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人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故事的主题思想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3、分析戏剧的艺术特色关于作者1936年出生在南京,父亲毕业于美国哈弗商学院。1954年高中肄业后赴宁夏贺兰县乡村插队务农。1955年至甘肃省委干部文化学校任教。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重新执笔创作。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受家庭影响,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中学时代开始广泛接触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作品,并尝试文学创作,曾写作发表了60余首诗歌。1992年,张贤亮又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下海弃文从商。宁夏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宁夏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历史。面对宁夏的荒凉、沉寂,面对巍峨无语的贺兰山,镇北堡是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张贤亮从这片荒凉中看到了商机,1993年张贤亮当起了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建立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在影视圈内颇有影响。著名作家张贤亮的三部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初吻》等。张贤亮尤其擅长描写男人和女人复杂而微妙的原欲冲动。其作品大多反映男女之间最原始、最本质的情感关系。张贤亮几乎每部作品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一版再版戏剧内容介绍《牧马人》反映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去美国、落实华侨政策后回国的父亲许景由与在阶级斗争中长大并由于家庭出身划为右派,发配祁连山成为牧马人,最后落实政策成为牧场小学教师的儿子许灵均在北京相遇后,这两代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下的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人生观、爱情观、道德观。父亲许景由希望儿子跟他去美国继承他的事业,以弥补自己当初弃子离妻的内疚,许灵均却深爱着自己的妻儿,也不愿离开同甘共苦的牧场人,最后放弃跟父亲去美国的机会,毅然回到他热爱的学校和牧场,与自己的患难妻子秀芝和可爱的儿子过上拨乱反正后的平静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关于影片影片以严峻、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多年的命运,从扭曲的时代中挖掘出美,从普通人身上迸射出真与善的光辉。凝聚在主人公命运中的伤痕与甜蜜,痛苦与欢乐,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劳动者质朴、纯真的、感情与雄浑壮美的草原生活图景相交融,抒发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情。影片对李秀芝和郭子两个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鲜明、生动的个性相统一的特点,因面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影片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它抓住了“笑中含泪”的特点,让人们在酸甜苦辣之中去深思和回味。人物形象许灵均:在扭曲的社会里蜕变而成的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爱祖国、爱草原的一个知识青年。在与命运抗争的岁月里,他的质朴与善良,他的执着与追求,迸射出普通人身上真与善的光辉。李秀芝:一个纯真、质朴、善良的农家女子一个爱生活、爱丈夫、爱家庭的贤妻良母苦难的岁月造就了她自信、坚韧、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可贵品格。艺术特色1、在戏剧冲突上:通过父子的矛盾、夫妻的和谐来表达家与国、个人与社会两组命题的冲突与取舍。其巧妙之处在于父亲代表城市与外国(资本主义),儿子代表农村与中国(社会主义),父子关系的因循守旧与冲破桎梏的标准在这里倾覆。2、结构上,打破了原作的块状结构,改为一种更为自由的根据主人公思绪起伏而发展的看似随意的片段式段落来结构全片,显然更胜一筹。细部动用了大量闪回;声音部分,旁白也充斥全片。《牧马人》通过人物的情绪流动妥善处理了闪回与现实的段落衔接,形成了一个较好的结构方式。主题思想一、强调劳动换来金钱,和不劳而获的金钱的区别。里面从珊有一句台词(对她儿子说的):“钱只有自己挣来的花得才有意思,花得才心里安逸。我买盐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卖鸡蛋得来的钱;我买辣子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割稻子得来的钱;我给你买本本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我加班打场得来的钱……”二、强调社会地位不会改变爱情。李秀芝(对他丈夫)说:“你是右派的时候,在我眼里你是我男人,你平反了还是我男人,你要去美国坐汽车住洋楼你还是我男人。”三、强调知识差距无法改变爱情。当男主人公父亲的女秘书,一个留美的美女问男主人公,怎么和他不识字的老婆交流的时候,男主人公说:“人是高级动物,知识带来的差距本来就很小,况且经历也是一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