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读文本管鲍之交管仲为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经鲍叔牙保举,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卿。管仲在齐进行改革,使国力逐步富强。在此基础上,管仲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其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鲍叔牙推荐管仲,不仅仅是荐贤,更重要的是让贤,他甚至牺牲自己来成全管仲,这都是为了友谊,为了国家。鲍叔牙不仅是一个好伯乐,还是一个爱国者。管鲍之交的故事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字音管仲.(Zhònɡ)鲍.叔牙(Bào)封邑.(yì)商贾.(ɡǔ)二、一词多义(1)与①尝与.鲍叔贾连词,和、同②分财利多自与.动词,给(2)以①鲍叔不以.我为贪动词,认为②齐桓公以.霸介词,凭借(3)事①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动词,侍奉②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动词,办事(4)而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连词,表转折,却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连词,表并列,而是(5)多①分财利多.自与副词,多多地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之也动词,推重、赞美三、古今异义①不以为..言古义:以……为。-2-今义:认为。②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出谋办事。今义:找职业。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以身下.之名词作动词,居下(2)动词的活用召忽死.之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3)形容词的活用①鲍叔不以我为贪.形容词作名词,贪婪的人②鲍叔不以我为愚.形容词作名词,愚笨的人③鲍叔不以我为怯.形容词作名词,胆怯的人④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困厄,窘迫⑤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判断句译文: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②管仲既用被动句译文:管仲被任用以后。③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译文:我曾经多次做官,但多次都被国君驱逐。④吾幽囚受辱被动句译文:我被囚禁遭受屈辱。⑤任政于齐状语后置句译文:在齐国执政。⑥齐桓公以霸省略句译文: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⑦分财利多自与宾语前置句-3-译文: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给自己一些。1.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你如何评价鲍叔牙?[名师指津]第1问从文本中寻找有关信息;第2问从礼人、知人、容人、荐人等角度来分析作答。[我的理解]不谈论管仲在经商时对自己的欺瞒行为,不认为管仲贪心、愚笨、不才、胆怯,而极力举荐管仲,并甘心把自己置身于管仲之下。鲍叔牙是一个善于知人、容人、提携后进、品德高尚的人。(1)摒弃世俗偏见,礼贤下士。鲍叔牙出身高贵,管仲出身低贱,但二人却结为生死之交的好朋友。(2)具有宽容大度的君子风范。他能够理解朋友的行为:管仲贪图便宜,他知道是因为管仲家贫;管仲当逃兵,他认为管仲是因母亲没人赡养的缘故;管仲谋划的事没办成,他不认为管仲愚蠢而是认为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管仲多次出来做官,多次被罢免,他不认为管仲没有政治才干,而是认为没有赶上好时机。他这样的心胸,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3)具有勇于荐贤、让贤的高风亮节。鲍叔牙不以管仲贫贱,不以管仲曾是公子纠的人,大胆地向齐桓公举荐他,更让人尊敬和佩服的是,他竟然下居管仲,让贤于管仲,这种不计个人名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真可成为千古的楷模。2.管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名师指津]从才能、待人待已、孝敬等角度来组织答案。[我的理解](1)一个政治才能很高的人。他在相齐期间,帮助齐桓公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又辅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有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2)一个善于剖析自己、感恩别人的人。他勇于承认在贫穷之时做了一些不仁义的事,“分财利多自与”,时刻对理解自己、包容自己、举荐自己的鲍叔牙持感激的态度,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3)一个孝敬的人。因为他家境贫穷,为了孝敬母亲,他甘冒不仁义的恶名贪取小便宜;多次参战,多次当-4-逃兵,是担心母亲无人赡养。孔子曰:“居者孝,出则悌。”忠君爱国,孝敬父母,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道德规范。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名师指津]作答时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衬托技巧等方面来分析。[我的理解](1)叙事笔墨节俭,并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本文叙事笔墨节俭,对管鲍之交几句话便概括完毕。而第二段借管仲之口极力抒发存在于他与鲍叔牙之间典型的人生知遇之情,却笔墨浓重,一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出自肺腑,丝毫没有过分夸饰之意,令人产生共鸣。(2)运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文章在写管仲表达对鲍叔牙知遇之恩的感激时运用了排比手法,重叠连贯地写下来,顿挫摇曳,情韵绵邈,使语言充满气势,感激之情真挚、充沛、浓烈。(3)突出主要人物,兼顾次要人物,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映衬,使两者形象更加丰满,友情更深切、浓厚。管仲“分财”多取,为人“谋事”陷于“贫困”,“三仕”都被逐,作战而逃走,这一连串不易为人原谅、不易为人理解的行为,鲍叔牙却能原谅、理解。这除了表现鲍叔牙的见事之明、知人之深外,也从侧面表现了管仲的政治才能。4.《管晏列传》主要介绍管仲的政治才能和辉煌政绩,但选文开头却不惜笔墨介绍管鲍之交,有什么用意?[名师指津]重点分析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和与下文内容的联系。