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第Ⅰ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60分)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H2O=OH-+H+B.Fe2(SO4)3=2Fe3++3SO42--C.MgCl2=Mg2++2Cl-D.Ba(OH)2=Ba2++2OH-【答案】A【解析】【详解】A.H2O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故A错误;B.Fe2(SO4)3属于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Fe2(SO4)3=2Fe3++3SO42--,故B正确;C.氯化镁为盐,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MgCl2=Mg2++2Cl-,故C正确;D.氢氧化钡为强碱,完全电离Ba(OH)2=Ba2++2OH-,故D正确;故选:A.【点睛】强电解质电离用等号,弱电解质电离用可逆号,电离方程式要符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B.胶体粒子的直径较大,可以根据能否透过滤纸将胶体与溶液区分开来C.光线通过时,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答案】C【解析】【详解】A.胶体属于介稳体系,外观特征较均一、较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故A错误;B.胶体粒子的直径较大,可以根据能否透过半透膜将胶体与溶液区分开来-2-,故B错误;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光线通过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故C正确;D.胶体有固溶胶和气溶胶液、溶胶之分,如雾属于胶体,故D错误;故选:C.【点睛】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物理方法。3.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盐酸水煤气硫酸干冰B蒸馏水蔗糖溶液氯化氢二氧化硫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D胆矾水煤气氯化铜碳酸钠A.AB.BC.CD.D【答案】B【解析】A.盐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故A错误;B.蒸馏水、蔗糖溶液、氯化氢、二氧化硫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故B正确;C.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碳酸钠为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判断及各种物质的成分掌握。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方程式中盐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3-B.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用H++OH-=H2O表示D.复分解反应必须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答案】B【解析】【详解】A.大部分难溶的盐如BaSO4、CaCO3等均为离子化合物,但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以离子形式表示,故A错;B.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例如氧气生成臭氧,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只有强酸才能用H+表示,强碱才能用OH-表示,故C错;D.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只要具备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如水)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发生,故D错.故选:B【点睛】离子方程式中必须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才能用离子形式表示,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有强酸(H2SO4、HCl、HNO3)、强碱[NaOH、KOH、Ca(OH)2、Ba(OH)2]、易溶的盐(NaCl、KNO3、CuSO4等).5.亚硝酸(HNO2)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N2B.N2O3C.HNO3D.NO2【答案】A【解析】亚硝酸(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其化合价要降低,四个选项中,只有A中氮气中的氮元素化合价比+3低,所以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本题选A。6.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氯化钡是盐,A中是酸,B中是酸碱指示剂,C中是盐,D中是碱,因此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C,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分类依据是答题的关键。7.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Si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0价,得到电子,C元素失去电子,化合价从0价升高为+2价,转移电子为4e-,故A错误;B.H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为0价,总共降低2价,得到2个电子,Na元素从0价升高为+1价,共失去2个电子,最小公倍数为2,转移电子为2e-,故B正确;C.锌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失去2e-,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为0价,得到2e-,故C错误;D.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失去电子,S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4价,得到电子,最小公倍数为2,转移电子2e-,箭头应对着浓硫酸中的S,故D错误;故选:B-5-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Mg(OH)2+2H+=2H2O+Mg2+B.锌与盐酸反应:Zn+2H++2Cl-=Zn2++2Cl-+H2↑C.氯化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Fe3++3Ba(OH)2=2Fe(OH)3↓+3Ba2+D.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OH-+H+=H2O【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氧化镁不溶于水,溶于盐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2H2O+Mg2+,故A正确;B.锌与盐酸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Zn+2H+═Zn2++H2↑,故B错误;C.氯化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2Fe3++6OH-=2Fe(OH)3↓,故C错误;D.氢氧化铜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Cu(OH)2+2H+=Cu2++2H2O,故D错误;故选:A.【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看拆写是否正确:强酸,强碱,可溶性盐要拆成离子的形式,单质,气体,氧化物,弱酸,弱碱,难溶性盐要写化学式。9.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42--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ClO4--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CO32--、Cl-D.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HCO3--【答案】A【解析】【详解】A.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有大量的OH-,但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B.因Cu2+在水中为蓝色,该组离子不反应,但与无色溶液不符,故B错误;C.因Ba2+与CO32--能结合生成碳酸钡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有大量的H+,H+与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6-故选:A。10.下列物质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且属于离子反应的()A.NaOH溶液和K2SO4溶液混合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制O2D.H2和O2反应生成水【答案】B【解析】【详解】A.二者不能反应,故A错误;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有离子参加,属于离子反应,故B正确;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存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不属于离子反应,故C错误;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不属于离子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要么在溶液中,要么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的反应,离子反应的条件:生成气体、沉淀、难电离的物质,具备条件之一反应即可发生.11.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R2+X2+Z2+Y2+B.X2+R2+Y2+Z2+C.Y2+Z2+R2+X2+D.Z2+X2+R2+Y2+【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进行判断。由X2++ZX+Z2+可知,氧化性:X2+Z2+;由Y+Z2+Y2++Z可知,氧化性:Z2+Y2+;由R和X2+不反应可知,氧化性:Z2+Y2+;由R和X2+不反应可知,氧化性:R2+X2+。故这四种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2+X2+Z2+Y2+。故选:A【点睛】氧化还原反应强弱规律:还原性: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7-12.南宋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为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AgSB.银针验毒时,O2失去电子C.反应中Ag和H2S均发生氧化反应D.每生成1个X,反应转移2e-【答案】D【解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可知X的化学式为Ag2S,故A错误;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分子得到电子,化合价从反应前的0价变为反应后的-2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故B错误;C.在反应中Ag的化合价从单质的0价变为反应后中的+1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H2S中的H、S两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C错误;由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可知,,则每生成1molAg2S,反应转移2mole-,故D正确;故选:D。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②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④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A.①④B.①④⑤C.②③D.①②③④⑤【答案】D【解析】【详解】①BaSO4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虽然硫酸钡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只要溶解就完全电离,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所以硫酸钡是电解质,故①错误;②氨气只存在分子,不能导电;NH3在水溶液里,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致导电,不是氨气自身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②错误;③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固态的HCl不导电,液态的HCl只有HCl分子,没有电离出离子,也不能导电,故③错-8-误;④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硫酸氢钠能电离出氢离子,NaHSO4=Na++H++SO42-,属于盐,故④错误;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如碳酸钙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难溶于水,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几乎不导电;碳酸钙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碳酸钙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不一定不导电,如NH3在水溶液里,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致导电,氨气自身未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⑤错误;故选:D.14.在含有NaCl、Na2CO3、NaOH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不变的是()A.Na+B.CO32-C.OH-D.Cl-【答案】A【解析】【详解】过量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Na2CO3+2HCl=2NaCl+CO2↑+H2O,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H2O,在含有NaCl、Na2CO3、NaOH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后钠离子数不变化,Cl-增多,CO32-,OH-减少;故选:A.15.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离子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混合B.小苏打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