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观后感京利用纪录片《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爆各种视频网站、朋友圈、微博等,掀起新一轮媒体事件,吸引各界大神观看。事实上,关注雾霾在中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是第一次它能同时吸引如此巨大的媒体关注。柴静的视频播出后,赞扬者有之,论点不相上下,无非是肯定其对于知识普及的功效,认为这部纪录片不仅思路清楚,论点清晰,材料充实,而且以一种女性母亲的身份涉入,具有一种特别亲切的人文情怀,非常容易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其播出之后引起的巨大效应就是作品本身就是其艺术魅力的最好证明。跟大家说个特悬的事,你相信吗?做摄影尤其是拍人像拍多了会看面相。貌由心生,而且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管你嘴上说什么,眼睛都是诚实的。但是话虽这么说,以后看见我千万别问我面相的事,我正在学习说真话。一不小心说吐露嘴了,惹你不高兴。在看《看见》之前我看过不少柴静的节目。也了解一些这家伙的圈子,她的朋友比如冯唐,比如罗锤子。常看现代文学和互联网接触多的朋友跟这俩货都不陌生,对了还有左小诅咒玩音乐的这一票人。看一个人的圈子就知道这个人的性格。就像我最开始做摄影时候说的我只给朋友拍照,或者给朋友的朋友拍,因为能成为朋友肯定是有相同点。有互相吸引的磁场。有些时候你的性格因为处在某个位置不好表现,但是你身边的朋友帮你表现了。说这些的目的就一个,那就是柴静是个性情中人,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性情中人。从开始接触到柴静,比如看她的节目,或者从网络上了解这个人。我自己判断这样的人不用再学做人了,天生就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看看她做节目时候的表情,更会理解。很少一本书能让我像庖丁解牛一样去看,第一遍看快感,第二遍理解深层次的内容,第三遍去解构里面的词句表达方式,我还自己手抄做了笔记。这本书就像她自己说的没有可以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她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刚好与这些人相遇。我看这本书虽然看了三遍但是甚至忘了里面的事件,但是我清晰的记住了作者柴静的心理历程变化,就像哲人说的人开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果看懂了生命发现原来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她刚刚进新闻调查做的一期节目是《双城的创伤》,说的是一群初中孩子集体自杀的事件,对于整个事件我不在这里具体的描述。只说一点她在节目结尾为其中一个孩子擦眼泪。这个事当时在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还有一个新名词叫“表演性主持”。她后来问央视的钱老师应不应该这么做,老师说“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之后再回来讨论。但是对她个人的成长影响还是挺大的。毕竟那会才二十出头的年龄。在后再最节目会往专业方向靠,把自己置身事外,自己就是一个报道者,自己就是一个传播者不把自己的感情加进去,让观众自己去评判。然而再后来到了08年做汶川地震的时候她又回来了还是原来的样子。把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不为节目的需要,也不为某个自以为是行内标准的需要,只是真真正正的表达自己应该有的情感。每个人的心都不是秤砣做的,是人都会有善良的一面,好多人却碍于所谓的面子或者其它,羞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什么男儿膝下有黄金,什么男人有泪不轻弹,都是他妈放屁。活一回多不容易,谁知道有没有来世,既然来到这个世上为什么不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至少在情感上不压抑自己。如果想哭的时候都不能哭,想笑的时候都不敢笑,还是死了算了,活着浪费大北京的雾霾。说多了,接着说这本书吧,我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矫揉造作,让人看了很舒服带着人气。从描述的事件里面也能更深层次的了解当下的社会环境和问题。印象很深的一个事是说到拆迁,陈静去采访北大教授陈锡文,大概意思是说拆迁出人命这是正常的经济学现象,不能从道德层面去看拆迁,问题的根源出在了1982年的宪法上,如果宪法不改会一直出现拆迁问题。类似让你读完发人深省或者恍然大悟的的例子在这本书中有很多。如果有时间推荐大家好好读读这本书。不知不觉又到凌晨了,写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