[我的理解]管仲在政治上能取得巨大成功首先得益于鲍叔牙的知贤、荐贤、让贤,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的成功;写这段文字除了表现鲍叔牙的见事之明、知人之深外,从全文看则是从侧面表现了管仲的政治才能,同时表现了管仲知恩图报的美德。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但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不久,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5-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公子纠被杀死,管仲被囚禁。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于是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齐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财利时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自己)总是多给自己一些,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财,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他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更加困顿不堪,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鲍叔牙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遭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廉耻,他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而感到羞愧,而是为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以后,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并不)不称赞管仲的才干,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而是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排比《管鲍之交》在写管仲表达对鲍叔牙知遇之恩的感激时运用了排比手法,重叠连贯地写下来,顿挫摇曳,情韵绵邈,使语言充满气势,感激之情真挚、充沛、浓烈。-6-鲍叔牙知道管仲有才,他与管仲交友,纯粹是爱才,为国家保护人才,没有一点私心;鲍叔牙推荐管仲,不仅仅是荐贤,更重要的是让贤,管仲为相,鲍叔牙反而在他之下。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牙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适用话题]“友谊”“爱国”“胸怀”“无私”等。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鲍叔知其.贤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乃设九宾礼于.廷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解析:选C。两者均为连词,却。A项,代词,他;代词,自己。B项,介词,表示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介词,在。D项,句末语气词,了;兼词,在那里。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动用法,为……而死)B.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意动用法,以……为耻)C.鲍叔不以我为怯.(形容词作名词,胆怯的人)D.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使动用法,使……在下面)解析:选D。下:名词作动词,居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句是()例句: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A.既来之,则安.之B.召忽死.之C.公子怪.之D.以身下.之-7-解析:选C。意动用法;A项,使动用法;B项,为动用法;D项,名词作动词,居下4.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为..言B.鲍叔不以我为不肖..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解析:选B。A.以……为;B.不才;C.出谋办事;D.困厄,窘迫。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交游,来往B.吾始困.时困:穷,缺乏财物C.一匡.天下匡:统一D.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欺骗,此指占便宜解析:选C。匡:匡正,控制。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鲍叔知其.贤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B.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C.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8-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①公子纠死,管仲囚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解析:选C。A项,①他;②这个,这些。B项,①被;②到。C项,连词,表转折,反而。D项,①语气助词;②兼词,从这里。7.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牙,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牙却一直很好地待他,是因为鲍叔牙不屑于和他计较。B.管仲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多赚少总要多占一些,他多次参战多次当了逃兵,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管仲虽然有才却无德。C.鲍叔牙推荐管仲为相,自己不与管仲计较以前的事情,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牙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D.本文虽选自《管晏列传》,主要写出了管仲的丰功伟绩,而鲍叔牙只是管仲成功道路上的一个助推器罢了,最后他也因管仲的恩惠荫蔽后人十几代。解析:选C。A项,“不屑于和他计较”错误;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