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汕头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至8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第Ⅰ卷共14小题,均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Ⅱ卷共5小题,合计58分。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第18、19题为选做题,务必在相应标记上涂黑,以确定你的选择,否则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且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年2月,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发布了中国制造首款5G折叠屏手机的消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答案】D【解析】【详解】A.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芯片,A项正确;B.铜属于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做手机线路板,B项正确;C.镁铝合金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C项正确;D.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但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会散失,D-2-项错误;答案选D。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秸秆大量焚烧将产生雾霾B.由地沟油炼制的生物柴油属于烃类物质C.“山东疫苗案”涉及的疫苗,因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D.建设港珠澳大桥时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吊绳,UHMWPE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详解】A.秸秆大量焚烧会产生大量烟尘,导致空气中颗粒物大量增加而产生雾霾,A正确;B.地沟油及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都属于酯类,酯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由地沟油炼制的生物柴油(主要为高级脂肪酸乙酯)属于烃的衍生物,B错误;C.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未冷藏储运,温度较高时蛋白质易变性使疫苗失效,因此要低温保存,C正确;D.聚乙烯(UHMWPE)纤维吊绳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是高聚物,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3.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如图所示,可以由丙烯酸酯加聚得到。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聚丙烯酸酯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单体为CH2=CH-COORD.1mol分子中有n个碳碳双键。【答案】D【解析】【详解】A.聚丙烯酸酯为丙烯酸酯加聚生成的聚合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3-B.聚丙烯酸酯的聚合度n不确定,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故B正确;C.根据聚丙烯酸酯的结构,它是由CH2=CH-COOR经加成聚合反应生成的,单体为CH2=CH-COOR,故C正确;D.聚丙烯酸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D错误;答案选D。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NO3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为3NAB.0.4mol•L-1Na2SO4溶液中,所含的Na+和SO42—总数为1.2NAC.常温常压下,16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D.12g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0.2NA【答案】C【解析】【详解】A.硝酸做氧化剂参与反应,可能被还原为+4、+2等价态,故1mol硝酸参与反应后得到的电子数不一定为3NA个,还可能为NA个等,故A错误;B.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钠离子和硫酸根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16g臭氧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故C正确;D.熔融状态下,NaHSO4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所以1mol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1mol阳离子,则12g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的阳离子数目0.1NA,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NaHSO4在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电离方程式的区别。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泼性分別向两只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烧杯中加入打磨过的同样大小的镁片和铝片,比较反应现象B除去Mg粉中混有的Al粉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C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4-溶液,观察颜色变化D配制0.4000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直接向烧杯中加入250mL水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分別向两只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烧杯中加入打磨过的同样大小的镁片和铝片,根据产生气泡快慢可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泼性,故A正确;B.Al与NaOH反应,Mg不能,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可除去Mg粉中混有的Al粉,故B正确;C.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黄色褪去,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D.n(NaOH)=4.0g40g/mol=1mol,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可以配制0.4000mol·L−1的NaOH溶液,直接向烧杯中加入250mL水只能粗略配制溶液,故D错误;答案选D。6.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蒸发溴水获取溴单质B.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硅酸-5-C.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D.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答案】B【解析】【详解】A.溴容易挥发,不能通过蒸发溴水获取溴单质,故A错误;B.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硅酸钠生成硅酸沉淀,可证明碳酸酸性比硅酸强,故B正确;C.碳酸氢钠不稳定,碳酸钠稳定,为比较稳定性,应将碳酸氢钠盛放在小试管中,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气和氯化氢,应该选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故D错误;答案选B。7.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B.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C.X2M、YM2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知Y为Si,则X、Y、Z、W都在第三周期,再由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依次推出X为Na,M为O,Z为S,W为Cl,然后利用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来解答。-6-【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Y、Z、W、M分别是Na、Si、S、Cl、O。则A、钠和氧还可以形成Na2O2,A错误;B、氯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硅,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B错误;C、X2M、YM2分别是氧化钠和二氧化硅,其中含有的化学键分别是离子键和共价键,C错误;D、Cl2和O3都具有强氧化性,则可以作为消毒剂,D正确;答案选D。8.在恒温、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X和2molY,发生反应:X(g)+2Y(g)M(g)ΔH=-akJ/mol(a0),5min末测得M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1·min-1B.当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C.平衡后升高温度,X的反应速率降低D.到达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kJ【答案】A【解析】【详解】A.v(M)=04mol2L5min.=0.04mol•L-1•min-1,相同时间内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0~5min,Y平均反应速率=2v(M)=2×0.04mol•L-1•min-1=0.08mol•L-1•min-1,故A正确;B.该反应过程中容器的体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因此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所以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X、Y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达到平衡状态时X消耗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akJ,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根据化学平衡的特征判断平衡状态,选择的物理量需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7-9.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制备乙醇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12H22O11属于二糖B.可采取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C.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葡萄糖可以在酒曲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答案】B【解析】【分析】玉米淀粉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玉米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麦芽糖,1分子麦芽糖水解生成2分子葡萄糖,所以麦芽糖属于二糖,故A正确;B.乙醇与水相互溶解,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二者沸点不同,应用蒸馏法分离,故B错误;C.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可以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C正确;D.葡萄糖可以在酒曲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且1mol葡萄糖分解生成2mol乙醇和2mol二氧化碳,故D正确;答案选B。10.在25℃时,FeS的Ksp=6.3×10-18,CuS的Ksp=1.3×10-36,ZnS的Ksp=1.3×10-2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1.3×10-36mol·L-1B.25℃时,F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C.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FeS沉淀生成D.向饱和ZnS溶液中加入少量ZnCl2固体,ZnS的Ksp变大【答案】B【解析】-8-【详解】A.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spK(CuS)=361.310mol•L-1,故A错误;B.由FeS的Ksp=6.3×10-18、CuS的Ksp=1.3×10-36可知,二者的组成形式相同,F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故B正确;C.FeS的Ksp=6.3×10-18、ZnS的Ksp=1.3×10-24,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首先生成溶解度小的沉淀,因此只有ZnS沉淀生成,故C错误;D.向饱和ZnS溶液中存在ZnS的溶解平衡,加入少量ZnCl2固体,锌离子浓度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ZnS的Ksp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B。11.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酸性溶液中:H+、NO3—、SO32—B.pH=12的溶液中:OH—、K+、Cl—、HCO3—C.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NH4+、NO3—、AlO2—、SO42—D.25ºC时pH=7的无色溶液中:Na+、Cl—、SO42—、K+【答案】D【解析】【详解】A.强酸性溶液中H+、NO3-、SO32-之间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pH=12的溶液显碱性,OH—与HCO3—之间发生反应生成C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酸或强碱溶液,酸溶液中H+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碱溶液中,OH—与NH4+之间发生反应生成NH3•H2O,均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25ºC时pH=7的无色溶液显中性,中性溶液中Na+、Cl—、SO42—、K+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