文人,然后才是一位建筑师。付雷家书是很有名的,他每次给他的儿子写信,首先说“我亲爱的儿子”这是很朴实的话,但是我每次读的时候都非常感动,也许最朴实的话是最感动人的,付雷对付聪说“你首先是一个人,第二你是一个艺术家,第三你是一个音乐家,最后你才是一个钢琴家。”他是一个伟大的钢琴家,但是在这上面为什么要说他是一个音乐家,是一个艺术家,首先是一个人。曾有人对王澍说要给他总监风格,但他说“不要给我总监风格,你给了我总监风格,我风格就死掉了。”我们名师是要有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你成不了名师,而教学风格的背后是你的思想、你的主张。风格是什么,用罗贯中的话来说“风格是人的背影、是人格的投射。风格是人的背影暗含着另外一个意思,风格不是自己来总结的,不要自说自画我有什么风格,我形成了什么风格,人家会笑话你的。它是别人给你总结的,但它又不是很容易形成的,所以王澍会那样说。这是王澍和付聪,他们首先要作为一个人。我们来看另一个人杨绛先生,她曾在苏州担任过中学老师,还担任过中学的校长,她这么大年纪,最后写了《走到人生边上》坐在人生边上,她那么从容。她说“我是一滴水,我是一滴清水,我不是一个肥皂泡。”一滴水多么渺小啊,但是一滴清水它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而肥皂水体积很大五彩斑斓,但只要一碰刹那间就会破裂,五彩斑斓的色彩立即消失了。杨绛说的话就表现出了她反对浮躁、反对浮夸、更反对浮华。她是中国社科院的一个研究员,很有学术成就,中国社科院诚心聘他为学副委员,但杨绛先生的回答是“谢谢,我不够格。”中华文化第二届成就奖提名杨绛,大会组委会给了大权,征求她的意见,要求写她的简况,杨绛说“谢谢,我不够格。”她和她先生钱钟书在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读书,这个学院到今天已经七百多年了,历史上第一位女教师担任这个学院的院长,这位院长在建院七百周年的时候,给她也发来聘书,聘请她为这个学院的院士,杨绛回答说“谢谢,我不够格。”她说“当时我只是剑桥大学这个学院的一个旁听生,怎么能做院士呢?不要把我先生钱钟书的学术成就加在我的身上,我不够格的。”但是院长坚持又给她发了邀请函,说“我们不是看到了你的先生,而是看到了杨绛你的成绩,你的学术成就,你够格应该做我们的院士。”杨绛说“谢谢,我不能担任,现在我已经心静如水了,我每天读读书、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满足了。我是一滴清水,我不是一滴肥皂水。”这么一位名人,她都坚持把自己定位在一滴清水上,这对我们的启发多大呀!我不与任何人争,与什么人争我都不屑一顾,把名利看得很淡。第二个教师,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她是江苏人。请她回去做报告,她报告的第一句话是“我做报告、写文章从来不打草稿。我不打草稿,其实我心里有草稿。我怎么会形成这个习惯呢?我的小学语文教师培养了我,我谢谢这位语文教师。”她说有一次,她们去上描红,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特别灿烂。她的语文老师叫他们把描红的字放到阳光下去看,她一下子看到了在红灿灿的阳光下中国汉字多美呀!母语真美呀!就是这么一个小动作,表现了这位语文教师的智慧。智慧是不声不响的、是悄悄的滋长的、是不能大声喧哗的,张扬的、宣扬的不够睿智,恰恰是没有智慧的。于老师说“日本鬼子扫荡,今天好不容易逃到乡下去。但是就是今天音乐老师为我们上了最后一堂课,教唱了《苏武牧羊》。”这位音乐老师轻轻地哼唱了起来,从这位老太太的歌声和歌词旋律中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一个民族的背影,一个民族的脊梁。于老师说,后来她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我相信与其它人教这一课的感情起点是不一样的,因为她有最后一课的经历。其实老师上课就是自己生命经历的一种体验,于老师在结束报告时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我一辈子做教师。”第二句“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一辈子做教师”那就是忠诚、热爱,“我一辈子学做教师”那就是教师专业是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这位于老师还在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们也应该一辈子学做教师。于老师说高中学生非常喜欢流行歌手,他们喜欢周杰伦、王菲。于老师说“我不知道王菲的歌好在哪里,有一首歌‘第一次玩玩具的安慰,第一口蛋糕的滋味,太阳上山太阳下山,十岁百岁千岁万万岁。’”于老师说:“写什么?前言不搭后语毫无逻辑,有什么好?”但是学生说:“于老师,好啊这首诗很深刻啊。”然后给她讲故事,说一个男孩站在他心爱的女孩旁边,那个女孩突然之间向男孩提问。(因为女孩总是要考验男孩的,女人总是要考验男人的。)“你爱我吗?”突然之间男孩马上毫不质疑的、坚定的回答:“我爱你。”女孩说“你假的。你已经不知道是第几口蛋糕的滋味了,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玩玩具的安慰了。”学生告诉于老师说,“你看多深刻啊!我们喜欢。”于老师说“学生的视野和我们老师的视野,学生的价值谁知和我们老师的价值谁知它是不一样的。我们教师如何走进学生世界的,如果你不走进学生世界你是无法理解他们的。”况且,于老师说你看看周杰伦的歌词写得多好啊,“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多么中国文化呀。于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在座的所有老师们,像于老师那样一辈子去教语文吧。