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六)(建议用时:40分钟)A组基础达标1.(2019·河北省沧州市高三联考)反射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如图为人手指意外触碰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的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兴奋在M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B.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在b上无膜电位变化C.与神经递质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线粒体D.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屈肘反射为低级神经活动,其神经中枢在脊髓,D错误。]2.(2019·昆明市一中高三月考)“杯弓蛇影”是指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而感到恐惧,此时人体的肌肉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人出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受“弓影”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视网膜上B.该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依赖于神经递质D.该过程的效应器包括肌肉和腺体C[兴奋在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的传递需要释放神经递质,C错误。]3.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突触结构两端的表面如图2,每个电表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的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正确的是()A.a点对应图5B.b点对应图3-2-C.c点对应图3D.d点对应图4D[在a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由于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所以没有电位变化,A项错误;在b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电位发生两次变化,对应图5,B项错误;在c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电位发生两次变化,c点和d点间有突触间隔,所以图3中间在横轴的时间要长一点,C项错误;在d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位只发生一次变化,对应图4,D项正确。]4.(2019·邯郸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释放的位置B.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C.组织液中Na+浓度的大小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大小无关D.突触后神经元在产生动作电位后,也可能释放神经递质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功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作用位置,A错误;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而K+外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动作电位主要由钠离子产生和维持,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兴奋时流入的钠离子会增多,因此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峰值会增大,C错误。]5.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传出神经的动作电位不能传递给肌肉细胞B.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D[传出神经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方式传递给肌肉细胞,A错误;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不会减弱,也不会增强,C错误。]6.物质X可作用于突触,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下列关于物质X作用机理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物质X可导致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无法移动B.物质X可在突触间隙中将神经递质分解C.物质X可抑制突触后膜释放神经递质D.物质X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由此判定C项说法不合理。]7.(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期末)当脊椎动物的大脑发送一个神经信号来松弛血管壁的平滑肌时,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经释放信号分子乙酰胆碱,导致附近的上皮细胞产生NO,由它来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来增强血液流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3-A.大脑发送神经信号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变化有关B.大脑支配上皮细胞产生NO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C.接受乙酰胆碱的信号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类型有关D.上述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B[大脑支配上皮细胞产生NO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8.(2017·海南高考)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A[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能量,而氧气与有氧呼吸有关,而能量的来源与有氧呼吸有关,由此判断A错误。]9.(2019·成都市高三模拟)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如图是胰液分泌的部分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胃体扩张和谈论食物两种刺激都能引起胰液分泌,其中,________引起胰液分泌的过程一定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射弧中,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是________,如果在该处施加一种药物,发现兴奋传递被阻断,但该处神经递质的浓度并没有减少,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刺激实验动物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胰液分泌一般在1~2秒内发生明显变化,而当刺激停止后,会在10秒左右恢复;注射体积分数0.01%促胰液素时,胰液分泌的变化需7~10秒,而整个恢复过程大约需要4~6分钟。这些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大脑皮层为高级神经中枢,调控高级神经活动,其中谈论食物刺激能引起胰液分泌,涉及言语中枢。(2)反射弧中,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是突触。药物作用后,兴奋传递被阻断,但该处神经递质的浓度并没有减少,说明药物没有阻止神经递质的释放,由此推断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阻止递质与受体结合。(3)前者实验动物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且作用时间短,后者为激素调节,反应较缓慢且作用时间较长。-4-答案:(1)谈论食物该过程需要大脑皮层中的言语中枢参与(2)突触阻止递质与受体结合(3)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且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但作用时间较长10.(2019·河北省武邑中学期末)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Ca2+通过过程①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并融合,通过过程②释放神经递质。图中①~⑥分别表示发生在膜上的不同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活化过程①和⑤的信号刺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过程②与⑥的共同点是________。(3)若过程②释放的神经递质活化过程④,突触后膜将不能产生兴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Ca2+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将能迅速结合Ca2+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若神经递质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Ca2+对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必需的。解析:(1)由题干信息知Ca2+进入膜内的信号刺激为电信号,⑤为Na+内流,信号刺激为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2)过程②为胞吐,⑥为主动运输,二者的共同点为均消耗能量。(3)析图知过程④为Cl-内流,膜电位继续保持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突触后膜将不能产生兴奋。(4)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后,进入膜内的Ca2+与药物BAPTA迅速结合,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变化,说明Ca2+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若Ca2+不能促进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并融合,则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就会减少。答案:(1)膜电位变化(电信号)神经递质(化学信号)(2)消耗能量(3)过程④为Cl-内流,使膜电位继续保持内负外正,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答案合理即可)(4)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变化释放量减少(或为零)-5-B组能力提升11.(2018·烟台市高三一模)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如图Ⅰ、Ⅱ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某溶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B.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过性增大有关C.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转变为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B[该实验中某溶液不能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否则会影响静息电位,A错误;提高培养液中钠离子浓度,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单位时间内钠离子内流数量增加,动作电位峰值增大,所以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C错误;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由钠离子内流转变为钾离子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D错误。]12.(2019·湖北省八校高三联考)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给予一适宜刺激后可测出动作电位的大小B.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C.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其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外侧,给予一适宜刺激后可测出动作电位的大小,A错误;静息电位的产生与K+外流有关,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会导致外流减少,B错误;一定刺激强度内,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超过阈值不再增加,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不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D错误。]13.(2019·泉州市高三质检)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6-A.图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③是传入神经B.刺激C处产生兴奋,②处膜外电位将发生正→负→正的变化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C[读图可知Ⅰ为突触前膜,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14.(201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模拟)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B.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C.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D[由图可知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A正确;给予突触a的突触前神经元电刺激后,产生了动作电位,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使内外膜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变小;突触b受到电刺激后,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差的绝对值变大,即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B、C正确;兴奋在突触间形成突触间隙,且会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变化,即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有延迟,D错误。]15.蟾蜍的坐骨神经(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由腰骶部的脊髓沿大腿后面下行连接到足,管理下肢的活动。为研究可卡因对坐骨神经的麻醉顺序,研究人员用已被破坏大脑并暴露出坐骨神经的蟾蜍进行如下实验:①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后肢均出现收缩现象;②将含有一定浓度可卡因的棉球放在坐骨神经上,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前者无反应,后者后肢出现收缩现象;③一段时间后,再刺激腹部皮肤,收缩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