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B.常温下浓硝酸与铝发生钝化,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C.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D.Mg可用于制造燃烧弹和照明弹等【答案】A【解析】分析:A.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B、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C、根据漂白液和漂白粉的制取来分析;D.制造燃烧弹和信号弹需燃烧时有耀眼白光;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10-7~10-9m)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浊液的粒子直径大于100nm,故A错误;B、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因此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故B正确;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漂白液,氯气和石灰乳反应能制得漂白粉,均为含氯的消毒剂,故C正确;D.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以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故D正确;故选A。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个B.将NA个NH3分子溶于1L水中所得氨水的浓度为1mol·L-1C.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与22.4L苯所含分子数均为NAD.向含有0.2molNH4Al(SO4)2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溶解,消耗OH-的数目为0.8NA【答案】A【解析】A.Na2O2与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即NA个,故A正确;B.NA个NH3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1L水中所得氨水的体积不是1L,浓度不是1mol·L-1,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其物质的量为1mol,苯是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D、氢氧化钠先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0.2mol铝离子消耗20.6mol氢氧根;然后与铵根结合生成一水合氨,0.2mol铵根离子消耗0.2mol氢氧根;最后氢氧根与0.2mol氢氧化铝反应转化为偏铝酸钠溶液,此过程消耗氢氧根0.2mol,故整个过程共消耗的OH-1mol,即为NA个,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发生的反应和先后顺序,氢氧化钠先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与铵根结合生成一水合氨,同时注意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最后氢氧化铝要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溶液。3.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中按WXYZ的顺序)A.SSO2SO3H2SO4B.NaNa2O2NaOHNaClCFeFeCl3Fe(OH)2FeCl2D.AlAlCl3NaAlO2Al2(SO4)3【答案】D【解析】【分析】A.硫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B.Na燃烧生成Na2O2;C.铁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D.Al与HCl反应生成X,Al与NaOH反应生成Y,Al与硫酸反应生成Z,Z与氯化钡反应生成X,X与NaOH反应生成Y,Y与硫酸反应生成Z。【详解】A、S不能一步转化为SO3,选项A错误;B、NaCl不能一步转化为Na2O2,选项B错误;C、FeCl3不能一步转化为Fe(OH)2,选项B错误;D、铝与盐酸或氯气等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过量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铝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铝,选项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条件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2-3CO、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3④②③②①【答案】B【解析】【详解】检验氯离子用AgNO3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可用Mg(NO3)2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可用Ba(NO3)2溶液;由于碳酸根离子能与AgNO3溶液、Mg(NO3)2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银沉淀、碳酸镁沉淀,故要先检验CO32-,再检验OH-和Cl-;由于OH-与Ag+结合形成极不稳定的氢氧化银,故要先检验OH-;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可先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再滴加Mg(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OH-,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故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②③;故答案选B。【点睛】酸碱盐溶解性规律:钾钠铵盐硝酸盐,全都溶在水中间,碳酸、磷酸两种盐,溶者只有钾钠铵,盐酸盐难溶银亚汞,硫酸盐难溶钡和铅,碱只溶钾钠钡钙氨,酸难溶是硅酸;此题是离子共存问题的具体应用,掌握好酸碱盐溶解性规律,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2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B.1230.1molLNaCO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C.常温常压下,222.4LCl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36.0210个D.室温下,稀释130.1molLCH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答案】A【解析】分析: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温度升高,盐类的水解程度增大。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稀释130.1molLCHCOOH溶液,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减小。详解: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2H在负极上失去电子,A正确;B.1230.1molLNaCO溶液加热后,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变大,溶液的pH增大,B不正确;4C.常温常压下,222.4LCl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其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236.0210个,C不正确;D.室温下,稀释130.1molLCHCOOH溶液,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减小,故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不正确。本题选A。6.硫酸锌是制造锌钡白和锌盐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作印染媒染剂,医药上用于催吐剂。已知25℃时,Ksp[Zn(OH)2]=1.0×10-17,Ksp[Ag2SO4]=1.2×10-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ZnSO4固体时,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w减小B.在ZnSO4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关系为:c(Zn2+)+c(H+)=c(OH-)+c(SO42-)C.在0.5L0.10mol·L-1的Zn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2mol·L-1的AgNO3溶液,即可生成Ag2SO4沉淀D.常温下,要除去0.20mol·L-1ZnSO4溶液中的Zn2+,至少要调节pH≥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A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在ZnSO4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关系为:2c(Zn2+)+c(H+)=c(OH-)+2c(SO42-),B错误;C、在0.5L0.10mol·L-1的Zn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2mol·L-1的AgNO3溶液后,c(SO42-)=0.05mol·L-1,c(Ag+)=0.01mol·L-1,Q=c2(Ag+)c(SO42-)=5×10-6Ksp,所以不会生成Ag2SO4沉淀,C错误;D、要除去0.20mol·L-1ZnSO4溶液中的Zn2+,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c2(OH-)=Ksp[Zn(OH)2]/c(Zn2+)=1.0×10-17/1×10-5=10-12mol·L-1,c(OH-)=10-6mol·L-1,则c(H+)=10-8mol·L-1,所以至少要调节pH≥8,D正确。答案选D。考点:环境污染7.将2.32gNa2CO3、NaOH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配成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5A.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32-+H+=HCO3-B.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224mLC.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NaHCO3D.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0.60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32-+H+═HCO3-,故A正确;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根据方程式n(CO2)=(35-25)×10-3L×1mol/L=0.01mol,所以二氧化碳的体积为:0.01mol×22.4L/mol=224mL,故B正确;C、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32-+H+═HCO3-,所以A点的溶质为NaC1、NaHCO3,故C正确;D、由反应HCO3-+H+=H2O+CO2↑,n(CO2)=n(Na2CO3)=(45-25)×10-3×1=0.02mol,所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32g-0.02×106g=0.2g,故D错误;故选D。【考点定位】考查混合物计算【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侧重学生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的考查。理解判断各阶段发生的反应是关键。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32-+H+═HCO3-;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8.碱式碳酸镁可用于生产牙膏、医药和化妆品等,化学式为4MgCO3·Mg(OH)2·5H2O,某碱式碳酸镁样品中含有SiO2杂质,为测定其纯度,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方案I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纯度。(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a→_____,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6(3)当样品充分反应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II①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g;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煅烧,冷却后称量;③重复操作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m1g。(4)下列仪器中,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6)有同学认为方案II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发生MgCO3+SiO2MgSiO3+CO2↑,会导致测定结果有误,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MgCO3·Mg(OH)2·5H2O+5H2SO45MgSO4+11H2O+4CO2(2).debcb(3).除去生成的CO2中的水蒸气(4).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出,使其被完全吸收(5).E(6).将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以内(7).错误(8).该反应的发生不影响固体质量差【解析】本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于“测定碱式碳酸镁纯度”实验的评价,涉及碳酸盐受热分解和二氧化碳性质等。(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MgCO3·Mg(OH)2·5H2O+5H2SO4=5MgSO4+11H2O+4CO2↑。(2)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通过干燥管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干燥管的方向是“宽进细出”;为了防止空气中水蒸气、二氧化碳进入量化二氧化碳质量的干燥管,需要再连接一个干燥管。故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ebcb,丁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水蒸气。(3)当样品充分反应完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出被完全吸收。(4)该方案不会用到的是E。(5)判断样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样品连续两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质量相差0.1g以内;本实验加热前需要称量坩埚的质量、坩埚与药品的质量和,加热至质量恒重,至少称量两次,一共至少需要称量4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