首先做一个人,有一首歌词写得多好呀,“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中,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不需要你知道我,不渴求你记住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这样的青春,对自己人生的理解真正的告诉了我们,“一个名师,一个特级教师,一个教育家首先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好人,这好人其实指的是做一个有道德的教师。二、三个“第一”前面我说了,第一是价值排序中的一个价值定位,这三个第一是:第一动力、第一专业、第一品质。首先还要说说第一,古希腊有一个大哲学家叫亚里士多德,他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写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叫《理想国》。有人说理想国这本书是最伟大的,有人说这是最杰出的。亚里士多德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爱他的老师柏拉图,但是他也有关于柏拉图不相同的解读。他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第一哲学”哲学是有许多的,亚里士多德说在这许多哲学中,有一种哲学最重要。它重要在哪里?在于为其它哲学提供两个基本,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基本规律,因此这门哲学是其它哲学的关键,没有它就没有其它哲学,他把这一哲学叫做第一哲学。因此第一,它是讲的重要性、前沿性,它要走在最前面,用三个字来表述是在先性。我们大家也要去寻找我们生活中的第一。第一个“第一”,第一动力。教师的发展是需要动力的,人的发展既有外部动力又有内部动力。少不了外部动力,中国国情更是需要外部动力对我们的推动,对我们的推进,因此我们最喜欢说的是打造,但最近几年这个词说得不多了。打造名校长、打造名师、打造特级教师,有的人坚决反对,反对“打造”这个概念。但是各位老师仔细想想,中国还需要打造,打造是一种组织行为,是种政府行为,它是为你设计平台、提供条件、为你积淀政策。重庆渝中区小学放假了还把大家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还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我看到了温儒敏的名字,这就是打造。凡是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面对着这种打造,应该学会说两个字“谢谢”,谢谢领导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搭建的平台,创造的条件。但是各位老师,教师的成长、名师的成长难道就靠外部动力吗?其实更重要的是内部动力,许多教师在一起,为什么有的教师他发展的好,而有的表现平平呢?在同样的外力的推动下,你内心动力不一样因此最后的发展结果就变了。李嘉诚先生的“打破鸡蛋”的比喻大家应该非常熟悉,打破鸡蛋的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动力,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李嘉诚先生说,人生亦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人永远靠外部动力打破自己的话,那你就永远是别人口中的食物,你从内部打破自己那么在你生命的里程中将会诞生一次又一次的生命。所以卢梭在书里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再次出生机会。第一次出生机会,让我们获得生存;第二次出生机会让我们获得生活。”第二次出生机会那就是教育上的出生、文化上的出生。在座的各位语文老师,你在教课的时候其实是让你的学生获得第二次出生机会,如果大家写一篇文章《我的语文课让学生出生》,大家肯定能写得很好的。老师也有第二次出生机会,法国一个法学家孟德斯鸠,他说“任何别人的建议、意见都无法代替自己内心强烈的呼唤。”别人的建议、意见那是外部动力,自己内心强烈的呼唤是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永远无法代替内部力量,所以内部动力非常重要。各位老师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能不能想一想我内心有强烈的呼唤吗?这种强烈的呼唤表现为一个教师的激情,所以美国人写了一篇《激情可以成就一个教师》有文章非常重要,登在了教育研究上,登在了学术刊物上。激情可以成就一个教师,我想到了英国的一个大学者叫罗素,他有三个特点,第一是高寿;第二是著作本身;第三罗素是大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非常有激情。所以中国社科院的哲学家周国平,他在做哲学报告时,别人问他:“周先生,你讲的是哲学吗?”他讲的不是哲学,但是老师们非常喜欢看周国平的书,他正是用感性的方式来表达理性。周国平开玩笑说,罗素所有的著作都是在五个情感怀抱里诞生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成就,他需要五个激情,没有激情,你成不了学者,你成不了教师。孟德斯鸠的这句话仍然强调内部动力的重要性,毛泽东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内部动力是第一动力,最好的外力是用外力打动内部动力,把你激发起来了,这就是最好的外部动力。把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结合起来,以内部动力为第一动力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动力需要的是追求,我说是一滴水、一滴清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