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应的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l:27S:32Cl:35.5Cu:64Fe:56Br:80Ba:137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蛋白质是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面包B.米饭C.牛肉D.蔬菜【答案】C【解析】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其余存在于血液、皮肤、软组织、毛发、蹄、角中;另外,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的种子里也含富含蛋白质;A.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所以错误;B.大米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所以错误;C.鸡蛋富含蛋白质,所以正确;D.蔬菜富含维生素,所以错误;故选C。点睛:理解和熟记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是解题关键,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其余存在于血液、皮肤、软组织、毛发、蹄、角中.另外,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的种子里也含富含蛋白质。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NH3B.乙醇C.CuD.NaCl【答案】D【解析】【详解】A.氨气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氨气自身不能电离,氨气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乙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铜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是在熔融状态下或者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2-【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氨水能够导电,是因为生成的一水合氨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不是氨气电离的,类似的含有二氧化碳等,也属于非电解质。3.在容量瓶上无需有的标记是A.刻度线B.温度C.浓度D.规格(容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刻度线,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容量瓶的结构,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4.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水和CCl4B.干燥Cl2C.转移溶液D.蒸发食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水和CCl4分层,分离水和CCl4用分液的方法,故A正确;用浓硫酸干燥Cl2,氯气由长管进短管出,故B错误;转移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蒸发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5.下列关于32He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32He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B.32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3-C.32He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D.32He和42He是两种不同的核素【答案】D【解析】【详解】A.3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中子数为3-2=1,故A错误;B.3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故B错误;C.3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故C错误;D.32He和42He的质子数均为2,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故D正确;故选D。6.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A.CaH2+2H2O=Ca(OH)2+2H2↑B.Fe2O3+3CO2Fe+3CO2C.2Al+Fe2O3Al2O3+2FeD.4NH3+5O24NO+6H2O【答案】C【解析】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这样反应为置换反应,符合条件的只有铝热反应,C正确;正确选项C。7.钠与水反应时,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先沉入水中③钠熔成光亮的小球④四处游动⑤发出“嘶嘶”的响声,甚至发生轻微的爆炸⑥滴入酚酞溶液变红A.全部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⑥D.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①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钠会浮在水面上,①正确,②错误;③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的生成强碱氢氧化钠和氢气,且放出大量的热,放出是热量导致钠熔化成小球,③正确;④放出的气体导致钠受力不均而迅速游动,最后钠和水完全反应而消失,④正确;-4-⑤钠和水反应迅速,且有气体生成,所以发出嘶嘶的声音,⑤正确;⑥钠和水反应生成强碱而使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⑥正确。考点:考查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8.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H2OB.CaO+H2O=Ca(OH)2C.2H2O22H2O+O2↑D.CaCO3CaO+CO2↑【答案】C【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升降。据此解答。【详解】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选;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选;C、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C选;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选;答案选C。9.MgCl2、KCl、K2SO43种盐配成混合液后,若溶液中n(K+)=1.5mol、n(Mg2+)=0.5mol、n(Cl-)=1.5mol,则溶液中n(SO42-)应为A.0.5molB.0.25molC.0.15molD.1mo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定律,2n(Mg2+)+n(K+)=n(Cl-)+2n(SO42-),得n(SO42-)=(2×0.5mol+1.5mol-1.5mol)/2=0.5mol,答案选A。考点:考查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10.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A.5∶2B.3∶1C.15∶2D.1∶3【答案】C-5-【解析】【详解】0.5L1mol/L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3=3mol/L,含有Cl-的物质的量=0.5L×3mol/L=1.5mol,0.2L1mol/L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含有Cl-的物质的量=0.2L×1mol/L=0.2mol,故二者含有Cl-的数目之比=1.5mol∶0.2mol=15∶2,故选C。11.气体体积的大小,跟下列因素几乎无关的是()A.分子个数B.分子直径C.压强D.温度【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微粒数目、分子本身大小以及分子间的距离等因素.温度、压强决定气体分子间距,对于气体来说,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分子本身可以忽略不计.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答案】C【解析】【详解】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测量的是馏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A错误;B.萃取实验中,萃取剂和原溶剂不能互溶,水和乙醇互溶,所以乙醇不能作萃取剂,故B错误;C.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以防止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故C正确;D.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受热不均匀会使冷凝管破裂,蒸馏完毕,防止蒸汽外逸,所以应该先撤酒精灯,再关冷凝水,故D错误;-6-故选C。13.在含有大量H+、Ba2+、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SO42-C.Ag+D.NH4+【答案】D【解析】【详解】A.H+、OH-能够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a2+、SO42-能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Ag+、Cl-能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H+、Ba2+、Cl-、NH4+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SO4溶液与氨水反应:H++OH-=H2OB.CuO与稀盐酸反应:CuO+2H+=Cu2++H2OC.AlCl3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Cl3+3OH-=Al(OH)3↓+3Cl-D.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答案】B【解析】【详解】A.NH3•H2O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化学式表示,与H2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H2O+NH4+,故A错误;B.CuO不溶于水,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O+2H+═Cu2++H2O,故B正确;C.AlCl3溶于水,完全电离,用离子表示,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故C错误;D.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离子反应需要符合客观事实,类似的还有,金属与硝酸反应不放出氢气,铜与稀硫酸或盐酸不反应等。15.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7-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A.①②③④B.②和③C.④和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式可知,如果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二者的分子数相等,所含的氧原子数是1︰2的。而原子总数是2︰3的,碳原子数是1︰1的,含有的电子数是14︰22,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16.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A.Cu(Fe)----加盐酸,过滤;B.NaCl溶液(碘)----CCl4,萃取、分液;C.KNO3溶液(NaCl)----降温结晶,过滤D.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答案】D【解析】【详解】A.Fe与盐酸反应,而Cu不能,则加盐酸后过滤可除去Cu中的Fe,故A正确;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不易溶于水,则加CCl4,萃取、分液可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碘,故B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冷却结晶,过滤可实现除杂,故C正确;D.CO2和HCl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故D错误;故选D。1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可能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8-C.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答案】A【解析】【详解】A.盐酸能与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可能有CO32-,故A正确;B.氯化钡能与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不一定有SO42-,故B错误;C.银离子能与硫酸根、碳酸根、氯离子等生成白色沉淀,不一定有Cl-,故C错误;D.碳酸钠能与钙离子或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不一定有Ba2+,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硫酸根离子检验是加入的盐酸和氯化钡的先后顺序,应该先加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18.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Cl-、SO42-B.Cu2+、K+、SO42-、NO3-C.K+、NH4+、SO42-、CO32-D.Ba2+、Na+、Cl-、SO4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在无色强酸性溶液中Na+、K+、Cl-、SO42-,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B.Cu2+在溶液中显蓝色,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在酸性溶液中CO32-,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Ba2+与SO4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19.“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