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2020届高三化学7月教学摸底质量检查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Fe56Cu641.历史文物本身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合金B.秦朝兵马俑用陶土烧制而成,属硅酸盐产品C.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碳纤维D.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分析,其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答案】C【解析】【详解】A.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铜锡的合金,故A正确;B.陶瓷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秦朝•兵马俑用陶土烧制而成的陶,属硅酸盐产品,故B正确;C.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作画用的一些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故C错误;D.铜绿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呈绿色,故D正确;故选C。2.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还含有少量FeS2)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烧渣分离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Fe3O4分离出来B.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5C.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Al2O3D.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CaSO4【答案】B【解析】【分析】-2-由流程可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还含有少量FeS2)为原料,通入空气焙烧时,因为含有少量FeS2,会产生二氧化硫,加入氧化钙达到吸收二氧化硫的目的,防止二氧化硫排放污染空气,焙烧产物经过氢氧化钠溶液碱浸,三氧化二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过滤后,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偏铝酸根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洗涤后灼烧氢氧化铝即可生产三氧化二铝;碱浸过程中,三氧化二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过滤后留在滤渣中,加入FeS2与三氧化二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四氧化三铁,利用四氧化三铁的磁性实现其与烧渣的分离。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Fe3O4有磁性,可以用磁铁将Fe3O4从烧渣中分离出来,故A正确;B.隔绝空气焙烧,FeS2与Fe2O3反应,生成SO2和Fe3O4,反应方程式为:FeS2+16Fe2O311Fe3O4+2SO2↑,由方程式可知n(FeS2)∶n(Fe2O3)=1∶16,故B错误;C.滤液中含有AlO2-,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AlO2-+CO2+2H2O=Al(OH)3↓+HCO3-,生成Al(OH)3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后得到Al(OH)3,再灼烧Al(OH)3,反应为:2Al(OH)3+3H2O,即可制得Al2O3,故C正确;D.铝土矿中含有FeS2,FeS2焙烧生成SO2,CaO与SO2、O2反应:2CaO+2SO2+O2=2CaSO4,CaSO4可用于建筑材料,故D正确;故选B。【点睛】了解制备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工艺流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CaO与SO2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钙能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3.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口导出的气体可使新制氯水褪色B.从b层液体中分离出苯的操作是分馏C.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D.可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a层液体中含有的NH3【答案】D【解析】-3-【详解】A.煤高温干馏产生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焦炉煤气是煤干馏的气体产物,主要含有甲烷、氢气、乙烯和一氧化碳,其中乙烯可以使氯水褪色,故A正确;B.b层液体是煤高温干馏产生的煤焦油,可以利用物质沸点不同,通过控制温度用分馏方法分离出苯,故B正确;C.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和冷凝作用,故C正确;D.检验a层液体中含有的NH3,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证明含氨气,不能使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故D错误;故选D。4.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X、Z原子序数之和是Y、W原子序数之和的1/2。甲、乙、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是某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乙和丁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化合物N是具有漂白性的气体(常温下)。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W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B.化合物N与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C.原子半径:r(Y)r(Z)r(W)D.Z与X、Y、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元素均满足8电子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X、Z原子序数之和是Y、W原子序数之和的12,甲、乙、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是某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乙和丁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一种“绿色氧化剂”,乙为H2O2,则丁为H2O,结合图中转化关系可知,M为O2,化合物N是具有漂白性的气体(常温下),则N为SO2,则甲为Na2S,丙为H2S,因此X为H、Z为Na,Y为O、W为S,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Z为Na,Y为O、W为S,甲为Na2S,乙为H2O2,M为O2,丙-4-为H2S,N为SO2,丁为H2O。A.含S元素的盐溶液中,硫酸氢钠显酸性,亚硫酸钠显碱性,硫酸钠为中性,故A正确;B.化合物N为SO2,具有还原性,能够将溴水还原,使溴水褪色,乙烯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前者是氧化还原反应,后者是加成反应,原理不同,故B错误;C.