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一书读后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读梁家河一书读后感纪实文学《梁家河》最近很火,大家都在看。不仅各级要求,市区领导宣讲,各种版本的朗读在微信群也很流行。之前看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没看仔细。二十多天前的一天,我从早上十一点开始打开这本书,带着好奇开始读。没想到,一下子被生动亲切的描述吸引住了。下午四点看到的,不知不觉翻到最后一页。盖完卷,我完全沉浸在70年代初陕北黄土高原的山村里,久久不能平静。之后的两三天,《梁家河》中描述的场景,时不时地浮现在脑海,特别是总书记青年时期的形象,就像一片云雾褪后的大山,逐渐显露出壮美的轮廓。接着又读了一些领导、学者、朋友的《梁家河》心得体会、感想感悟,头脑中越来越有了一个清晰的形象,一个亲切而又伟大的身影在我脑海里形成,让我打心眼里佩服、打心底里折服。我想,这本书为什么会让自己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一个原因是总书记青年时期经历的磨难以及表现出的坚韧不屈和顽强毅力,表现出的坚定自信和积极向上,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书中的描述勾起了自己曾铭刻于记忆深处,时不时就泛起涟漪的童年生活的印记。习总说过“那个时候我能扛200斤麦子,走十里山路不换肩”。乡亲们回忆说:“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书中还有许多场景的叙述,如“挨饿是经常的事”,“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我和同住的同学买了几斤石槽子里冷冻的猪肉,回来还没烧就把肉切成片吃,那味道真是鲜美!”““打柴......许多人因此坠亡或致残,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流着血,含着泪。”“一边抽烟,一边看书,九分钱一包的“羊群”牌香烟。”“煤油灯烟很大,为凑近光亮看书,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他刚到梁家河时,正月十五刚过,村子里有人就锁了门出外讨饭......他拿发霉变质的面包喂狗,却被讹传成糟蹋粮食......他到另外一个大队找同学,突然接到通知到公社开会,来不及返回就随别的队伍赶到公社,后来竟被人说成“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了”的政治污蔑!他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过了“跳蚤关、饮食观、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的自我总结。为了加入共青团,他写了八份申请,为了入党,他写了十份志愿书。......关于这一些当年场景的描述或叙述,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相信这些都是真实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自己也是生活在一个“九咀十八坡”的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全村人都随地形散住在沟边的土窑洞里,艰难的岁月缺吃少穿,政治的高压把人分成了阶级,求学的辛苦和对文化的渴求,苦难的年代又有别样的欢乐和追求,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书中所描写的场景一样,那就是对六七十年代最真实的反映,最真实的记录,总书记所经历的困苦和磨难,曾那么鲜活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亲人或者乡亲们身上。物质的贫乏、生活的艰苦现在已经不可想象,大多乡亲吃的以玉米面、麸皮、糜子面、高粱面等为主,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会不断有人上门讨饭,穿的破破烂烂,有的甚至还带着孩子。食用油是很金贵的,只能在年节或来客的时候倒一点,母亲常给我读一句诗歌:“黄叶菜、用盐炒,只要吃得肚皮饱。”记得有一次,我们七八个小孩趁一家大人下地,把他们家种的西葫芦摘了,就在他们家的锅里给炒了吃(他们家的灶房没有门,就是一孔敞开的窑洞),那种香喷喷的感觉后来多年都再没有找到过。长大后才明白,那是我们倒了好多油的缘故。砍柴,这个看似简单的活路,在我小时的记忆里,占据了很大一段篇幅。正如《梁家河》里提到的一样,流着血、含着泪。自己从很小,放暑假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去砍柴,还很青绿的蒿草和荆棘,一捆捆的背回家,呕干了冬天才能烧炕取暖,可原野上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为了砍得多一点,要跑很远的路,甚至到崖畔冒险。虽然砍柴的时候往往都是好几个小伙伴一起出发,一起回归,有无尽的欢乐,可那种快乐,现在想来却是一种无奈的辛酸。辛苦劳作一年,一个劳动日只能挣到九分、一毛钱,没衣服穿是常有的事。上小学的时候,一个同学“逃学”,老师让我们把他叫到学校,我们去他家后,黑漆漆的窑洞里,他就睡在全家唯一的被窝里,我们拉他,他就是不起来,硬是拉起来的时候竟然光着屁股,原来是把唯一的棉裤尿湿了,再没衣服穿了。遇到连阴雨天,许多人家只有一、两双雨靴或黄胶鞋,其他人就只能穿着破烂而沾满泥巴、湿透了多日的布鞋在泥泞的路上行走。谁家有一把雨伞那近乎是一种炫耀,多数的人只能戴一顶草帽遮风挡雨,后来有了日本尿素袋子中的塑料,人们才多了一层披肩。我曾经看着“毛主席去安源”的墙画,心想家里能有那样一把雨伞该有多好啊!近乎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决定了体力劳动的繁重。出了家门不是上坡就是爬沟,更增添辛苦的程度,人们在日复一日的沉重劳作中做着简单重复,对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共产主义描述向往而远不可及。那时的农村文化生活非常单调,除了过年的时候村里人能唱好几天的秦腔大戏,平时的文化活动就是偶尔看几场电影。对于孩子们和年轻人来说,看一场电影要兴奋好多天,一旦听说要演电影,太阳还没有落山,孩子们就已经占好了有利地形,电影开演了,村子里除了走不动的老人,家家都是门锁人空。看书更成了一些年轻人追寻精神寄托、寻找思想乐趣的唯一方式。青年时的习近平,从小就有了良好的家庭“书香”气息,又是在中央党校这样的大熔炉中度过童年,到了陕北那样贫瘠的地方,自然而然的会用读书方式,填补文化的缺乏,会在文字符号背后,找到精神的寄托,成为一个“书痴”,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他博览群书,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他读马列经典、历史、哲学、军事和国际政治等各类书籍,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书籍,是他的精神食粮,是他从艰苦的岁月里顽强走出的良师益友,当然更是他后来成为共和国领袖的丰厚储备。雷平生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有一段话:年轻时的阅读、年轻时的苦学所能学到的知识和信息,或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年轻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则可以伴随人的一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经常有许多经典格言、古典诗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底蕴,我想,与他博览群书不无联系。儿时的记忆就像在远处上演的电影一般,一幕幕清晰而又模糊,“弹指一挥间”四十个春秋已过,再翻看《梁家河》中的一些描述,感觉是那样的亲切而真实,厚重而自然。书中展现出来的总书记青年时期的形象,生动而鲜活,具体而高大,没有水分,没有夸大,没有说教,没有编排。从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亲切而伟大的身影,是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的励志楷模,是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奋斗范本,是一心为民,与民同乐的高贵品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更是当下所有共产党员补钙铸魂、锤炼党性的完美教科书。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