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0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0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最新考纲高频考点核心素养稳态的生理意义(Ⅱ)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稳态及调节机制生命观念——稳态与平衡观: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间通过物质交换实现稳态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结合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性质稳定的实例得出结论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1.完善下图,探究以下问题(1)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形成的关系图(2)三者之间的成分关系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③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2-(3)几种常考细胞的内环境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图思考(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2)空气中的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组织液(或血浆和淋巴)→组织细胞。CO2的排出途径正好相反。(3)其他代谢废物:经过内环境及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肾脏、皮肤等器官以尿液或汗液的形式排出。走出误区与内环境有关的3组易混名词(1)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3)纤维蛋白原≠纤维素纤维蛋白原是血浆蛋白的一种;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必修3P3“相关信息”改编)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水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血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还含有血细胞。答案组织液血浆-3-诊断辨析(1)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提示细胞代谢主要发生于细胞内,其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为细胞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液体环境,它可将营养物质、O2等送入细胞,并接纳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发生于内环境中的反应主要涉及酸碱缓冲反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递质与受体结合等。(2)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提示尿液不是内环境,细胞液位于植物细胞的液泡内,也不是内环境。(3)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一定健康。(×)提示内环境稳定,人体不一定健康,如病毒感染。(4)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提示血浆内有缓冲物质,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5)因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提示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6)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7)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8)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4/HPO2-4维持。(×)(9)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某些物质经静脉端进入血浆。(√)【真题考情】(2018·浙江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教材命题本题考查必修3P3~P5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其中B、C两项是对教材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建立人体系统的整体性认识。微解导思心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进入内环境,即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高于/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项错误;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管中的药物在血浆中,药物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肌细胞,B项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升高/降低),组织液渗透进入血管的量减少(减少/增多),渗透吸水,引起组织肿胀,C项正确;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营养物质、激素、代谢废物等,D项正确。答案A考向一内环境成分及其转化关系-4-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C.CO2、解旋酶、Cl-、尿素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解析内环境中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激素、氧气、二氧化碳、各种代谢废物等成分;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旋酶在细胞内使DNA双螺旋解开,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神经递质可通过胞吐释放到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答案A2.(2019·江西联考)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B.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都可存在于血浆中,A项正确;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项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细胞外液中存在缓冲物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会引起内环境pH发生剧烈变化,C项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项错误。答案A3.(2019·福建月考)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B.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C.乙酰胆碱和激素可存在于C中D.D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和糖原等物质解析图中A是淋巴,B是细胞内液,C是组织液,D是血浆,其中A、C、D参与人体-5-内环境的组成,A项正确;解旋酶用于DNA复制时DNA双螺旋的解开,可存在于细胞内液,B项正确;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和激素可存在于组织液中,C项正确;血浆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等,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中,D项错误。答案D“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4.(2019·衡水武邑中学三调)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成分、理化性质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该“媒介”中B.该“媒介”的稳态包含理化性质和成分的动态平衡C.调节该“媒介”稳态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D.该“媒介”pH的稳定与CO2-3和HPO2-4等离子有关解析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麦芽糖是植物二糖,不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A项错误;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B项正确;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C项错误;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和HPO2-4等离子有关,D项错误。答案B5.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解析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项错误;神经—体液调节可参与图中-6-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项错误;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项错误。答案A6.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解析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逐项分析如下:当2、6受阻时,组织液中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积聚过多引起组织水肿。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但淋巴可进入血浆,故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O2由红细胞运输,当丁表示红细胞时,O2浓度丁比甲中的高。答案D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考向二机体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穿膜问题7.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细胞膜-7-()A.5层B.3层C.6层D.4层解析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如图所示)。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所以葡萄糖穿过这层细胞即穿过2层细胞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线粒体膜不是细胞膜,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细胞膜只有3层。答案B8.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A.4B.8C.7D.14解析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和肽酶分解成氨基酸,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其吸收过程:肠腔中的氨基酸经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膜)+绒毛内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7层膜;而1层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所以共穿过14层磷脂分子层。答案D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上皮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组织细胞(一层)=7层。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出红细胞(两层)+进组织细胞(一层)+进线粒体(两层)=11层。注:跨越一层细胞=跨越两层生物膜-8-跨越一层生物膜=跨越两层磷脂分子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1.下图是内环境的概念模式图,请完善下图所示内容。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请完成如下内环境中pH调节的过程图解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深度思考1.当内环境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下列哪种生理现象的发生?①细胞代谢紊乱②酶促反应速率加快③体温升高④血糖浓度降低提示①2.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提示变小。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3.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体一定不得病吗?提示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9-1.(2019·惠州一模)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甲;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B.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C.图乙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D.图乙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解析上清液中的蛋白质是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项错误;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血浆)中,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项错误;图乙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项错误;图乙显示:分别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项正确。答案D2.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②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③④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温度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