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无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第1页共6页高二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第Ⅱ卷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卷上。)1.“到了孔子的时代,儒者不仅懂得外在的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加重视阐发它所表现的思想和观念,以及这些思想观念对于社会秩序的意义。”由此可见()A.儒学是一种关于秩序的学问B.儒学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是礼制的外在阐释D.儒学适应了当时社会现实2.“春秋决狱”是指西汉在审理案件时不适用已有的法律条文,而是用儒家经义(即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道德),特别是孔子修订的《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附会汉朝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据此可知()A.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B.司法判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C.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D.基本上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3.朱熹曾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这表明朱熹的思想()A.具有主观唯物主义色彩B.实现了儒学的思辨化C.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D.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4.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5.习近平在访问希腊时引用希腊文学家卡赞扎基斯的话说:“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苏格拉底和孔子共同追求的理性是()A.伦理与规范B.知识与道德C.民主与人权D.救世与责任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第2页共6页6.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写道:“上帝所允许的唯一生存方式,并不是要人们经过苦修禁欲主义来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们完成自己在现世中所处的地位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韦伯的精神最能体现()A.知德合一B.人文主义C.自由平等D.社会契约7.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文艺复兴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宗教改革对人民觉悟的提高表现在()A.打破了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B.使欧洲人放弃对教会的信仰C.让人们开始追求现世生活享受D.追求人权自由构建理性王国8.18世纪的欧洲,法国人在反对教会和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人道的斗争中获取快乐;英国文人则对本国的社会政治体制比较满意;德国的启蒙学者则几乎完全回避政治。这表明()A.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的传播B.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差异C.政治环境影响启蒙思想发展D.制度构想与政治实践相背离9.中国古代农书中有关于玉米、甘薯种植方法的记载,强调种植的密度、行距应因时制宜。此记载最早可能出现在()A.王祯的《农书》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C.氾胜之的《氾胜之书》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0.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当下,有学者认为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明清小说()A.满足底层百姓的文化需求B.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C.充满现代主义的风格色彩D.满足了统治者的心理要求11.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下面三幅敦煌壁画反映了该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市民生活的世俗化D.中外艺术的交融性12.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A.达尔文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13.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而且是由“遗传(繁殖)和适应(营养)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并提出了反映动植物演化关系的系统树。这表明海克尔()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第3页共6页A.首倡获得性遗传原则B.动摇了宗教的统治地位C.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D.挑战了生物进化论权威14.对以下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图主旨的准确解读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没有突破B.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C.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第三产业为主导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15.鸦片战争,中西会面,三千年一大变局,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如林则徐的《四洲志》、梁廷枏的《海国四说》、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等。这些书籍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A.主动了解西方世界的动向B.积极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C.全面展现救亡图存的热情D.着力提升民众素养的意愿16.1919年4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A.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B.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C.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D.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17.孙中山认为:只有实行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才可使社会分配做到相对公平合理;必须由国家管理资本,所得的利益归人民大家所有。还必须实行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解决广大农民的民生问题。这一思想()A.完全继承了儒家大同思想B.明确反帝反封建的目标C.与中共革命纲领完全一致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18.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第4页共6页A.③①②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①②③④19.“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这论断的意义在于()A.纠正了长期“左”倾错误B.实现了国家工作重心转移C.推动了改革开放深入发展D.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内涵20.“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他生前有不少人问:“原子弹成功后,你得到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直到1986年病危时,杨振宁看望他提起此事,他才回答: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邓稼先的这一事例反映出()A.建国初期科技投入的不足B.新中国科技事业进展缓慢C.中美在国防上的巨大差距D.科技人员为国奉献的精神21.据统计,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836个,1980年增加到3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B.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C.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22.1957年全国高校有229所,而仅1958年全国新增高校高达562所,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到2017年评选出140所双一流高校中,有11所创办于1958年。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成果显著B.在教育领域仍取得部分突破C.“教育大跃进”带有一定的盲目性D.为经济建设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23.著名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表现了对拿破仑侵略、英国干涉民族独立运动等各种暴政的愤怒;对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以及意大利建筑和雕刻美的喜爱和欣赏;对卢梭、伏尔泰等历史先进人物的尊敬;对反抗压迫争取独立与自由的各国人民的赞美和鼓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厌恶和失望。与该作品风格相同的是()ABCD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第5页共6页24.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各类技术在总技术中的比较表(%)朝代类型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北宋南宋元明清农业1626154121314271262大一统1312592441121358325343283440手工业4043406347354527474339374546医药20180884110141621031312其他11100001901012020注:“大一统”指管理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需要仰仗的发达的通讯技术、强大的军事技术、体现皇权威严的皇宫建筑技术等等,这些与大一统国家密不可分的技术统称为“大一统”技术。——据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材料二中世纪时期,早期基督教神学坚决拒绝科学,在此期间,一些东方民族扛起了被大多数西欧人遗弃了的科学大旗。最初的贡献是波斯人,他们的文化中心荣迪沙帕尔在5-7世纪负有盛名:人们在这里翻译了许多希腊书籍,使得希腊哲学和印度、叙利亚、波斯的哲学得到初步融合。及至阿拉伯人征服中东和大片地中海地区、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保存和传递薪火的工作则主要由他们承担起来。近代科学的出现,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也产生出全新的东西。有两个人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是培根,一个是笛卡尔。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强调近代科学必须用来增进人类的物质财富。笛卡尔的名言叫“我思固我在”,指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基本诉求。——摘编自高毅《科学革命与科学思维传统的确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科学思维形成的原因,并说明这种近代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15分)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第6页共6页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861—1929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时期(年)口号1861—1899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1900—1909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10—1919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920—1929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阅读上表,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段的“口号”拟定出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材料二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以上材料均引自《清华大学校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华大学初期的办学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的主要原因。(9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