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器的内壁涂层C.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和光电池D.活性炭具有去除异味和杀菌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A、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多糖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反应其的内壁涂层,故B正确;C、SiO2属于原子晶体,不导电,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制作光电池的原料是晶体硅,故C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去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故D错误;答案选D。2.国际计量大会第26届会议新修订了阿伏加徳罗常数(NA=6.02214076×1023mol-1),并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g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AB.将7.1gCl2溶于水制成饱和氯水,溶液中Cl-、ClO-和HC1O的微粒数之和为0.1NAC.标准状况下,11.2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AD.20g的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答案】D【解析】【详解】A、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1mol金刚石中含有2molC-C,即12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物质的量为12g12g/mol×2=2mol,故A错误;B、氯气溶于水,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溶液中含有氯元素的微粒有Cl2、Cl-、ClO-、HClO,溶液中Cl-、ClO-、HClO微粒物质的量之和小于0.1mol,故B错误;-2-C、NO与O2发生2NO+O2=2NO2,根据所给量,NO不足,O2过量,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和为0.75mol,但2NO2N2O4,因此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小于0.75mol,故C错误;D、D2O为2H2O,其摩尔质量为20g·mol-1,20gD2O中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20g20g/mol×10=10mol,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易错点是选项B,学生认为氯气通入水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忽略了氯水的成分“三分子四离子”,三分子为:Cl2、HClO、H2O,四离子:H+、Cl-、ClO-、OH-,因此氯元素在水中存在形式有Cl2、HClO、Cl-、ClO-,从而做出合理分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草纲目》中记载:“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其法”是指蒸馏B.《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是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乙烯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C.《新修草本》有关“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是指含铁的合金。【答案】B【解析】【详解】A、“用浓酒和糟人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这是蒸馏的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B、“泽中有火”是对甲烷在湖泊池沼在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故B符合题意;C、“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则说明含有Fe2+,即“青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故C不符合题意;D、“剂钢”是铁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4.2.0molPC1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0mol,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mol-3-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是A.0.40molB.0.20molC.大于0.80mol,小于1.6molD.小于0.80mol【答案】C【解析】【详解】达到平衡后移走1.0molPCl3和0.5molCl2,重新达到平衡,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1.0molPCl3和0.50molCl2达到的平衡,与原平衡比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减小,故达到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大于原平衡的一半,即达到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大于1.6mol×12=0.8mol,但小于1.6mol,故选项C正确;答案选C。5.3-甲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可用于制备多种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4H8O2B.与环氧乙烷()互为同系物C.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结构)的羧酸有4种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平面【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推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5H10O2,故A错误;B、环氧乙烷是三元环,而3-甲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是四元环,且二者分子构成上相差的不是n个CH2,因此两者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C、属于羧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OOH、CH3CH2CH(COOH)CH3、(CH3)2CH2COOH、(CH3)2CCOOH,共有4种,故C正确;D、根据结构简式,结构中C为sp3杂化,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故D错误;答案选C。6.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Y、Z的族序数之和为-4-12;X与Y的电子层数相同;向过量的ZWY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既有黑色沉淀生成又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Z)r(Y)r(X)r(W)B.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2XO3H2YO4C.单质熔点:XYD.ZWY是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中只存在一种电离平衡【答案】B【解析】【分析】向过量的ZWY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黑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黑色沉淀是CuS,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为H2S,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即ZWY为KHS,Z为K,W为H,Y为S,W、X、Y、Z的族序数之和为12,则X位于IVA族,X与Y的电子层数相同,X和Y位于同周期,即X为Si。【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KSiSH,故A错误;B、S的非金属性强于Si,即H2SO4的酸性强于H2SiO3,故B正确;C、Si为原子晶体,S单质为分子晶体,即Si的熔点高于S,故C错误;D、ZWY为KHS,HS-在水中既有电离也有水解,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应从向过量的ZWY溶液中滴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黑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入手,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为H2S,黑色沉淀为CuS,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应是2HS-+Cu2+=CuS↓+H2S↑,最后根据信息推出其他,这就需要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熟练掌握。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B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5-C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铜屑,铜溶解Fe3+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D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的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苯酚浊液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与Na2CO3发生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推出苯酚的酸性强于HCO3-,故A错误;B、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要求环境为碱性,本实验未中和硫酸,因此未出现银镜,不能判断蔗糖是否水解,故B错误;C、FeCl3溶液中加入Cu,发生Cu+2Fe3+=2Fe2++Cu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得出Fe3+的氧化性强于Cu2+,故C正确;D、题目中没有说明CH3COONa和NaNO2的浓度,无法根据pH的大小,判断CH3COOH和HNO2酸性强弱,故D错误;答案选D。8.为研究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利用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髙B.铜帽溶解的反应可能有H2O2+Cu+2H+=Cu2++2H2OC.与锌粉反应的离子可能是Cu2+、H+D.“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高温灼烧即可得纯净的ZnO-6-【答案】D【解析】【详解】A、溶解时需要加入H2O2,H2O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因此“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高,故A叙述正确;B、根据流程,“溶解”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Cu+O2+4H+=2Cu2++2H2O,或者发生Cu+H2O2+2H+=Cu2++2H2O,故B叙述正确;C、根据流程,过滤后得到海绵铜,说明“反应”过程中含有Cu2+,加NaOH溶液,调节pH=2,说明溶液显酸性,即“反应”过程中能与Zn反应的离子是Cu2+和H+,故C说法正确;D、过滤操作得到滤液中含有ZnSO4,蒸发结晶、过滤干燥得到的是ZnSO4,且滤液中含有Na2SO4,因此最后的得到的物质是混合物,故D叙述错误;答案选D。9.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收集氯气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碘蒸汽反应达平衡后,加压,混合气体颜色变深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合成三氧化硫过程中使用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定义进行分析。【详解】A、Cl2与H2O发生Cl2+H2OH++Cl-+HClO,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增加Cl-浓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抑制Cl2的溶解,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B、H2和I2发生H2+I22HI,组分都是气体,且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即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组分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故B符合题意;C、浓氨水中存在NH3+H2ONH3·H2ONH4++OH-,加入NaOH固体,增加溶液中OH-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aOH固体遇水放出热量,使NH3逸出,故C不符合题意;D、2SO2+O22SO3,使用过量的氧气,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提高,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7-10.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时HF(aq)+OH—(aq)=F—(aq)+H2O(l)△H=—67.7kJ·mol—1②H+(aq)+OH—(aq)=H2O(l)△H=—57.3kJ·mol—1在20mL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H+(aq)+F−(aq)△H=+10.4kJ·mol—1B.当V=20时,溶液中:c(OH—)=c(HF)+c(H+)C.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mol·L—1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答案】B【解析】【详解】A项,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可得:HF(aq)H+(aq)+F-(aq)ΔH=-10.4kJ·mol-1,故A错误;B项,当V=20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OH-)=c(HF)+c(H+),也可由物料守恒[c(Na+)=c(F-)+c(HF)]及电荷守恒[c(H+)+c(Na+)=c(F-)+c(OH-)]来求,故B项正确;C项,结合B选项的分析,由于HF为弱酸,因此F-水解,故溶液中存在:c(F-)<c(Na+)=0.05mol·L-1,C项错误;D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取决于V的大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F-)>c(H+)>c(Na+)>c(OH-)或c(F-)>c(Na+)>c(H+)>c(OH-)或c(Na+)=c(F-)>c(OH-)=c(H+)或c(Na+)>c(F-)>c(OH-)>c(H+),故D项错误。答案选B。11.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其转化,某小组进行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