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于半径:r(Z)>r(W)>r(Y),故C错误;D.NaH中H满足最外层2电子稳定结构,不是8电子结构,故D错误;故选A。5.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其原理图如图所示。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铅蓄电池的结构中O2的作用可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B.铅蓄电池放电时P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Pb-2e-=Pb2+C.电池工作时,H+移向PbO2板D.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阴极析出2.4g铜时,铅蓄电池内消耗H2SO4物质的量至少是0.075mol【答案】B【解析】-5-【详解】A.铅蓄电池的结构中正极产生的O2,可以快速通过隔板通道传送到负极还原为水,同时能够抑制负极上氢气的产生,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故A正确;B.铅蓄电池中Pb电极为负极,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故B错误;C.铅蓄电池工作时为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因此H+移向PbO2板,故C正确;D.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阴极析出2.4g铜,即64g2.4g/mol=0.0375mol时,转移电子0.0375mol×2=0.075mol,根据Pb+PbO2+2H2SO4═2PbSO4+2H2O,铅蓄电池内消耗H2SO4物质的量至少是0.075mol,故D正确;故选B。6.我国科研人员以蹄叶橐吾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Ⅰ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倍半萜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化合物Ⅰ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化合物Ⅰ,可用Br2的CCl4溶液C.化合物Ⅱ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D.化合物Ⅰ分子中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答案】B【解析】【详解】A.化合物I中含C=C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正确;B.两种化合物中均含C=C,均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所以用Br2的CCl4溶液不能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化合物Ⅰ,故B错误;C.化合物Ⅱ中含-Cl、-OH、C=C,则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故C正确;D.连有4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化合物Ⅰ分子中有含有5个手性碳原子-6-(),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手性碳原子的判断方法。7.25℃时,NaCN溶液中CN-、HCN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向10mL0.01mol·L-1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的坐标为(9.5,0.5)]。下列溶液中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Kh(NaCN)=10-4.5mol/LB.图甲中pH=7的溶液:c(Cl-)=c(HCN)C.图乙中b点的溶液:c(CN-)c(Cl-)c(HCN)c(OH-)c(H+)D.图乙中c点的溶液:c(Na+)+c(H+)=c(HCN)+c(OH-)+c(CN-)【答案】AB【解析】【分析】25℃时,NaCN溶液中CN-、HCN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可知CN-、HCN含量相等时,溶液呈碱性,说明HCN电离程度小于CN-水解程度,向10mL0.01mol•L-1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0.01mol•L-1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加入盐酸5mL时,溶液组成为NaCN、HCN,溶液呈碱性,加入盐酸10mL时,完全反应生成HCN,溶液呈酸性,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a点的坐标为(9.5,0.5),则a点c(HCN)=c(CN-),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K(NaCN)=cOHcHC()(Nc)CN=c(OH-)=10-4.5mol/L,故A正确;-7-B.图甲中pH=7的溶液中c(H+)=c(OH-),由溶液的电荷守恒可知:c(Na+)+c(H+)=c(OH-)+c(CN-)+c(Cl-),结合物料守恒c(Na+)=c(HCN)+c(CN-)可知:c(Cl-)=c(HCN),故B正确;C.图乙中b点反应生成等浓度的NaCN、HCN,溶液呈碱性,则HCN电离程度小于CN-水解程度,可知c(HCN)>c(CN-),故C错误;D.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c(Cl-)=c(HCN)+c(CN-),根据电荷守恒c(Na+)+c(H+)=c(Cl-)+c(OH-)+c(CN-),则c(Na+)+c(H+)=c(HCN)+c(OH-)+2c(CN-),故D错误;故选AB。8.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成分有A12O3、Fe2O3、Fe3O4和SiO2等物质。综合利用粉煤灰不仅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获得纳米Fe2O3等重要物质。已知:i伯胺R-NH2能与Fe3+反应:3R-NH2+Fe3++SO42-+H2OFe(NH2-R)(OH)SO4+H+生成易溶于煤油的产物。iiFe3+在水溶液中能与Cl-反应:Fe3++6Cl-[FeCl6]3-(1)写出过程I中Fe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2)过程II加入过量H2O2的作用是___。(3)过程II加入伯胺一煤油对浸取液进行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4)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过程III利用NaCI溶液进行反萃取的原理:_____。(5)N2H4具有碱性,可与H+结合生成N2H5+。过程IV中先用过量的N2H4将水层2中Fe3+转化为Fe2+并生成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得到的Fe2+再被O2氧化为FeOOH。(6)纳米Fe2O3在常压电化学法合成氨过程中起催化作用。该电解装置如图所示。-8-已知熔融NaOH-KOH为电解液,Fe2O3在阴极发生电极反应生成中间体Fe。用化学用语表示Fe2O3在阴极催化生成NH3的反应过程。第一步:____,第二步:____。【答案】(1).Fe2O3+6H+=2Fe3++3H2O(2).将Fe2+完全氧化为Fe3+,有利于与伯胺反应,提高萃取率(3).萃取、分液(4).Fe3++6Cl-[FeCl6]3-(已知ii中的反应)使Fe3+浓度下降,3R-NH2+Fe3++SO42-+H2OFe(NH2-R)(OH)SO4+H+(已知i中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Fe3+从易溶于煤油的物质中转移到易溶于水的物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