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10学年上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题政治(学考班)命题人:张颖妍审题人:李鑫光2019年11月本试卷共7页,3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方式已是大势所趋。创立新的多元化分配方式的依据在于()A.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B.我国居民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C.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多样化D.劳动依然是人们谋生的手段2.老张自筹资金开办了一家科技公司,雇用了3名研究生从事技术工作研究。这些研究生的工资收入属于()A.按技术要素分配B.按劳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D.按管理要素分配3.我国投巨资修建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四大工程。这些投资属于()A.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B.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4.2018年财政工作仍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下列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的是()A.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保护生态环境B.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2C.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D.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5.有人说,税收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主要强调的是税收的()A.流动性B.无偿性C.固定性D.法制性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计划的关系应该是()A.计划为主体,市场为补充B.计划和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C.计划和市场是根本对立的,不可兼用D.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7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措并举治理雾霾。要“驱霾”换蓝天,政府可以()①运用行政手段,对环境污染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②运用经济手段,给予环保企业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③运用法律手段,强制实行重污染天气机动车禁、限行管理④运用行政手段,要求污染物重点排放企业限产、停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推进绿色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张,形成节能低碳的产业体系。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B.严禁高耗能产业发展,减缓经济增长速度C.积极发展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9.科技改变生活,网络引领未来。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有利于()①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基本经济制度②拉动需求,催生经济增长点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④淘汰落后企业,保证企业盈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加快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C.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搞好国家的宏观调控D.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11.“中国制造2025”构想的提出,对于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影响深远。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工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中国新一轮制造发展制高点,把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未来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型。这有利于()3①促进我国经济实现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变②通过新技术将传统产业打造为高新技术产业③推动产业升级,增强核心技术的竞争力④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2.“资源诅咒”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的现象。国家发展需要自然资源,但也要避免“资源诅咒”。一个国家要摆脱“资源诅咒”,应该()①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资本全球化③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④弱化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职责和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但是,近两三年来,金融业占GDP比例快速提高,制造业比重却在快速下滑。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的做法有()①深化金融领域改革,避免居民投机心理产生②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③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差别化税负标准④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①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5.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广东涌现出以容闳、郑观应、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孙中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引领全国潮流的人物,当时广东文化的先进性和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直到最近30年的改革开放,广东文化仍旧以新的形态、观念和产品引领潮流。广东文化要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②继承优良传统,保持地方特色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6.早在3000年前,东西方舞乐艺术交流的盛会,就在新疆的天山脚下拉开序幕,流传至今的传统舞乐艺术,大多得益于丝绸之路文化的深层滋养,而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文化的前沿窗口,许多西域舞乐文化多从新疆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对我国古代音乐、舞蹈的繁荣作出了贡献,而且对宋词、元曲以及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都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表明()4①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可以促进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对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的认同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③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因时而变才能对个人发挥积极作用④文化创作必须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17.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道理是()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C.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D.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18.目前顶尖的设计师都倾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起来,既展现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又弘扬了现代理念。这说明文化发展应该()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有文化的积累与发展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精神③发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9.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广东信宜镇隆飘色是流传于粤西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而踩高跷则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项传统艺术活动,虽然一南一北,但各有各的精彩。这体现了中华文化()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21.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2.白胡子圣诞老人和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之间,装饰着大红的中国结或喜庆的红灯笼——每年岁末,走在上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类似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圣诞装饰”令人眼花缭乱。“中国式圣诞节”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2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呼唤中国精神,民族复兴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弘扬,中国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是告诉我们()5①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③中华文化是中国精神的精髓④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4.在不同情境下发展的海峡两岸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差异和特色,但是以同根同祖同文的亲情为纽带,存在着如两岸人民通用闽南语、共同供奉妈祖等割不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这表明()A.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B.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C.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25.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中国人民不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A.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B.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C.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D.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26.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7.我们民族的“精神能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就是我们党的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人格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屹立起的一座座“精神丰碑”。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A.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B.深厚的民族性C.相对的稳定性D.彻底的革命性28.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阅读,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A.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B.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C.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29.云南丽江古城的建筑历史悠久,交相辉映,既有汉、白、彝、藏各民族的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民族文化史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①各民族文化的互相交流、借鉴、吸收②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是无法区分的③传统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④各民族文化既有融合,又有各自的特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0.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连绵不断。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②因为基因单一,所以长存③一直都是强大的,引领世界文化④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6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1.有人认为,电视、网络传播的知识都属于大众文化,我们都应汲取。这种认识()A.错误,因为科学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教育B.正确,因为大众所需要的文化都属于先进文化C.正确,因为大众文化都应得到倡导D.错误,因为大众传媒传播的文化既有先进文化,又有腐朽、落后文化32.当前,有的媒体报道是为了“炒作”而不顾事实,为了“卖点”而不顾品位,为了“轰动效应”而不顾社会效益。这种现象是()A.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B.片面追求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的表现C.大众文化的普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