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梁家河学习心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工程师梁家河学习心得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特基金会的邀请在柏林发表演讲,阐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Xi在演讲中用《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这个人物来抨击西方社会的“中国威胁论”,反应速度之快可以说是“脱口而出”。当时没有太在意,只惊叹它的才华和修养,却忘了深入探究原因。直到今天,听完《梁家河》第五集的音频,我才恍然大悟,“脱口而出”的成就感其实来源于书本。1969年,习近平作为知青来到梁家河,那个时候的梁家河并不富足。即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习近平从未有一刻松懈过他那颗坚持学习的心,在梁家河的七年,他始终坚持读书,坚持“修身”,最终,走上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大概意思是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只有自己的修养起来了,才足以去谋划其他事情。而对于当时的习近平来说,他到梁家河那会儿,还只是个15岁的小娃娃,这么小的娃娃谈何平天下,习总书记当时也是这么想的,“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对读书的热爱与痴迷,贯穿习近平的人生轨迹。从梁家河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基层工作到治国理政,习近平一路走来,始终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梁家河有件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位来自北京五十七中的学生说他有本《浮士德》,习近平跑了30里路去找他借。习近平还读过许多俄罗斯作品,普希金的爱情诗《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翻阅“习近平书单”中的书籍,如同走进一个辽阔而自由的思想世界。习近平直言:“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越是品读经典,越能拥有广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崇高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可见读书对一个人修养的影响之大。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习近平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一个人能“脱口而出”的东西,必然是曾经熟悉的事物,而最简便快捷的方式,就是读书了。在习近平看来,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能给人启迪,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沟通的方式。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换句话说,只有逐渐达到“修身”的目的,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习总书记的学习观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只有静心“修身”,坚持学习,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守住学习的动力与耐力,我们才能达到“脱口而出”的修养。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